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公务员递交辞职报告就停薪’公务员提交辞职报告后多久可以走?

时间:2023-04-09 00:44:3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根据人社部5月30日发布的《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进展统计公告》显示,截止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这一数字仅指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人数,如果算上全部公共财政供给人员,全国人数大约为5000万人。

中国的公务员热从2008年开始,至今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如今仍在升温,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许多人对此忧心忡忡,认为这反应了年轻人对中国的就业和创业形式不看好,选择考公的人多说明就业形势严峻。我倒是认为,这其实跟当年的下海潮一样,说明高学历层次的人才,从“一夜暴富”梦中醒过来的越来越多,开始变得脚踏实地了:

一、考公热反应了中国挣快钱的投机时代基本结束。

尽管有很多对此现象的分析评论,认为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才造成了大家纷纷挤破头往体制内钻,再一次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大家都不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很多人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去解析,认为我们的就业政策出了问题,并拿西方国家公务员不热来进行对比。不得不说,这样的对比有一定参考意义,但不能说明中国的问题,对解决这个问题也没多大实际意义。

我一直以来强调的是,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开始,所有人因为穷怕了、穷疯了,所以表现出对于“富起来”,实现“财务自由”莫大的渴望。这本质上,与当下一些老人观念中的“家里必须积存一些粮食”的心理是一样的,即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常将有时想无时”。这种心理是正常的,没必要对此过度反应,是社会变革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只不过,当传统观念与现代消费观念遇到一起,产生激烈碰撞,才产生了谁都不能理解,谁都不愿意接受的貌似不正常的情况。

正是因为在中国投机取巧越来越难,很多高学历人才不再继续一夜暴富的梦,开始变得务实了。

二、考公热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下海潮同样体现的是务实精神。

有人说改革开放之前的年代人们不认钱,一心一意搞建设,所以不会出现为钱不择手段的现象,其实这纯属故意误导后辈。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许多体制内的人不满于现状,转而经商,称之为下海。对商人从事的行业有商场、商海之称。当时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许多行业都有计划经济的影子,因此鼓动了大量人员下海经商。当时,全国掀起了一股公务员辞职下海潮。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截止到1992年,全国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

这充分说明,趋利避害,是绝大多数人的本性,是任何思想政治教育也解决不了的。眼看着各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挣钱多了,以前吃不饱的人吃饱了,吃好了,哪怕是公务员也会有样学样。80年代的公务员下海潮,完全是被第一批先富起来的农民、城市无业人员给刺激的。

三、考公热说明高学历人才向“正常化”回归。

改革开放带来的百业兴盛,遍地淘金的大形势,一去不复返了。

相对来说,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国家层面来说,准备并不是十分充分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各行各业都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一切向钱看”实际上反应的是,所有人对改革可能带来的变化,从思想观念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那时候,明天哪一个行业有发财的机会,大多数人没有清醒的认识,所有人基本靠蒙。每天都有发财的,也每天都有倒闭的,只有那些对于大起大落准备充分的人,日后把投机做成了“规模以上”。

当下的公务员热,其实反应了这种情况从2008年就已经结束,整个社会无论是投资环境还是创业环境,都从一开始的不规范已经逐步走向了规范规范。这说明在我国,“一夜暴富”的神话开始终结,很多高学历的人认识到这一点,开始逐步适应这样的变化。

四、所有层次的人需要认清形势适应变化,重新开始脚踏实地做实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一时让人闭嘴不谈利益,却不能长时间让所有人保持安贫乐道。不然,六十年代就不需要开展反走后门和四清等一系列运动。

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国古代读书人一般羞于直接谈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清高当不了饭吃,所以最终还要回归到“千里做官只为钱”。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反应的其实是不同层次的读书人不同的追求。立功立德立言,那是真正读书有成,有机会治国平天下的人才真正有资格考虑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我等普通读书人,还是应该从修身齐家开始,有机会的时候才考虑治国,平天下的大事。

所以,普通高学历的人才们,已经开始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事了。我等学历不高的普通读书人,更应该把“大学生”的光环卸掉,把自己当成人一个有文化的劳动者,从头开始考虑就业的事吧。

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已经在就业方面选择躺平的年轻人,连“修身”都还没开始呢,就想着跟富翁比生活水平,还太早了点。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