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志趣相投之人,分别时多是愁苦的。唐代玄宗天宝六载(747年)冬天的睢阳郡城里,天寒地冻、黄云蔽日,伴着呼啸的北风,雪花纷纷扬扬。诗人高适听闻仰慕已久的著名琴师董庭兰来到此地,遂邀请其在一家小酒馆里宴饮。
董庭兰是开元天宝年间著名音乐家,尤其擅长传统乐器七弦琴,他早年曾于凤州(今陕西宝鸡市)学得当时流行的“沈家声”和“祝家声”,并把其擅长的《胡笳》整理为琴谱。其作品《大胡笳》《小胡笳》两曲流传至今。我国第一部汉族琴曲专集、明初《神奇秘谱》收录其《颐真》一曲。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高适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吏部尚书房琯(音管)也很喜爱古曲,将董庭兰引为知己,请在府上演奏音乐。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公元747年(天宝六年)春天,房琯因政治斗争受牵连被贬出京城,门客董庭兰也被迫离开长安谋生。
再介绍下高适,字达夫,祖籍沧州渤海县(今河北邢台市景县),紧邻山东德州(笔者窃以为受齐鲁孔孟之儒风熏陶,才有一生之成就^_^),祖父辈为官,达夫却是大器晚成,二十多年间赴长安应试不第,游历京城、燕赵,多次干谒朝廷权贵、地方大员,可惜无人赏识。直到即将知道天命了,瞬间飞黄腾达、直上青云,短时间内历任高官要职,因担任过散骑常侍,后世称高常侍。而此时的“高常侍”,只能算是半耕半读的农民诗人,出于礼貌称达夫。
酒桌前,达夫持觞敬祝琴师,主宾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促膝长谈、共叙友情,不知不觉时间已是黄昏。在酒宴最后,达夫趁酒兴作《别董大二首》赠与琴师: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今天睢阳城的天啊,千里黄云遮蔽太阳,阴沉沉的天空,如同北风吹走了大雁群,又吹来了纷纷扬扬的雪花。请您勿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您呢?
在向琴师表达敬意后,达夫话锋一转,调侃起了自己:
就拿我说吧,像一只四处奔波无果、自伤自怜的鸟儿,距离上次离开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已经十多年了。身为大丈夫可生活贫贱并不心甘情愿,今天相逢我囊中羞涩可掏不出酒钱啊,哈哈哈~。
在我国古人所作的送别诗中,虽然为数不多的凄清悱恻、缠绵幽怨的诗篇,能触动人心,但是另外气象雄浑、慷慨昂扬的诗词,却又以它的真情实感、乐观心态,为浮云游子意、折柳故人情增添了浓浓的豁达开朗、鼓舞心情的暖色。达夫真了不起!精神境界不输李太白、苏子瞻!
达夫锤词炼句功力了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开篇描绘送别景色。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冬天太阳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后,又刮起呼啸北风。伴随着纷纷大雪,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冬天植被凋零、不见遮挡,遂视野开阔、目极千里。这意境是何等的辽远。 “黄云”,亦极典型。那是阴云凝聚之状,是阴天天气,有了这两个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风”“雪纷纷”,便有了着落。
日暮天寒,本来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愁苦心绪。虽然首二句境界阔远渺茫,但不无凄苦寒凉。达夫自有的恢弘气度,超然禀赋,没有沉溺在离别感伤中不自拔。他能以理驭情,另具一副心胸,写出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董大的劝慰。前路有知己,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不仅紧扣董大为著名琴师、天下传扬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挚友”融注其中。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达夫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在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达夫天性乐观,能于慰藉中寄托希望,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达夫“多胸臆语,兼有气骨”“以气质自高”,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达夫内心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从戎平叛
两年后,“大龄青年”46岁的达夫被荐举中第,授封丘尉;49岁辞官从戎,不久“安史之乱”爆发,追随玄宗、肃宗,一路高歌猛进,53岁为淮南节度使讨平叛乱,因功进封渤海县侯,成为唐代唯一凭军功封侯的诗人。62岁寿终正寝。
每个唐代诗人都有一个封侯的梦想,但真正实现的只有达夫一人。《旧唐书·高适传》记载:“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