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正文
80后奶爸教育孩子的方法,80后奶爸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么

时间:2023-09-21 作者:佚名

80后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80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比上一代的要高,可是这一代父母的独立生活能力锻炼还不足,真正生活中教育孩子,不靠学历、收入,而是取决于教育素质,那么80后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下面是由我整理的80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80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一

保护好了孩子的安全感,就可以严格教育了,这样孩子有对父母有信任为基础,不容易产生抵触,容易从被管教的情绪中走出来。《正面管教》中介绍了“温和而坚定”的方法,换句话说也可以叫“严而不厉”,对孩子用温柔、尊重的态度坚持自己的决定。很多家长做不好这一点,态度温和了就骄纵,想坚持原则就发脾气,这样会把孩子培养得蔑视规则、不懂尊重、喜欢情感操纵别人,孔子所说的“……小人难养也”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不想要这个结果就一定得改。

尊重孩子要从点滴做起,即使是在管教他时也要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请到你的小凳子上去冷静一下”,不可以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他屈辱感。

向孩子指示人物、地点时要用并拢的五指而不要用一根食指,介绍某人时更是如此。想象一下当你说“请到这里来”、“那是邻居家的奶奶”、“把果酱放在这儿”时,用五指和只用食指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好习惯的提醒是平等的,既然认可是好习惯,大家就都应该遵守。当孩子提醒大人坐姿端正或安静进餐时,对他说“谢谢提醒”然后照做,会让孩子对好习惯更加认可,并让他看到大人平时对他的管教是平等的,给他一个共同进步的气氛。不要让孩子觉得提点别人是资格,不要让他以被提点为耻。

80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二

首先,教育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样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设家庭民主化,即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儿童在家中的权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宠爱娇惯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尊重,是溺爱。

在上述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在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同时,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列举常见的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第一类: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父母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其次,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此;再次,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孩子看着你的脸听;第四,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第五,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第二类:精力过剩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80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三

在多年的讲座、调研实践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父母:“我是大学生、研究生毕业,还不懂怎么教育孩子吗?”“80后”的一代正好碰上中国高校扩招,上大学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已经不是问题。

我要给“80后”父母一个忠告:真正生活中教育孩子,不靠学历、收入,而是取决于教育素质。这个教育素质就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像李某某的父母尽管是歌唱家,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孩子照样没有教育好;而莫言的母亲尽管没什么文化,却获得了孩子毕生的尊重,这就是教育素质的不同。

真正的好教育是给孩子自由和尊重,把孩子的主动性和自制力结合起来,主动性和自制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需要关爱与管教的平衡。2014年,我与中美11位脑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话后写成了《用心教养》一书。书中认为,教育不能走极端,最成功的教育是培养孩子主动性和自制力的平衡,民主权威性的家庭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既理解尊重孩子又严格要求。

但在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普遍心理。比如,在社会上很多父母为了抢9月升学时间而选择剖腹产,让孩子在8月底出生。父母如此焦虑,孩子怎么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呢?

80后的我们该怎么去教育孩子

父母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功课,需要不断学习,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一万个家庭,就有一万种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又会培养出一万种孩子。

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好榜样。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主张在教育孩子时,与其让孩子记住规则,还不如给他树立榜样。他强调示范和环境的教育作用,反对单纯的说教。他说:“无论给孩子什么教训,无论每天给他什么样的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的行为能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监护人的行动榜样。”

日本教育家井深大认为,父母的言行是子女最好的教材,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要让孩子进一流幼儿园和一流学校,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要使孩子在一流家庭里接受熏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品质、人格、习惯和处世态度,对他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影响。

另外不仅要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和孩子成为好朋友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识字类游戏,讲故事,这里我推荐【猫,小,帅识汉字】上面比较全面,经常陪伴着孩子一起学习,人们对于画面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相比起枯燥的文字,需要一行一行进行练习,图片记忆法就让孩子感兴趣很多。

