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写主管无能的辞职报告——超市主管辞职报告怎么写

时间:2023-03-16 17:13:3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部门同事小军和小吴同时进公司,两人工作能力差不多,平时的表现都挺不错。

在一次月度总结会议上,经理当众批评了小军和小吴,数据报告有问题,数据来源不准确。小吴辩解道,数据是由技术同事导出的。

会后,小军拉住经理问怎么改,经理骂他他还嘻嘻哈哈地说:“这不是不会么,您教教我。”挨骂完回到工位,他还跟我们说,老大又给他“加餐”了。那天他加班到12点,重新做了一份数据报告。

小吴的表现很不同,表面看起来跟没事人一样,但听他键盘敲得啪啪响,明显是不开心,虽然最后他也把数据报告交上去了,但整个人状态特不好,他跟我偷偷说,感觉大家都瞧不起他,经理也不重视他,想离职。

同样是被批评,为什么在小军和小吴身上,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呢?有人说小吴太玻璃心,可他并不是这样的人,平时性格大大咧咧的。

他们之所以差异这么大,根本原因在于逆商不同,即在面对挫折时的应对能力和恢复速度不一样。

逆商,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与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它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在深陷困境时是否能够用锲而不舍的勇气和毅力达成目标。——保罗•斯托茨

一.面对逆境时的三种常见状态,你属于哪一种?

保罗•斯托茨在《逆商》一书中提出,在面对逆境时,我们通常会表现出3种状态。

  • 登山者:终生努力攀登,欣然接受无法避免的挑战,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怀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热情。通过自我激励、自我驱动,努力活出生命的极致,以真正的勇气和自律来面对一切逆境,完成自我实现。
  • 扎营者:中途放弃登顶,认为自己应该停下来享受已完成攀登过程的美景和舒适,容易满足,给自己打造出一个“舒适的监狱”,在这里非常安逸,让人不敢冒险离开,从而使得自己终身被舒适和恐惧所驱动。
  • 放弃者:放弃登顶,放弃自己的梦想,拒绝逆境给与的机遇,抛弃向上攀登这一核心动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生命馈赠,转而寻求麻木的逃避之路,如依赖酒精,毒品,沉溺于无聊的电视节目等。

根据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登山者,扎营者,放弃者分别满足了不同的层次需求。

  • 登山者:追求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 扎营者:满足安全需要,归属感和情感需要以及尊重需要,这种人不仅希望能够维持基本生存条件,还希望能够获得安全和社会保障,他们渴望融入群体,被他人需要,并且得到信任和认可。
  • 放弃者:满足生理需要,这种人只需要获得维持生存最基本的物质,如水,食物,睡眠,至于质量完全不考虑,也不想要争取。

面对领导批评时,小军属于攀登者,他能够正视问题,并且承担责任,主动向领导请教,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挫折,通过自我驱动和激励实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而小吴是典型的扎营者,他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和领导同事打好关系,希望能够维持这种情况,不愿意有任何改变。当受到外来影响领导的批评时,他被恐惧所驱动,从扎营者变成了放弃者,最终想要通过辞职来逃避挫折。

二.逆商高的人,即便一路都是坎,也能挺过来

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变得更强大 ——尼采

我闺蜜的人生简直就是各种失败史的集合。

她上初中时,虽然语数外不算很强,但是综合其他科目整体成绩就很好,一直稳占全年级第一,这意味着她能够上本地最好的高中,将来至少能考上好大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碰上03年非典,中考只考语数外三大主科,导致她成绩排不上名次,更不幸的是,那时候还不是机读卡,她还被误扣了10分。

如果想上本地最好的高中,那就需要交3万赞助费。闺蜜家里穷,妈妈每个月才赚300,亲戚想要帮忙,但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最后只能上普通高中。

上了普高之后,她的成绩依旧稳拿第一。但是高二那年,她心脏病病发,不得已在家休息两个月,回来后成绩掉到40名外,闺蜜从此变得很颓废,靠捣乱吸引老师再次注意她。

到了高三,一直在实验班的她被分到普通班,她更沮丧了。

直到第一次月考,她又考了第一名,她突然发现一个惊人的问题:自己的基础其实并不错,上不了最高峰,超越半坡的人也可以啊。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呢?毕竟全国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班,还是要再努力一把。

最终,她高考超常发挥,不过也只是专科。

命运之神好像彻底把它忘了,大学毕业的她依然很不顺。被领导打压,被同事排挤,入职两个月整个部门就被裁员;跟别人合伙做社群,钱不给,活白干。

尽管遇到无数挫折,但是闺蜜却说失败没什么,它只能证明什么是错的,除此之外什么都证明不了。

去年专科同学毕业10周年,她这个曾经的小透明,如今成了同学眼中的“成功人士”。闺蜜重新鼓足勇气去联系当年中学成绩相当的人,发现虽然有的在德国读博士,有的在大厂工作,但都一样的迷茫,只有她心里像有杆秤砣一样踏实。

