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正文
刘倩倩生日祝福短信——vip客户生日祝福短信

时间:2022-12-08 12:02:3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他们工作时总是微笑,怎么叫也不会厌烦,说话轻松,细心,安慰患者和家人。他们在给患者输液、测量血压、保护嘴巴时手法熟练、动作准确、轻快。

赵莹护士值夜班时,我们家属都睡了,她几乎每隔一个小时都要去看一下我爸爸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是否睡着,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非常辛苦,我们家属十分感动。谢谢护士长及各位护士,你们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心情与健康关系很大,在病房里,病人接触最多的就是护理人员。陈振是我的责任护士,技术很好,一针见血,还时不时地来病房查看,给我们讲解关于心脑血管方面的知识,还有饮食、运动等健康生活知识。她的服务态度非常好,话语中充满着关爱,让我们病房里的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温暖和愉悦。有人说,评价一个医院好不好有许多标准,我想最重要的是想不想把身边的人介绍到这个医院、这个科室来看病,我就会把市三院神经五科介绍给我的朋友。因为,我相信他们。

神五科,妙手写春晖。红衣暖干病员泪,白衣引路踏歌飞。百姓有口碑。

……

记者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五科病房采访时,一封封带着人名和电话的表扬信整整齐齐装挂在病房走廊的文化墙上。在这里,一切描述,都没有病人和家属的表扬更让人感觉信服。


爱,是幸福的源泉

难以忘记自己独立值班的第一个夜晚,害怕病人猝死,害怕病人发生不测。我在黑暗孤寂的走廊里从这个病房到那个病房,盯着呼叫器不敢眨眼,生怕病人的一声铃响,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就这样,在战战兢兢中开始了我的护士生涯……

2017年5·12护士节前,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五科护士长汤之梅写下了上面这段话。时光荏苒,这一过就是二十多年。每天穿着护士服,戴着燕尾帽,穿梭在病房和走廊之间,重复着打针、发药等等平凡而琐碎的护理工作。“曾经有人劝我,别再干护理了,没什么前途。我也曾千百次问过自己。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境发生了变化,我发现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处处充满了感动。我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份工作的不只有我,还有我的同事们。”

汤之梅说,有一次,她查夜,午夜12点来到病区的时候,看到一位护士家属守候在楼道,等待他新婚燕尔的妻子。办公室里的盒饭丝毫未动,早已没有了热气。这位护士,在午夜12点还没有下班,晚饭也没有吃。“看着这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我不禁一阵心酸,她也应该是被丈夫拥在怀里的爱人呀。可是,她知道,选择了护士,就选择了奉献。”

凌晨3点,一位病人如厕,不慎滑倒,护士第一时间赶到,当时,护士怀有6个月身孕,她拖着笨重的身体,使出全身的力气把病人扶好。等到病人的儿女赶到时,病人已被安排妥当。

还有一次,病区来了一位70多岁偏瘫的阿姨,老伴有急事要赶到90里外的老家,就把这位行动不便的阿姨一个人留在病区。科里年轻的责任护士知道后,主动承担了照护老人的责任:买饭,如厕……等等,不厌其烦。

但是,在医院上班,特别是从事护理工作,什么样的病人都可能遇到。前一段时间,一位患者的儿子探视时心情不好,把情绪发泄在医护人员身上,甚至破口大骂,拍桌砸凳,整个病区的病人及家属纷纷指责他。“我们的护士明明没有错,仍然忍着委屈,连连给这位家属道歉。”汤之梅说,“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想病人因不良情绪而影响到病情。”

人心都是肉长的,付出总有回报。前几天,汤之梅还接到一个电话,“护士长,我是你翟大娘。”她一时没想起翟大娘是谁。“护士长,我邻居去聊城办事,让她给你捎了点香椿芽和自家地种的菜……”汤之梅想起来了,翟大娘是科里一位住院患者的家属,当时,70多岁翟大爷肢体活动不灵,言语不清。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是翟大娘一个人看护着他。汤之梅看翟大娘年纪大,身体又不好,晚上总是找个陪护椅让她休息,科里的医护人员能照顾的都会对他们多照顾一些,这些都让这位善良的老人记挂在心了,“看着这些新鲜的、捆扎整齐的香椿芽,和透着乡土味的编织袋里的菠菜,我不禁潸然泪下。可以想象,这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是怎样的把香椿芽一点一点地从树上摘下……”


人,在感悟中成长

在茫茫人海中,能走到一起就是一种缘分。能成为你们的护士长,能和你们在一起共事就是难得。能聚在一起吃饭是一种幸运,能在一起奋斗更是一种共鸣……我深深地被你们的无私奉献、敢于担当、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而激励着,感谢生活中有了你们的存在……

