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胡雪岩去世申报】胡雪岩后裔胡诗梅:胡家后裔中没有一个人在生意上从政,很多在外国,父亲是画家

时间:2023-04-10 04:44:4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套上背心,写着‘卒’‘车’‘马’不同的字样当棋子。”

每次下人棋时,胡雪岩和大太太都口头上对弈,姨太太们则依据指令,跑向各自的“位置”。

每每说到这些时,戴泳霓的脸上总会浮现出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神伤。祖母的神伤,拿这些往事当故事听的胡筱梅自然无法感同身受。对胡筱梅而言,这些故事,完全属于另一个世界。

偶尔,听祖母讲旧事时,胡筱梅也会问一些问题,但她问的,无非是“祖父高不高,他最喜欢做什么”一类的问题。

略大一些后,对先祖有了一定了解的胡筱梅有一次问祖母:“他(胡雪岩)是怎么破产的”?祖母听完叹了口气后道:

“他那时候想做蚕茧生意,被洋商排挤,然后蚕茧卖不出去,在仓库中烂了,每天请人翻动一下,就要花一个金元宝,后来家业就垮了。”

长大后,胡筱梅才知道,先祖胡雪岩当时破产并没有祖母说的那般简单,他耗时30年建立的商业帝国之所以会一朝坍塌,是政斗的结果。当时,先祖所依附的大官是左宗棠,左宗棠的对头是李鸿章,李鸿章得势后开始扶持商人盛宣怀,并借此打压胡雪岩。

所以,胡雪岩的最终破产,是多方面的原因,做蚕茧生意失败只是他破产的表面原因,并非他破产的主因。

胡雪岩画像

胡筱梅还通过先祖胡雪岩夫人朱太夫人遗留的诗作知道:豪门深院的日子,并不好过。看到朱太夫人那些幽怨哀伤的诗作后,她忍不住感叹:真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啊!

在大院里长大的胡筱梅觉得:只要是人多的大院,就一定会非常压抑,因为人多,就一定复杂。胡筱梅自己的胡家大院是如此,她看过的小说里更是如此。

住在杭州姚园寺巷30号的大院时,胡筱梅家的大院里住的是:祖父祖母、父亲胡亚光夫妇和四个孩子、二叔一家子、寡居带着三孩子的二姑母、未出嫁的五姑母,此外还有佣人、车夫等等。

当时,全家所有的开销都是祖母发放。也正因此,全家所有人都拼命巴结祖母,为了那点钱,使些手段也是难免。胡筱梅所见的大家庭里,亲情总是很淡漠,她曾在谈及这些时感叹道:

“大家庭的气氛永远是冷冰冰的,几乎不讲话的。父亲同二叔不说话,妈妈总受小姑子的气,寡居的姑母寄人篱下,十分凄惨。”

胡筱梅在看了《红楼梦》以后感叹:胡家的生活,和贾府的生活太像了,到处是尔虞我诈,到处是利益纠葛,没有快乐可言。同贾府一样,胡家说话最算数的也是女人,这个女人自然是她的祖母。

姚园寺巷街拍老照片

胡筱梅记得,祖母每个月发放给母亲的零花钱是三个银元。关于零花钱怎么使,祖母也有交代。她常让母亲把这些钱拿来买首饰,留着以备不时之需。胡筱梅他们这些孙辈,也可以经常从祖母那儿拿到一些钱。若他们肯给祖母捶背,还能随时多得几个铜板。

胡家当时当家的虽是祖母这个女人,但女人在胡家却并没有地位,毕竟所有的封建大家族都“重男轻女”。

封建家庭里,女孩子是不能上学的。可胡亚光受过新思想的洗礼,他说什么也要让长女胡筱梅接受教育。在他的斗争下,胡筱梅终于在8岁那年进入了学堂。

胡亚光自己喜欢绘画,他很想引导女儿学习绘画,也和他一样做个画家。可胡筱梅却在看了姑母的事例后,决心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路来。她不想学画画,因为这个东西收入不稳定,会妨碍她“独立”。

胡筱梅虽然不想做画家,可她对绘画却很感兴趣,父亲画画时,她总在一旁托着腮看着。父亲调色时,她还会在旁边问东问西。

胡亚光画作(传该画以女儿胡筱梅为原型)

1937年,日寇逼近杭州。胡家不得已决定逃难,逃难前,祖母将首饰分了。逃难中,胡家先是逃到了温州一个坟亲(守坟亲戚)家。之后,又逃到了上海。

胡家人逃往上海的那个夜晚,他们刚刚过了钱塘江大桥没多久,身后便传来“轰”的一声,随即,桥就被炸了。

到上海后,胡家依靠胡筱梅舅父的关系,租到了一个有三间小屋的小房。几十个人挤在一起,那日子真是难过。祖母戴泳霓总说:“我们是逃难来的,要回杭州的”。可最终,她却死在了这个破屋里。而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日里,胡家人都只能住在这小屋里。

胡家人逃到上海后,因为战乱的缘故,胡庆余堂也很难盈利,胡家的那点股份便也不起作用了。无奈之下,挤在三间房间的一家老少,便各自为生活奔波了。

胡庆余堂

为了养活一家,胡亚光不得不去学校当了美术教师。可一个养尊处优惯了的人,怎能习惯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呢!因为不习惯,胡亚光经常换学校。

这期间,怀着对日本人的痛恨,胡亚光与许多“孤岛”爱国文化人一起,拿起笔杆作为武器,投入抗日救亡洪流。

他当时绘制了很多抗日漫画,这些漫画被刊在了《申报》《新闻报》《新闻晚报》等沪上诸大报上。但这些绘画所得并不能维持生计,为了养活一家,他进入了上海一家医学院画人体解剖图。安定下来后,他一面挣钱养家,一面继续用笔抗日。

胡亚光的收入当然不能让一家过上以前那样的富裕生活,在上海期间,胡筱梅一家的经济经常捉襟见肘。胡筱梅经常看到妈妈为生计发愁,妈妈还告诉她:“万一钱不够了,要停学,只能停你的!”

