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虞洽卿与申报】丁晓明信札的《光华》:纪念光华大学建校95周年

时间:2023-03-01 14:37:2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光华大学校门

今年6月3日是上海光华大学建校95周年纪念日,95年前上海,“五、三十运动”的风暴中,“我更爱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坚决放弃了当时被称为“东方哈佛”的圣约翰大学的教职和学籍。张树勇、王成森光华大学出生在国药民彬和四方困难的时代,此后经历了金融危机、政治压迫、抗战破坏学校、另一个道分校(即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的种种考验洗礼,没有改变“恢复受教育权”和“复兴中华”的初衷,经受了艰苦的考验。1951年10月,上海光华大学、大阪大学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光华大学也结束了风雨兼程的26度春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了《华东师大档案馆藏名人手札》本书,编纂了40封与光华大学校史相关的信。

长寿用

从光华大学信札中选出能揭露光华大学历史和价值的信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学良对张秀勇的这一通信札毫无波澜地研究其内容,但张学良只是委婉地拒绝张秀勇的筹款请求。然而,当我仔细梳理信中的人和事时,对这段历史的丰富和复杂感到惊讶。特别是按照这封信的指示,陷入光华大学的财政状况这一主题后,更加可以看到意想不到的面貌和意义。当然,首先要提出的是信的内容。具体如下。

荣誉老师教席:暂时拿着书,朴素地听鸟类装饰。对沈洪朝人才为国光受宠,非常隆重。过去几年来,钱琼只帮助教育问题,失去了支援科,出现在礼堂等地方需求兴修,超过了个人收入、心长力短、羞耻感。

未来经济宽裕的时候,为了再想办法,襄赞也打算做。这次入日都很冷清,松滨圣城,没有时间旅行。提前延长载荷招聘,对不起。用这块布复盖着,洁姬照得很亮,赞美台湾油画。张学良计。19年12月4日发行。

张学良信

张学良写这封信是为了回复光华大学校长张寿义(字勇霓虹),但信中一般的文章蔡不是张学良,而是书、幕僚代笔时,幸好信的贷款签名是张学良亲笔。原因是张学良政务活动频繁,无暇顾及笔查。用幕僚或文件代笔的这种现象在晚清民国的政界及商界已经很常见了。当然,代笔信的效用和亲笔,特别是这种贷款签名是亲笔者。

至于张学良信中为什么说“这次嘴巴也全部重复”,真的有必要解释一两件事。以张学良为例,1930年中原大战最后一刻,由于选择蒋介石同盟拥护南京政府,赢得了南京政府的极大信任,他在中国政坛的地位也迅速提高,1930年10月被南京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副总司令。之后,受到蒋介石邀请,于1930年11月8日前往南京商讨华北善后问题。据《张学良年谱》:1930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张学良在南京呆了将近一个月,期间经常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交际广泛,所以信中说“入岛重复”也不是白费的。

据悉,张学良的回复时间是12月4日,检察官《张学良年谱》,12月4日晚上9点,张学良结束南京之行后坐火车北归港。这封信是北归田回信,张学良回信时可以看出那个人在南京。张学良选择回答北归田的原因,大部分与张秀勇信中邀请他成为“一流宾”有关。因为没有时间用“推迟艺考招生”旅行,所以及时表达“对不起男人”的礼节总是应该的。(《宽恕》前情提要。)

张学良回信的主要内容是,在为光华大学兴修党需要钱的时候,张秀勇嘱咐他对此给予帮助。张学良对光华大学和张秀勇从事的教育事业,除了礼节性地表示“洪赵寅载、为国光争宠、成城成城”之外,似乎没有人漠不关心,最后以“缺心眼、可耻”的话委婉地拒绝了张秀勇的募捐请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秀勇1930年末在张学良以南南京的时候,可以说是求助于光华大学事业。