这里只是一种方法,还有许多能和孩子沟通教育的方法,这两点如果能做到,那离孩子的成功还会远吗

父亲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父亲是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所以父亲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教育好孩子。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aaaaa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父亲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1

计时隔离,让孩子离开犯错现场

在美国的家庭或幼儿园中,有一个人人知晓的词,叫

所以说,time-out就是利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一个典型。孩子正狂热于手中的某一件事的时候,他最不愿意的事情是什么? 那就是让他停止,离开现场,让他行动受到限制。而计时隔离正是做到了这一点,甚至,当孩子看着别的孩子还可以继续玩,而他得到区别对待的.时候,他的心里会受到的震动,因为这与他平时所受的待遇反差极大,让他能反思自己的行为。

父亲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2

冷处理,让孩子体验犯错后果

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但是,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犯错表现都过于激烈。其实,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更有益于教育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有段时间,豆豆很喜欢把玩具丢到到处都是,但不是每次都愿意收拾,那我也不强迫他,我自己开始收拾,碰到他要求我做另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开始趁机教育:你看看,你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自己又不收拾,现在妈妈要帮着你收拾,没有时间去帮你做。这时候,豆豆就会傻傻的站在那里,然后悻悻的走开。有时,他就会蹲下来和我一起收拾玩具。虽然他还小,但是我想他是真正明白了他不收拾玩具的后果。这比马上拉孩子过来教育更能达到效果,因为孩子最不爱听的就是重复的说教,而一个小行动,一个小事件,就很容易让他明白事情的对错。

父亲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3

不急于弥补,让孩子明白错误危害

假如一个孩子老是粗心,不停的掉东西,或不停的打破东西。父母们教育孩子要细心的同时,就会显得比孩子忧心百倍,想方设法会赶紧将丢掉的打破的东西给找回来买回来。其实,不要急于补上,因为这样他永远也不明白粗心的危害。

书包掉了让他空手去上一天学,让他去面对老师的责问同学的眼光。老是打破水杯,那就让他自己去处理怎么喝水,让他明白没有水杯是不方便的事情.。。让他明白什么是

所以说,处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孩子的人格与自尊,而如果用得恰当,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会让孩子从改正某一个缺点的过程中,学会更多闪光的东西。而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过失,不失为一个既可以解决问题,又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好方法。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对于孩子的 教育 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孩子教育也是要有正确的 方法 的。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和 经验 ,欢迎阅读。

教育孩子的方法

1、培养 儿童 的灵性品质其重要 性远远超过 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2、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3、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毁灭性感觉始终伴随一生。

6、设立明确家规,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没有规则孩子反而没有安全感。家规不超过5条到6条,应适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须用肯定句来陈述,将家规贴出来。如果违反家规应明确相应的处罚 措施 。一旦建立,就应坚决执行,每隔一段时间,应对家规作调整和修补。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发展的过程,发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爱的氛围。

7、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是很重要的。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的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来给孩子一些自由度。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重我们,爱我们。

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通过提供选择,可以避免紧张气氛,给孩子提供做决定的实践机会。如“睡觉时间到了,你是要听昨天的 故事 呢,还是想听一个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红色的上衣,还是蓝色的T恤?(如孩子两者都不选,父母可问:“是我帮你选,还是你自己选?”)做选择并让孩子负责任都是日常的行为,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我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8、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游戏学习

儿童通过接触具体的、仿真的与生活有关的东西学习,需要与同伴、成人和环境互动交流,游戏使儿童放松且发展专注的工作态度。在5岁之前不应过早开始对字母数字等符号的专门练习,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因为幼童的心智还没成熟,对抽象的概念还无法理解。

9、正面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

传统型教育者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总是对孩子说“不准打人,不准在沙发上吃东西”等等,这种负面的口气只会将注意力引向并集中于负面的行为;而孩子仍然不知道好的行为是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积极的说法是用美德修正孩子的行为,如“你忘记了与人和平相处”或“我们是在餐桌上吃东西的!”