在这十几年的日子里,闺蜜曾是放弃者,也是扎营者,现在是攀登者。她在面对各种挫折时的表现,都体现了她的逆商,并且随着克服的困难越多,逆商指数越来越高。尽管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逆商这个东西,但她一直朝着山峰前进。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跟闺蜜一样,都处在动态的变化中,而且一般是扎营者状态最多。如果想要从扎营者转变为攀登者,你可以通过学习以下方法。

三.如何从扎营者转变为攀登者

保罗·斯托兹提出CORE模型,它是作为衡量逆商的四个维度:即Control掌控感,Ownership担当力,Reach影响度,Endurance持续性。从这四个角度出发,可以帮助扎营者转变为攀登者,也能避免我们从扎营者变成放弃者。

1.提升掌控感

掌控感是逆商的基本维度,它不仅会直接影响自主能力,也会影响到逆商的其他维度。一般而言,掌控感高的人对生活的掌控程度就越高,他们选择积极采取行动,主动迎接逆境。

你可以通过日常的语言判断你的掌控感程度 :

掌控感高的人:

  • 哎呀,这真难办!但我见过更难的
  • 我肯定能做些什么
  • 总会有办法的

掌控感低的人:

  • 这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 我对此无能为力
  • 没用的,这是以卵击石

小军在被领导的批评后,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肯定能做些什么来改善这件事情。

2.主动担当责任

担当力有助于从建设性和实用性的角度重新定义责任,这一维度衡量的是你在多大程度上会担起责任,改善现状,不管起因是什么。

逆商高的人,通常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困境的原因,并且主动承担责任,采取有效的行动。

小军认为,数据做错是自己的责任,因为自己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检查。因此小军首先主动承认错误,并且愿意承担这个责任,然后积极采取行动,他向经理请教如何改进,尽管被骂得狗血淋头,但他还是欣然接受,并且主动加班到12点,重新做出数据,为结果负责。

3.聚焦在影响范围内的事

影响度探究的是:这个逆境会对我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多大影响?

逆商高的人,通常能够将逆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限制在这一范围内,并且将负面影响降低至最小。

小军心里想着,被领导批评,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只是说明这件事情我做错了,需要改进而已。对于我的其他工作,我的职场生涯,甚至是我的生活,都没有任何影响。

4.持续积累正反馈

持续性是构成逆商的最后一个维度。它指的是逆境会持续多久?逆境的起因会持续多久?

逆商高的人,认为逆境是暂时的,只要做出行动,就可以快速越过。

小军在被批评后,马上采取行动,当天加班到12点,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这次错误,小军从中汲取了经验教训,并且得到了好的反馈。长此下去,小军就能够不断提升逆商指数,做一个永远向上前进的攀登者。

四.如何避免从扎营者变成放弃者

面对挫折时,闺蜜曾经也放弃过,后来她通过自我激励,努力调节自己,最后转变成攀登者。

而小军面对领导的批评,想要通过辞职逃避挫折,直接从扎营者变为放弃者。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我们可以从CORE模型的四个维度入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是什么影响了你的掌控感?

掌控感是指你对不利事件的掌控能力,要想拥有掌控感,就一定要避开习得性无助的陷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

大约30年前,马丁·赛里格曼提出习得性无助这个理论,它指的是失去了不利事件的掌控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在面对人生挑战时会选择放弃和中途退出。


赛里格曼博士通过观察狗在被电击若干次后的实验,发现有些狗在被绳子拴住。承受数次电击后,就算给它解绑绳子,狗也完全无反应,它不会主动起身离开,只是默默忍受着痛苦的状态,从而得出这些狗学会了无助。

人类也是这样,在面对生活的挫折不断被打败时,就会内化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想法,这将大大削弱了人们对生活的掌控感。

小吴思考了过往的经验,发现在上一份工作也是因为一件小事,领导由于工作忙而漏了回复自己的消息,因此怀疑领导对自己有意见,从此绕着领导走。正是这些小事的积累,让他掉入了习得性无助的陷阱,一遇到挫折就想逃避。

2.思考起因,分清自我原因还是他人原因?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影响到以后的行为方式和动机的强弱。

造成我们陷入困境的起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一部分担当力低的人会把原因归结于内因,他们认为逆境是由于自己的疏忽,无能造成的,相信宿命论,在面对挫折时,往往表现出过度自责,意志消沉;

另外一部分的人则会归结于外因,他们认为是外界不可抗力,时机尚不成熟,合作伙伴配合不利,往往表现出都是别人的错,就应该他们来负责。

对于小吴来说,他把原因归结到外因,数据错误是因为技术导出的数据不准确,导致自己分析的时候出现问题,所以应该由技术去负责。

其实,小吴需要重新思考起因,这样才能发现自己应该对此负责。既然是自己负责做的数据报告,那就有责任去确认数据的准确性,这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就应该把它做好,而不是归结到其他人身上。

3.是否对影响外的问题过多揣摩?

