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2ttFI9v?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7071053&x-signature=WKpLmyHM9fBI3eliIwGwIlvZpPI%3D&index=2" width="640" height="360"/>
新华网发 岳路建 摄
“我们组织设计、施工、科研、装备四位一体产学研结合的攻关模式,历经3年研发,基本上成功攻克了项目乃至行业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和中国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宋神友表示。
特大悬索桥渐
从海中“浮”出
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的又一奇迹,这是一座完全漂在海上的特大悬索桥。这座大桥正从海中渐渐“浮”出。
5月1日,伶仃洋大桥3600吨米的“第一塔吊”顺利完成检测,这是建设过程中的最大吨位塔吊,最大幅度起重量可达80吨。“目前,伶仃洋大桥已完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待桥墩建设完成后,这台塔吊还将用于片梁架设。”公规院深中通道桥梁设计负责人吴明远说。
为满足通航需求,伶仃洋大桥设计采用了世界最大跨径离岸海中悬索桥技术,桥面达到三十层楼高。
伶仃洋大桥地处珠江口开阔水域,是频繁发生强台风的区域。“大桥设计为超大跨径三跨吊全飘浮体系悬索桥,桥梁结构柔、阻尼比小,同时桥面超高,主梁的颤振检验风速高达83.7米/秒,桥梁的抗风问题突出。”公规院深中通道桥梁设计负责人徐军介绍。
桥轻且高,这座完全漂在海上的特大悬索桥,将如何从海中浮出?“为攻克这一难关,伶仃洋大桥项目从结构理论、设计方法、技术标准、材料、施工工艺、智能制造、装备、检测方法等各方面组织开展了20余项专题研究工作,形成了项目专用的技术标准体系。”吴明远透露,项目组织了国内具有大型风洞实验室的4个大学进行平行研究,研发了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攻克了超大跨径整体钢箱悬索桥在强台风区域的灾变控制难题;采用筑岛加地连墙集成创新技术,攻克了海域超大锚碇的建设难题。
深中通道还有多项创新:首次采用十二锤联动的振沉方式,完善了由我国首创的“钢圆筒围堰快速成岛”技术;首次大规模在水工建设中采用深层混凝土搅拌(DCM)桩、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首次建设世界最大海中锚锭,锚碇基础采用8字形地连墙基础,最大深度65米,锚碇混凝土总方量为372513.8立方米……这些“中国技术”正一步步引领世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新高度。
深中通道为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规划纲要》确定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工程,也是粤东通往粤西乃至大西南的便捷通道,项目于2016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全线通车,届时珠江两岸将实现半小时通达。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