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庚子的新年春节注定与过去不同。

在企盼、惶惑、焦灼等情感的扭结中,这一中国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和色彩。

年味虽然黯淡,但时序铿锵向前。转眼又到了“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有着2000多年渊源的元宵节,虽然民俗习惯一直在演化,但所承载着的团圆、和睦、幸福的主旨亘古未变。

数千年来,每到正月十五,吃元宵(汤圆)、逛灯会、猜灯谜、舞龙舞狮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总会驱散整个漫长冬季的沉闷和严寒,正式开启新一年的希望和温暖。

元宵源于佛教

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元宵节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 ,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张灯起源于佛教

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神威,所谓“无量火焰,照耀无极”。而灯火的照耀则有两种妙用:一是破人世之阴暗;二是现佛之光明,以摧芸芸众生之烦恼。因此在佛教仪式中,就把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据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为纪念佛祖 神变,此日需举燃灯法会。随着佛教东渐,正月十五燃灯之风,亦随之而来,现今藏语把灯节称为“局阿曲巴”,其意即是正月十五供佛。

传灯的意义

《般若经》中说:“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与诸法性常不相违。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故佛所言如灯传照。”

这是佛经当中记载关于传灯的最初概念,即把佛法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传法于他人,如同灯灯相传、心心相印,故名传灯。法能破暗,如灯能照明。将法传下去,如同把解脱的光明传给弟子,以譬喻命名为传灯。

《维摩经》中说:“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

这是说传灯的作用,能使佛法永不停止,且发扬光大,普及到任何一个地方,所谓法轮常转。借此实质的传灯,暗喻佛法的弘扬将无边无尽。同时,以灯灯相传、光光互照,燃起我们的心灯,使大慈大悲的大爱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把佛法的甘露妙雨洒遍每个人的心中。

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破暗为明;佛法,是让菩萨们牺牲自己,利益众生,以佛智慧破除众生的愚痴暗障。

元宵节应该这样过!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热热火火,有团圆美满之意。

观灯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走百病

“走百病”又称“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舞狮子

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猜灯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愿国泰民安!

此刻,窗外的阳光正好,你是否感受到了温润的气息?乍暖还寒的气候,终究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料峭的东风必将唤醒蛰伏的万物,赶赴一场春天的邀约。

且在内心深处,点亮一盏心灯,寄托这无处安放的牵念——

唯愿春天早来,疫情遏止,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期待春暖花开,岁月安宁,国家强盛,你我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