逆商低的人通常会让逆境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上的一次批评,低逆商的人会由此蔓延开到工作上的每一件事情,甚至介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类似于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小吴认为,被领导批评,就等于领导讨厌自己,同事瞧不起自己,在公司没有升职加薪的机会,生活没有希望,最终对任何事情都放弃。

其实,人们可以通过质疑以前的模式,并有意识地构建新的模式,从而提高逆商。保罗·斯托兹在《逆商》一书中提供了LEAD工具,它可以调节人们的大脑活动,增强人们的担当力和采取行动的决心,有效帮助人们持续提高逆商,改进面对困境的应付方式。

  • Listen 倾听自己的逆境反应

想要提高逆商,你需要掌握的第一个技巧就是迅速察觉逆境降临的能力。只有当你注意到了,你才可以及时作出改变。

因此,在每一次你袭来的时候,你需要在大脑里敲响警钟,大声告诉自己这是逆境。然后根据core维度判断自己的反应是属于高逆商还是低逆商,剖析各维度的得分情况。

当小吴在会议上被批评时,他就需要在脑海里敲响警报,告诉自己逆境来了。然后根据core模型了解自己是处于低逆商状态,对于事情的掌控感较低。

  • Explore 探究自己对结果的担当

你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应该对结果的哪些部分担起责任?

我不应该对哪些部分担责?

只有在你需要对结果负责时,你对事情的掌控感才会加强,才会促使你去行动。

对小吴来说,自己没有核实数据的准确性,这个责任就应该是他来承担,可是小吴并没有担起责任,反而怪技术导出的数据不准确,因此,他需要改变想法,主动承担责任。

  • Analyze 分析证据

这是一个简单的质疑过程,让你可以审视,质疑并且摆脱消极的部分。你需要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我无法掌控?

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此次困境一定会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此次困境必然会持续很长时间?

被领导批评,小吴心想:“领导故意针对自己,同事们肯定瞧不起我,升职加薪没有希望了,我的生活也完蛋了。”

然而通过分析,小吴会发现这些想法都没有证据,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这当中唯一的事实就是:因为自己工作不过细心,所以才被批评。

  • Do 做点事情

采取行动是一件积极,能够激发人们活力的事情。然而,如果你的逆商较低,想要采取行动并不容易。因此,需要了解自己的情况,通过前面的倾听,探究和分析,调整好心态和情绪,你才能够静下心思考,关注并采取有效的行动。

你需要确认的是:

我可以做什么来获得对形式的一点掌控感?

我可以做什么来限制困境的影响范围?

我能够做什么来限制当前困境的持续时间?

通过以上三步的分析,小吴能够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而且对于幻想出来的“问题”都是毫无根据,他需要的是立刻采取行动,找技术核对数据准确性,重新导一份数据,最后做好数据报告交给领导。

4.持续行动,不断自我激励

当小吴开始动起来时,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剩下的只需要坚持执行,时间会证明一切。此外,小吴还需要不断地自我激励,利用好皮格马利翁效应,创造自己的奇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共同提出“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

一句话概括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从这个效应中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是:虔诚的赞美和期望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激发人的潜能。

在美国航天基地的圆柱上刻着这样一行字:“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 意思是说,只要你能想到,你就能做到,其实这就是自我期待的力量。

想要提高逆商指数,我们需要利用好“皮格马利翁效应”,学会自我赞美和激励,从而让自己不断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帮助自己走出逆境。

那么,小吴可以如何进行自我激励呢?

  • 勾勒愿景,树立远景
  • 离开舒适区,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 重新诠释对失败的理解
  • 自省,创造性思考

写在最后

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放慢脚步,喘口气,并采用新视角,我们就有多大的机会从挫折中找到机会。——恰到好处的挫折

我们人类与生俱来就具有向上攀登的核心动力,这里说的攀登,具有最广泛的意义。它指的是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你都不断推动自己向前。

在这过程中,我们可能是攀登者,也有可能是扎营者,甚至是放弃者。但这是动态变化的,你需要的是避免从扎营者掉落到放弃者,努力从扎营者转化为攀登者。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