据悉,光华大学是在1925年的“五三十运动”中,圣约翰大学的一些师生反抗校方的压迫而创立的。在这个事件中,作为圣约翰大学离开学校的学生的家长。

的张寿镛支持儿辈的爱国行动,复与王省三一起肩负创建光华大学的重任,并最终担任光华大学校长一职。与此同时,就在“五卅运动”反应最为激烈的6月上旬,当时控制北洋政府军政实权的张作霖公开表示支持“三罢”的上海人民,并委派奉军中坚的东北陆军教导队由天津赶赴上海,保护坚持“三罢”上海人民的安全。当时张学良受命担任教导队队长,率军五千南下,名义上是维护上海治安,并从中调解双方矛盾,实质上是威慑当时上海租界的外国势力。张氏父子对上海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支持无疑申张了国人志气,当然,也赢得了上海人民的拥戴。张学良莅沪后谢绝酬酢,先后于6月14日、16日、18日在《申报》上发表《张学良启事》,以示保境安民之决心:

鄙人为视察各地驻军,并奉家君之命,莅沪调查五卅风潮。藉悉底藴,既属国民分当,本其爱国之忱,维持治安,力尽天职,再现值举国惶惶,群情悲愤,蒿目时艰,忧伤何已。凡有酬酢,恕不应命。并希预将此项糜费之款,捐助被难人士,则感荷隆情,不啻身受也。

张学良带兵莅沪的时间为6月14日凌晨,据6月15日《申报》载:

张学良来沪后,现以苏省长郑谦亦已迁入第一军司令部内,故门禁颇为严密,外分设军长传达处及省长传达处以示分别。张氏现定每日上午十时至十二时为会客时间,昨日上午往谒者有办理沪案特派员蔡廷干、沪海道尹张寿镛、总商会会长虞洽卿、及工商学联合会代表邬志豪、王汉良等。

由此可知,张学良在6月14日到达上海的上午,就与相当于上海市长(沪海道尹)的张寿镛对时局及相关问题有过意见交流,由此我以为,张学良、张寿镛的交谊应是起始于共御外侮的“五卅运动”,而圣约翰大学离校学生的爱国举动及张寿镛等人为争取“教育利权”而创建光华大学的努力,都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张学良对兴办教育的理解。再者,俞信芳《张寿镛先生传》中也提供了一则极其重要的材料,足以说明张学良对光华大学创建的态度:

1925年6月16日,圣约翰大学离校学生善后委员会派张祖培、陈训恕、费毓洪、李恩廉等为代表与许建屏、刘湛恩一起赴闸北张学良行署。先由行署高秘书接见,各代表当即陈述这次脱离约翰之经过,并筹设新大学之情况,请高秘书转达军长,予以援助。继而张学良亲自接见,略曰“诸位来意余已知悉,事出爱国热忱,鄙人无不竭力援助”。之后,由张学良秘书高守仁函光华大学筹委会曰:“军长对于建校援助计划已有表示,允捐钜款,已将该款储存银行,光华大学需此款时,即可提取应用。”

从14日接见张寿镛到16日亲自接见圣约翰大学离校学生善后委员会代表,张学良甚至口头答应“允捐钜款”支持光华大学的建校,足见他对创建光华大学的态度,以此可以推断,张学良14日与张寿镛见面时,极有可能已谈及圣约翰大学离校学生情况及创建光华大学等事项。如此说来,可以肯定的是,在光华大学建校之始,张学良即抱积极支持的态度。尽管我们在回查光华大学校史后发现,张学良“允捐钜款”的承诺在张寿镛1930年11月写信前并没有兑现,回顾1925年下半年至1930年间东北大地上所发生的种种事件,如郭松龄兵变、张作霖被刺、东北易帜及蒋冯阎大战等,可以推测,张学良并非故意食言,实是无暇顾此承诺。

之所以这样说,有一重要理由是,张学良在其父去世后主政东北,颇有励精图治的远志,而他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尤为突出,主张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人才、强大东北,并由此兴盛国家。以东北大学为例,据《奉天通志》记载,1923年至1929年东北大学全年经费分别为四十三万九千馀元、三十九万七千馀元、四十七万八千馀元、五十一万七千馀元、七十九万一千馀元、一百二十一万馀元、一百三十三万馀元。从中不难看出,东北大学的经费由1927年的七十九万一千馀元,猛增至1928年的一百二十一万馀元,这一大幅提升恰在张学良出任东北大学校长时。所以,笔者以为,正是张学良对东北教育大力扶持的实绩,包括他在光华大学创建时所许诺的捐助,才使张寿镛致信于他而重提旧议,请他捐助光华大学。