这一段话,摘自汤之梅笔记。科室里的每个成员,她都尽量去了解她们,体谅她们。

张会荣,一个大方、善良、敦厚、淳朴的女孩,现在已经成为科里的中流砥柱。她的认真负责,吃苦耐劳,不计得失常常会让护士长感动。她的口头禅和工作原则是:当班事,当班毕,不给别人留问题。好多次,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她却总是想着协调好需调床的病人,准备好需调床病人的床铺,安慰等床住院患者。她总是把所有的工作都完全做完后才下班……病人有疑问,她第一个解答;同事有困难,她第一个帮忙。科室重装新迁前夕,她顶着北风骑着自行车去自掏腰包买绿植来装饰科室环境,还经常给科室病人、同事带来水果、饮品。科室里方便病人使用的针线包、老花镜、糖果盒等等,她也都抢着去买。她的热情,她的“科室是我家”的工作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璐,是一个有品位的小资女人。在科室里,她每时每刻都能给大家带来惊讶,小小年纪,被认为两手不沾阳春水的她却能做一手好饭!不仅如此,当她在科室新年聚会中以一曲《鸿雁》起舞,那灵动的舞姿,让科室的病友们如醉如痴。她还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除了这些让羡慕的才艺,工作中也是让人赞叹不已的。她交接班时的认真态度,对所负责病人护理工作的到位、细心,都表现了一个医护工作者必须有的严谨。

陈振,貌似男孩的名字 其实是一位美丽的女孩,她也是科里收到感谢、表扬信最多的护士。她的优秀不仅是表现在工作上,还有满腹才情。她在大学里当过主持,是广播站里的台柱子。她在与病友新年联谊会上,朗诵自己的随笔,动听的文字,优美的声音,让现场人员感悟颇深。

张凤霞、谢淑慧、谢丹、王梅新、刘倩倩、刘亚男、刘素燕、孔燕、刘义霞、赵莹等科室的每一位护士,汤之梅都很喜欢和欣赏,像对待自己的小妹妹们一样爱护着。

2017年11月22日下午5点,医院护理部公布了神经五科护理人员名单后,他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搬迁到重装后的新病房。张会荣老师率先垂范,放弃公休,带病坚持加班;张凤霞妊娠呕吐,放弃休息,也来加班;陈振把11个月的孩子托付给家人也来到了科室里;谢淑慧下夜班加班整整一天,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学校的老师;刘倩倩下夜班放弃休息,放弃照看年幼的孩子;李璐、谢丹、刘义霞、刘亚男、孔燕、王梅新、赵莹等科室每一个护理人员,全部主动来加班搬家。

神经五科医生孙兆印、安玉华、孙浩然等也是当天很早就到达新科室,帮着把床垫抬到床上,并且擦拭干净……

在感悟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这是每一个市三院神经五科人员最真切的感受。


病房,在书香中惬意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五科,于2017月11月27日正式成立。由王淑敏主任带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优秀团队组成。医师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硕士研究生2人。护理人员14人。开放性床位43张,单人房间2个,双人房间3个,监护室床位5张。虽然科室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赢得了好口碑。

科室自己设计了科徽,制定了“始于病人需求,终于病人满意”的科室理念,还有“团结、严谨、创新、奉献”科训和“科室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科风。他们还提出了“暖心神经五,照护到永久”服务承诺,努力实现“打造卓越团队,开创生命绿洲”科室愿景,致力创建护理服务品牌的阳光团队。

由于楼房空间的局限性,硬件设施没有新建的病房楼“高大上”,但是神经五科选择了走“温馨之路”。他们用心设计每一个角落,处处体现科室文化,彰显科室风貌。

他们养了许多绿植,每天有专人负责管理,按规范位置统一摆放,并编上号码,写上绿植的名称、习性、特点等,并进行定期护理、浇水施肥、修剪枝叶。

每个病室的电源开关、空调开关、氧气开关都做了详细的标识以便于患者能安全使用,护士站的物品按照6S归类放置。

他们提出了温馨服务,对住院病人提供“三前、四有、五心”服务。三前:走到病人呼叫前,做到病人开口前,想在病人需要前;四有:入院有人迎,检查有人陪,困难有人帮,出院有人访;五心:接待热心,照顾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并细化改进了工作流程,强化了工作规范,并把护士每日的工作流程,以时间的形式在病房走廊里公示告知,并把温馨提示贴在每个病室门上,让患者更明白他们的工作。

他们还提出了延伸服务,即建立爱心随访本,把每一个出院的病友登记在册。详细记录病友生日、爱好、特殊事件等。如遇到住院病人生日,及时送上生日祝福。特殊患者,如危重患者,可入户随访指导。一般患者出院一周,一月,三个月,责任护士及时随访,并会避开午休、吃饭时间。科室党员带头的志愿者服务队深入街道,社区,乡村,开展送健康送知识送温暖活动。

科室每个护士都学会了健康手指操,有效地预防老年痴呆。责任护士随时指导患者练习。隔周三下午会安排能行动的患者集体做手指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带动患者对健康的认识。并制定出本科室具有特色的健康宣教材料,对于发病较多的脑梗死,TIA患者,出院时发放出院指导。便于患者出院后了解康复,饮食,预防,复查等问题。

在书香中进步,在书香中净化。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五科还提出了“书香神五,不忘初心”的活动,在全院范围内倡导捐献图书,种类不限。现在,医院全体员工已捐献了好几百册图书,内容包括专业类教材,健康养生、食谱、儿童读物、小说、散文、名著等。病房外面的书架上摆了许多书,供病人或家属随时翻看。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五科虽然成立不久,但羽翼渐丰,内涵满满,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付出,如初心萌芽,健康茁壮成长。他们定能更成熟,更稳定,更能代表着三院人勃发向上、牢记使命的精神和力量。

记者 樊月民 通讯员 华滨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