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无议题申报】健康的中国|智力媒体跨境准入:未来媒体与健康传播研究

时间:2023-04-19 22:17:2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势显著。百度指数负责人岳燕祥博士依托百度指数呈现了从2017年起健康中国主题的关注热度趋势图,指出 “近年来互联网用户对健康中国主题的搜索热度年均增长率高达80%”,并进一步展示了健康中国主题下搜索指数最高的十个主题词。以大数据为支持的健康引导、疾病预防,尚有很大空间,百度指数期待与更多的机构、团队合作,充分挖掘用户需求,让大数据的价值更加凸现,让科技向善的力量更加强大,共同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与发展。

图1 百度指数:健康中国主题2017年以来搜索热度趋势

图2 百度指数:健康中国主题下,搜索词top10

面临我国医疗服务资源和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痛点,云知声智慧医疗事业部产品总监孙熙提出,希望以人工智能分担医生部分工作,为患者提供服务,比如通过AI完成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的咨询和干预。

在上半场论坛中,专家们都无一例外地提及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标准化和结构化问题,而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陈宇综基于与医疗机构的合作经验提出,样本采集数据渠道畅通与否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将影响到数据的共享与处理以及健康引导该往哪一方向进行。

孙熙则从现有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上的数据不完善的现状提出了电子病历数据归集、汇总、标化的必要性。

马良坤和圣荣进一步补充,针对妇幼健康,孕期实则是一个很好的健康宣传时期,这一时期里,孕妇及其家人对健康信息具有极高的需求,而华为或已做出业界维度的贡献,如在女性健康方面,华为有基于穿戴设备的易孕期排卵日的检测,另一方面,华为Research平台也欢迎外界专家建立研究项目,只要具有相关伦理报告,即可在该平台进行备试招募和院外数据搜集,与院内数据相结合实现“双向奔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生活服务

在下半场论坛中,健康报社健康中国传播发展中心总监、主任编辑罗刚认为,媒体在当下的健康传播体系有三种角色,首先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角色;其次是信息服务角色,如健康知识的科普,求医问药的信息平台搭建;最后是在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为企业提供数字服务和为行业赋能,如基于人群画像对重点人群的信息推送。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元宇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田垚从产业角度出发阐明了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的时代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AI、VR、AR、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都极具潜力,而元宇宙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形态,将有望改变生产关系进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和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落地。然而在政、产、学、研、用、媒、商等多方的联合和融合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在新时代下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才能有效推进。在推动医疗健康事业上,目前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元宇宙专委会已有相关项目,包括了医药元宇宙、中医药传承、心理健康等各个领域的专项计划与课题。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副总裁赵国臣则从健康普惠的角度带大家关注到了我国中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卫生医疗健康状况,这些地区在技术可及性、塑造民众意识、信息化和政府管理手段上都面临许多挑战。立足于腾讯红雨伞计划,他们已开展低资源地区儿童先心病筛查和医生培养工作,通过AI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建立起“筛-查-治”的医疗网。

北京清博智能科技公司CEO郎清平从健康传播的效果评测角度进一步说明了虚拟技术对实际医疗工作的支撑作用,如通过虚拟人代替医生做普及性的知识传播,以及与病患进行互动问答,心理交流和辅导。

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教育行业总监刘超以2022年上半年在宁夏所做的覆盖6000个青少年学生的脊柱侧弯评测为案例,说明了技术支持健康中国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一是疫情环境下企业不能持续投入过高的人力物力成本进行带有公益性质的医疗普惠工作,二是人工智能方向“对答如流”的AI数字人依然离不开真人的操作,如何实现其对人类语言、心理、思想的深入理解存在困难,三是大规模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北京泽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合伙人时梅则进一步补充了健康科普信息如何吸引用户注意力的问题,提出健康信息如何才能做到简明易懂又生动有趣。

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应用:呼唤“融合”、“共创”、与“合作”

在互动交流环节,为达成家庭、个体在健康生活方式上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政产学研用的合力形成痛点在哪,会上专家学者展开了丰富的交流。

刘超指出了内容的重要性,以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以真实的内容留住用户。

马良坤强调技术在“发现问题”上的基础支撑作用和媒体、平台 “解决问题”的查缺补漏作用。赵国臣则着眼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同时重申可及性的重要性,可及性将是未来解决低资源问题,解决健康中国“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工具。

罗刚从需求侧角度说明公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下对卫生健康信息的诉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而供给侧却充斥着大量健康谣言甚至是“伪科学”,面临供需两端的信息不对称,基于Web3.0时代的各种技术或许能成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郎清平进一步指出技术要为内容和渠道提供服务,在健康信息领域,内容的专业性可让用户产生极高的信任感,这需要专业的医务工作人员为内容进行背书,同时鼓励医疗领域的专家加入健康中国的新媒体矩阵,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上建立账号,建立健康传播阵地。

最后,朱兆芳认为,健康中国建设中,公民个体是健康的第一负责人,面向大众开展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监测都需要明确责任主体,医疗机构是健康传播的主体,医务人员应该提高自身健康传播能力,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更好地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同时应该打通院内院外的互联互通,实现智慧医疗和智慧管理。总而言之,建设健康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全社会、多行业、新技术的信息服务体系。

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学界和产业界的嘉宾参与了跨界圆桌交流

圆桌论坛结束后,研讨会进入闭幕式环节,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迪主持。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少晶致辞,对参会的各位嘉宾、老师、同学表示感谢,对年会成果对于健康传播的实践指导意义予以高度肯定,并邀请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

在参会嘉宾、专家、学者、老师、同学线上“云”合影后,首届“未来媒体与健康传播研究”研讨会圆满结束。

(责编 秋时雨)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