10、每天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共同做点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父母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以超脱且同情的态度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相关知识扩展:教育孩子的技巧

巧对孩子说”NO”

小人渐渐长大,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常会碰到她和大人说NO的时候,聪明的爸爸会换一种方式,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既尊重了孩子,又达到让她服从的目的。我给女儿新买了个长袖连衣裙,小人一早起来让她穿上,没想到她认为裙子的颜色是黑色的,嘟着嘴一幅老大不愿意的样子,说黑的她不喜欢,固执得不要穿,可是既然买了又不好就这么浪费了,正在我纠结之时,美好爸指着衣服,象是发现了新大陆,说道:“这哪是黑色的呀,你看,不是海军蓝吗?” 小人又一次睁大了眼睛,仔细打量那件衣服,在白天的阳光下,看上去发蓝,把它说成海军蓝也不为过。其实美好爸很了解小人,知道凡是和蓝色沾边的东西,小人都爱。果然小人不再反抗了,乖乖地把衣服穿在了身上。这个小小的忽悠,巧妙地化解了她心中的情绪,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试着用另一种方法让她来接受。

角色转换巧认同

日常生活中,好多小事美好爸爸会试图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她的想法,学会倾听她的话,真正做到和孩子平等交流,这在我家已是家常便饭。女儿晚上闹情绪,嘟着小嘴怎么也不肯让大人给她刷牙,奶爸灵机一动,蹲下身来笑着问她:“我有个主意,你帮爸爸刷牙好不好?”这个点子显然调动了小人的积极性,小人把牙刷放进爸爸的嘴里,横七竖八地比划起来,这下她有了表现的机会,一边刷还一边咯咯地笑着。爸爸也表现出很享受的样子。女儿正刷到起劲的时候,爸爸觉得掌握主动权的时机已到,试探性地问道:“既然这么好玩,我让你给我刷了,你也要让爸爸给你刷,这才叫公平呀。”小人爽快地答应了,把嘴张大,很配合地让爸爸完成了给她刷牙的任务。先生这招真是奏效,通过角色转换的游戏,找到小人认同的方式。

不剥夺孩子的快乐

尊重还表现在让孩子在玩中自由探索,获得经验。每次下雨,生性好动的女儿总喜欢跑到草坪或路边的小水洼里,喜欢用二只小脚丫去淌水,任凭高高的水花四溅,踩上去边玩边笑,不一会儿,全身上下已经被泥点溅得满处都是了,连衣服、鞋袜都难逃一劫,活脱脱变身一个小泥人。更糟糕的是,回到家后还不肯换衣服。某日雨后,小人和爸爸出去,又开始故伎重演,爸爸对此很开明,没有表现出大惊小怪的样子,而是鼓励她have a fun。玩了一会儿,女儿明显感到湿漉漉,有不舒服的感觉,反倒主动不玩了。因为没有干涉,她玩得很尽兴,回到家后反而很听我们的话,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给女儿洗澡的时候,爸爸还和她达成约定,玩水可以,但是要穿雨鞋呀,玩完之后,一定要回家洗澡,还要换干净的衣服。

给她独立参与的机会

尊重更表现在给孩子独立参与的机会,一次全家外出旅行,女儿看到机场上好多人身上都有个背包,嚷着也要背在自己身上,奶爸觉得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当下在机场的商店里,买了个米老鼠的背包给她,并把她随身携带的几样很轻的东西放进去,让女儿背好,嘴里还夸她是个BIG GIRL。有了这次的经验,美好爸以后尽可能给她更多的机会让她自己来, 也锻炼了自己的耐心和从容面对,换来的是孩子更多的自信。孩子在自己来的过程中,难免有时候会拖拉,比如穿衣、换鞋,而美好爸觉得这很正常。一次去幼儿园接她, 临走前小人自己穿鞋, 因为穿反了,需要重新穿,这么一来二去的一刻钟过去了, 可是爸爸没有催促小人,也没给小人压力, 倒不是有意惯孩子磨蹭的毛病, 而是他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孩子,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chang/1205769.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