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与数学一样,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归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指导生活。

一、设置情景,探究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及时引导:“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设置这个教学情景,立即点燃了学生探究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乐不可言”。

二、注重实践,感悟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我们必须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做到这些,语文课程资源自然无处不在。

如“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再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我让孩子们自己思考,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答案:“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获得。充分大量的“语文实践”,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能在过程中感悟方法,获得体验,陶冶性情,提高能力。

三、作业开放,热爱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开放发散的语文作业,来满足不同层面的学生的需求。

如:搜集资料、社会调查、总结报告、新闻通讯、歌词采风、台词串联、广告赏析、对联集锦、小品相声、幽默笑话、短信祝福、戏剧脚本、诗歌精粹、人物素描、故事新编、日记感悟、信件传情、格言警句、演讲征文、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看图会话、经典吟诵、课本剧本、手抄报纸、观察自然、网络博客、心声小语等等

学生可以探索,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标新立异。正是这些开放性的发散性的作业,使学生孕育出创新的火花,也使他们对语文产生了巨大的主动学习性和实践应用力。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领略了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激发了热烈的情感,点燃了创新的火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铸造了深邃的理念,陶冶了美好的情操,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