从信中内容来看,张学良虽然以“心长力绌,辱命滋惭”为由婉拒张寿镛的募款请求,揆诸东北教育史,张学良所说倒也并非敷衍推托之词。自1928年至1930年,仅东北大学一校,为建教学楼、体育馆及图书馆,张学良就先后捐赠私款两百三十万元之巨(另一说是一百八十万),其间还有东北地方上大量中小学及相关教育事业的捐助,由此可见,张学良信中所说的“只缘年来筹助教育事项,用款迥已超过个人收入”等等,确是实情。只是张学良信中所许下的“拟俟将来经济差裕之时,再为设法襄赞也”的愿言,随着来年“九一八事变”的突发与东三省的沦陷,也变成“此愿成虚”的一纸空言。这恐怕又是写信者张学良与收信者张寿镛始料未及的。

张寿镛向张学良这样的政要奔走募捐一事,也牵连出一个问题:光华大学的财政状况到底如何,是与张学良所主持的东北大学类似,在岁入经费年年攀升的同时,又每每得到政府及社会贤达的大笔捐助呢,还是经常处于经济困顿、入不敷出的边缘,需要不断四面求援、八方募捐始能生存?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核查了光华大学财政状况介绍的相关文献,特别是对《光华大学十周年纪念册》中《十年来之财政概况》一节中所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分析。据《十年来之财政概况》中数据所示,从1925年至1933年,光华大学这九年收入经费分别是三十四万馀元、二十九万五千馀元、三十三万一千馀元、四十四万七千馀元、五十一万三千馀元、五十万六千馀元、二十二万八千馀元、三十一万一千一百馀元、三十三万六千馀元。从这一组数据可见,在1931年之前,光华大学的经费收入总体上稳中有增,处于平稳发展中,但到1931年则出现费用减半的局面。之所以出现这一困境,主要是因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对时局的影响,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当时的光华大学大西路校区处于战区而停课,至1932年4月始能赁校舍于愚园路而开学。所以,1931年下半年到1932年的上半年,光华大学学校教学及岁入经费受到极大损害,从以上财政列表中即可见一斑。

再者,上文言及东北大学发展时,除了岁入经费之充裕,还有张学良的大笔捐款。不过当我们检点光华大学岁入经费明细,特别是关注到光华大学每年所得的社会捐款后,不觉凉意袭人!按光华大学《十年来之财政概况》数据显示,1925年至1933年这九年中,光华大学所得的社会捐款分别是四万四千七百三十一馀元、六千二百三十三馀元、六万三千二百五十四馀元、一万元、一万八千二百八十一馀元、一百一十元、二万五千九百元、零元、七千零四十七馀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看出,光华大学所得的社会捐款除了建校之始(1925年、1927年)的两笔较大金额的捐资之外,其他年份的所得几乎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其中尤为刺眼的是1930年与1932年这两年。1930年所得捐款为一百一十元,这一数字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这一年年底张寿镛会写信给张学良募捐,想来也是财政紧迫下的无可奈何之举。而1932年的社会捐助为零元,则又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身处“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的上海,工商业处于非常时期,百业凋敝,甚至自身难保,遑论捐资支持光华大学的教育事业了。

既然私立的光华大学在社会捐助方面的收入只能算是聊胜于无,那么维持学校正常运行所需的大笔经费又来自何处呢?同样是这一份《十年来之财政概况》告诉了我们答案,当然,这一答案对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私立高校的境况,理解光华大学,理解张寿镛先生的情怀与坚守,都会有着别样的帮助。

据《十年来之财政概况》所列十年收入明细表,我们发现,支撑光华大学教育的主要收入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学费,1925年至1933年这九年中,光华大学所收的学费分别是八万七千四百五十元、七万七千六百七十元、八万二千三百六十元、七万八千零三十元、十万四千六百一十元、十万七千七百四十元、八万四千四百二十五元、一百零九万一千七百五十元、一百一十五万五千七百五十元。这一部分收入基本用于支付教职工薪水,具体数额亦按1925年至1933年的次序列出:七万九千五百六十九元、七万五千六百九十七元、十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九元、十二万四千九百六十七元、十六万一千二百二十八元、十六万九千五百五十七元、十万二千一百六十七元、十四万八千一百二十一元、九万五千七百六十六元。学费的收入与教职工薪水的支出相比,刚开始还可以平衡,但是往后薪水的支出就要多于学费的收入了。与此同时,学校还有基础建设的事项要开展。