胡筱梅听到这话后吓坏了,她知道,在他们这样的家族里,四个兄弟姐妹中,最不可能被停学的只有身为长子的胡允正,她和妹妹,随时有失学的可能。

为了能让自己多读点书,胡筱梅格外用功,她拼了命一样地日夜苦读。因为成绩优异,她竟一路跳级。最终,她只用了8年时间,就从小学读到了高中。说到这段往事时,她很苦涩地说:“在重男轻女的封建家庭里,我们只有在基因上是平等的,所以不能放过读书的天赋”。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胡筱梅的哥哥考上了大学,她和妹妹相继工作、出嫁。之后,他们一直在为各自的生活努力。

1950年,胡筱梅调到了上海一所重点中学当老师。在胡筱梅看来,这是命运对自己的垂青,她对这份工作格外热情。

胡筱梅觉得:自己成为老师,算是给胡家争光了。胡筱梅一直坚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她在教育子女时,也经常强调这点。

胡筱梅做了老师后,最高兴的便是他的父亲胡亚光了。眼见子女们各个出息了,他也终于把身上的担子卸下来了。

酷似胡雪岩的胡亚光

从医学院退休后,他被邀请成为了上海文史馆馆员,见自己又可以和文人墨客长期在一起了,他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后来的胡亚光还重新拾起了自己的绘画艺术,他还出版了《亚光国画集》、《亚光油画集》等等。

胡亚光极少和女儿以及世人提起先祖胡雪岩,这一来因为自己的身份与胡雪岩相差太远,二来因为:他多少觉得昔日胡家的风光,与他的现实生活相差太远。

胡筱梅记忆中,胡亚光跟她提及先祖的次数屈指可数,他跟自己讲过的与先祖相关的事迹也很少。也因为少,她对父亲提及的这些,都记忆特别深刻。

老年胡亚光

父亲和胡筱梅讲的第一个与父亲有关的事是关于遗嘱的,先祖胡雪岩曾留下一封长遗书,这个遗书一直被保存在父亲手中。可父亲却一直藏在箱底,1966年,因为当时处于动荡中,他竟直接将它烧毁了。她问父亲是否觉得可惜时,父亲却说:

“不可惜,家曾祖(胡雪岩)文化不高,遗书错别字太多,真留下来,会让后世笑话。”

也是通过父亲的讲述,胡筱梅才终于知道了“胡庆余堂”的由来。父亲告诉她,先祖办药房纯粹是因为“一时兴起”。他说:

“曾祖母(胡雪岩夫人)病时,曾祖父让仆人去请‘种德堂’药房拿药。店伙计傲慢,迟迟不给,仆人就催促,结果店伙计说‘欲速,你主自设药铺可也’。仆人回来后如实告知,曾祖怒甚,当即便说‘吾当设肆以瞧’。

第二天,曾祖就请来城中所有名医,请为创建最大药铺,最佳待客方案,出谋划策。谋划既定,即选址大井巷,营建别出心裁庭院式店铺,又不久,竖出‘胡庆余堂’直式金字招牌……”

胡庆余堂

胡筱梅对这些小故事很感兴趣,所以,凡是父亲和她说过的与胡家有关的故事,她都牢牢记在了心里。

改革开放后,“红顶商人”胡雪岩受到了世人的热捧,可身为胡家后人的胡筱梅却不以为然。随着年龄的增大,她现在最关心的便是曾经胡家大院里的后人的状况,其他的她一概不关心。

经过她的多方了解,她发现:胡家后人中,有很多都在国外,和她一样,所有胡家后人都在“从文从教从自然科学”。他们和胡筱梅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非常低调。胡家人为何低调?对于这个问题,胡筱梅有自己的看法,她说:

“先祖胡雪岩的教训太深刻了,三十年的财富帝国一朝坍塌,从晚清首富到被抄家,教训太深刻了。”

胡雪岩后人参加宗亲联谊活动

胡雪岩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白老虎可怕”,这个“白老虎”说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对于这句话,胡筱梅也有自己的解读,她认为:白老虎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可以让人迷失。

胡筱梅本有经商的机会,如果她抓住机会,她将很有可能成为一名大商,可她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机会,她将毕生精力放在了为国家培养人才上。

也因此,在教学领域,胡筱梅最终实现了人生价值,她甚至曾因为教学优异,获得了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亲自签发的“上海市第一届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胡筱梅有几本厚厚的本子,这些本子上记录的,全是她和每个学生交往的具体。胡筱梅其中一本本子上醒目的位置都写上了她的座右铭:我愿以满头白发,换来祖国的栋梁成林成荫。

想来,临终时叮嘱后人“不可从商从政”的胡雪岩,若泉下有知,看到如胡亚光、胡筱梅这样的后人,他定然能瞑目了。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