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党建网微平台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传播阐释先进深邃的思想,是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的过人本领。作为中国故事“第一主讲人”,习近平的语言特质和语言艺术能够集中代表和深刻反映中国语言的智慧与风格。文学艺术之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描绘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生独特审美体验的艺术门类。一种优美深刻的语言,往往集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和蕴藉性于一体。一种具有深刻感召力和影响力的语言,往往极具文学性的艺术特质。作为中国语言的传播者和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语言有时气势恢宏,有时优美生动,有时俗文俚语运用恰如其分,有时诗文典籍引用信手拈来,风趣幽默、雅俗共赏,充满浓郁的文学色彩。
2018年新年前夕,在发表新年贺词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时,他引用杜甫诗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表明340万贫困人口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的巨大变化和喜悦之情。在代表党和人民表达新年愿景时,他引用《老子》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展示要把新时代发展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的务实决心。事实上,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不仅有中国古诗词和成语典故的巧妙运用,而且深入考虑到普通百姓的喜好和接受程度,适时使用俗文俚语,以增进同人民的感情。譬如,他说:“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我们的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可以说,一个“操心事、烦心事”,流露出对天下苍生温饱冷暖和喜怒哀乐的满心忧虑与感同身受。
美好语言所具有的特质,犹如音乐无国界一样,能直抵心灵为各国各族人民所欣赏。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说:“仲春时节的海南,山青海碧,日暖风轻。……海南有一首民歌唱道:‘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民歌洋溢着明快欢乐的好客之情,折射出新老朋友、各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亲密关系。2018年7月在出访南非前夕,在南非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时他指出:“曼德拉先生曾经说过,‘非洲重获新生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理想,其种子已经撒遍非洲各个区域,撒遍整个非洲大陆’。”以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中非人民携手开创的友好新时代,无疑最能激发人们心底的共鸣。可以说,无论是对海南民谣的运用,还是对出访国名言的引用,无不彰显习近平总书记语言所具有的音乐美和诗意美,尽显中国语言文学性的艺术特质。
思想理性之美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缺乏精确的语言,思维的本真特质就难以很好的展现,难以体现思维的形式美。同样,缺乏深刻的思维,再好的语言也言之无物,形同虚设,从而缺乏内在美。如果说习近平总书记语言的文学性展现的是中国语言的艺术之美,那么其思想性则体现的是中国语言的理性之美和深邃之美。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语言的风趣幽默也好,雅俗共赏也罢,其根本旨趣都在于传递中国语言的思想性,或者说中国语言的思想力量。
论及中国语言的思想性,理当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所传递的深刻思想与先进理念。譬如,“丝路精神”“上海精神”“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正是这些思想和理念,犹如中国语言之灵魂和精义,赋予中国语言无与伦比的时代魅力,为当代中国所勠力践行,为当今世界所深深吸引。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援引阿拉伯谚语“语言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以及中国古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寄语中阿合作要发扬“丝路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美好目标前进。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他还引用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诗句,以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喜迎远道而来的各国贵宾,不仅让客人们进一步了解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且很好地宣传和推介了孔子的故乡山东。在对卢旺达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在当地《新时代报》发表署名文章时,他指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卢两国虽然相距遥远,国家大小、制度、文化不尽相同,但两国人民有着深厚传统友谊。”可以说,无论是在国内的重要讲话,还是在世界舞台的精彩演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中国语言都旨在传播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讯息。
事实上,无论是“丝路精神”“上海精神”的开枝与散叶,还是“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和理念在世界的传播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运用中国语言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中国语言,赋予中国语言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魅力。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语言思想力量的真实体现,更是中国语言思想性特质的时代展现。
世界情怀之美
诚然习近平总书记语言的文学性展现了中国语言的艺术之美,思想性体现了中国语言的理性之美,而其世界性无疑反映了中国语言包容并蓄、兼具天下的东方之美和世界情怀。从辩证角度讲,假如中国语言独善其身闭门觅句,就难以走出中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可与欢迎。同时,假如中国语言缺乏世界意识和天下情怀,也就不成其为中国语言。这不仅是中国语言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语言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美美与共的奥秘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运用和创新中国语言的同时,也在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语言,以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8年7月在出访阿联酋前夕,在当地媒体发表文章时,他说:“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阿联酋‘国父’扎耶德总统也说过,‘为国家带来进步的不仅仅是石油,还有这个国家人民所作出的努力’。”运用中阿两国人民的共同语言,赞美两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奋斗精神、创造精神与追梦精神,从而在中阿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2015年10月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发表演讲时,他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以自己与莎士比亚跨越时空的对话,以及莎士比亚作品带给自己的深刻人生启迪,拉近了中英两国的“文化距离”,不仅让英国听众真切感受到中华文明对英国文化的特殊尊重、理解和包容,而且通过这种中国语言使英国人民悄然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此外,2014年9月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演讲时,习近平主席还深情提及,“90年前,中国人民喜爱的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访问了中国,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泰戈尔就说:‘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在离开中国时,他伤感地说:‘我的心留在这里了’”。这种娓娓道来的讲述,仿佛老朋友间的对话,情深意长,之所以能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中间引发强烈情感共鸣,正在于习近平总书记能够经常站在他国人民立场思考异国人民感受的世界意识和天下情怀,也在于中国语言所具有的包容并蓄、兼具天下的世界性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语言的文学艺术之美、思想理性之美以及世界情怀之美,不仅清晰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运用中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生动展现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而且深刻彰显了中国语言所具有的独特智慧与卓越风格。
(来源:《学习时报》2018年11月30日第4版,作者:朱永刚,标题:《习近平总书记语言“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