如何解决这一资金短缺的大问题,在这《十年来之财政概况》的明细表也可看出端倪,那就是光华大学需要不停地向银行甚至私人借款来维持学校正常运行,1925年至1933年这九年中,光华大学的借款分别是九万七千九百三十三元、八万六千六百六十六元、一万二千三百五十元、十一万七千九百五十九元、一十一万七千三百四十五元、七千八百零一元、三万八千二百三十四元、四万一千四百六十九元(需要说明的是,借款数据中有两年金额并不多,我们比较捐款的列表后发现,正是因为这两年有不菲的捐资,光华大学才不用向银行过多借款,这一情况也足以说明光华大学之于借款的态度),尽管光华大学这一系列借款,今天已是一组侧身于泛黄文献中的毫不显眼的数字,但当我们拂去历史尘埃,细细品味这一组数据时,不禁百感交集:一所闻名世界的现代私立大学,从建立之初起,要维持其生存与发展,居然无从募捐,最终只能借款来艰难支撑,这是多么悲壮而又让人莫名无语的事实!当然,光华人对其财政状况早有深刻的认识,《十年来之财政概况》一文中有段文字就坦言光华一路走来的步履维艰:

私立大学之最大痛苦,为经济之不易独立。光华大学草创之初,幸赖各方之赞助,初步建筑得以告成。惟每年欲求经常收支之平衡,其势有所不能;而各种必要之发建筑与设备,又非依次进行不可,牵罗补屋,力竭声嘶。

以上之所以罗列与分析种种财务数据,正是为这段文字作注脚,从“私立大学之最大痛苦,为经济之不易独立”到“惟每年欲求经常收支之平衡,其势有所不能”,直至最后“牵罗补屋,力竭声嘶”,寥寥数语之内,承载着光华人创业历程中怎样的艰辛与沉痛,远远不是我当初打开张学良致张寿镛这通信札时所能预想的。

张寿镛与光华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面对“私立大学之最大痛苦,为经济之不易独立”的事实,张寿镛先生持何态度?关乎此,他在《光华大学五周年纪念书序》一文中曾专题作答。他没有回避“牵罗补屋”的财政困境及“力竭声嘶”的艰辛,而是在《序》中笔锋一转地指出:

人生于世,惟志是视。志之所在,虽千回百折而必有以达其的。志稍懈焉,纵其基础已立,而无善其后,则颠仆随之矣,岂不大可惧哉!寿镛因是而思,夫物质之建设难而实易,精神之贯澈易而实难。

言既至此,我们大体上可以明白,即便背负如此沉重的债务,光华师生为何还是义无返顾地“咏光华之歌什兮,来学子之莘莘”——斩棘披榛而百折不回的背后,是光华师生在创校伊始就立下的深沉纯挚的爱国之志。正因为有“志之所在,虽千回百折而必有以达其的”之行相随,作为“光华之父”的张寿镛才说出意味深长的“夫物质之建设难而实易,精神之贯澈易而实难”这一席话。此语不仅可以表明他对光华大学财政困境的态度,更能体现他的人生境界与高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光华大学校史上决不仅是一句传诵人口的锦言,而是一部张寿镛与光华师生以全副身心去践行,并于当时与后世反复证明的伟大史诗。而今作为光华大学事业继承者的华东师范大学,早已无复“经济之不易独立”的痛苦,在“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时,可能难有光华前贤那样强烈的苦难体验。正因如此,当我们翻开一页泛黄故纸,意外地看到光华大学尘封于历史深处的困窘与坚持,才更能感受字札间闪烁的光华。

我想,在我们屡屡为张寿镛、谢霖、孟宪承、廖世承、吕思勉这些光华前贤“留芳型于天地”而塑像时,有责任去重温这段让数以千计的中国知识人刻骨铭心的历史,让光华的历史与精神长存天地间,也许这才是纪念光华大学建校九十五周年的最好方式。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