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公益组织材料申报】广州公益风险调整融资规则对社会组织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3-04-21 08:39:1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91tu/TTvjiMXAfKBhHU?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7055699&x-signature=7zxEsECz9Ld8vy%2F4FpR%2B6LifgkQ%3D&index=2" width="640" height="640"/>

结合此次“单个项目资助上限提至80万元”的新调整来看,近年来的公益创投大有“筑巢引凤”的意思。不过,能否吸引全国知名社会组织参与,一要看跨地区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是否密切,对港澳地区社会组织有无具体引入方案;二要看公益创投平台资源对知名社会组织的吸引力。理想状态下,广州市公益创投的赛道上或许不再只是广州地区社会组织的同场竞技。这时,如何继续发挥本土社会组织公益品牌的培育作用,同时,吸引外地社会组织带来更多社会创新经验和方案,是接下来公益创投承办方面对的一大重要课题,要促成 “鲇鱼效应”,需要多方协力。

变化④:部分项目自筹比例放宽至20%

【对成立不足两年且首次申报的社会组织,更加友好了】

过去9年,部分曾为资金发愁的社会组织正是在广州市公益创投的支持和培育下,逐渐有了“单飞”的能力,这也是广州市公益创投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引入知名社会组织和培育孵化公益新生力量之间同样存在一个平衡点。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广州市公益创投项目管理办法为成立不足两年且首次申报的社会组织开辟了一条新赛道——过去,公益创投项目都得自筹40%的经费,今年,上述社会组织可申请最高不超过项目预算80%的资助,自筹资金比例放宽至20%,资助上限为10万元。

也就是说,一个新生的社会组织不必和其他发展相对成熟的社会组织“挤”在同一个赛道上,同时,资助上限10万元意味着申报公益项目的总体成本不超过12.5万元,即便是顶额资助,该项目也只需自筹2.5万元,避免了新生社会组织面临过大的执行和筹资压力。有公益人士对此颇为期待,并表示,新生社会组织同时也需要各方面的专业赋能,成长和完善机构治理需要时间,在项目评估中用“以评促进”代替“传统管理”的思维,或能更好地推动新生社会组织发展。此外,在资助上限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成立超过2年,但专注小而美的社会组织如何能在公益创投上继续获得关注,也是值得探讨的一项课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题图:视觉中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