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祝福的短信给老师)中秋节短信祝福给老师
《情思绵绵忆恩师》
回忆——元平原三中和职业中学校长张章顺。
文本/工资利
古诗云:“好的时候不再来了,暂时没有离别。”
这10个字刻在我心中已有二十多个春秋且时时萦怀。恩师张长顺才华横溢、忠诚教育、为人师表、和蔼可敬。但24年前他却因病离我们而去,年仅59岁。恩师的英年早逝,令领导、同事、学生深感惋惜痛惜。1938年12月,张长顺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城关南五里铺村,1959年毕业于聊城师范,被分配到平原第三中学(校址王凤楼镇)任教。1989年5月调任平原县职业高中(同年10月更名为平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任校长至1996年末。1997年11月,因罹患肝癌不幸逝世。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毕生所挚爱的平原教育事业,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后生学子,其中不乏学界、医界、政界精英。他将丰厚学识和一腔热血献给了平原大地,如今只能在天堂深情关注着平原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他的师德风范、教育理念、诲人之道、宽广胸怀,让后人无不称道,广为流传。
“花开无声处,色艳不为名”是他短暂人生的真实写照。他的事迹可写成一部大书,但他甘愿默默奉献、埋头苦干,辛勤耕耘而不求虚声虚名。现凭记忆写下几段往事,以示缅怀。
一、哀思如潮祭忠魂
恩师是一个忘我奉献的拓荒之牛。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初就出现了一些疾病,肝区疼痛、恶心、呕吐,但他却不以为然,刚平反解放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去而忽略了正规的治疗。
离开挚爱讲坛十余年的痛苦与煎熬,与重登讲台后的拼命工作,无不消耗着他的体能乃至生命。
他是一个严己宽人、恢廓大度的人。1995年初夏的一天,原平原三中1965届的部分同学在县城“新星大酒店”聚会,纪念初中毕业三十周年。我们不约而同地邀请恩师参加,时任县职业中专校长的恩师欣然赴约。那个中午,气氛热烈而庄重,同学们在畅叙三十年过往,向恩师表达敬意和歉意的同时,也表达了由衷的祝福。当被恩师视为爱徒、子女的我们把酒言欢、互相祝福时,他即席发表了令我们振聋发聩的讲话:“同学们,看到你们都事业有成,我很欣慰也很自豪。你们用自己所学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作为老师的我,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十分自豪。让我们忘掉那些过去的不快,面向更好的未来。这是我对你们的期待和希望”。鸦雀无声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恩师大爱无私、襟怀坦荡、严己宽人的师德风范,带给我们莫大的激励和鞭策。
他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1996年,因病势渐重,在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催促下,他放下了终生热爱的工作,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来到齐鲁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我曾和同学张志升、马香友去济南探望。在齐鲁医院的病房里,我们见到了略显消瘦但依然精神矍铄的恩师。他激动地说:“你们怎么来了?我没事,不用惦记。你看这里的医疗条件和水平在省内最高,并且还有传华和洪春(指省中医院的杨传华和高洪春—他的学生)他们要请最好的专家会诊、手术,我有信心。回去告诉大家不要来看我了,过不几天就回去了。”听着他这些话,我们揪着的心暂时放下了。但没过多久,听说专家打开他的腹腔后,发现癌细胞大面积扩散,已无手术必要,只能维持保守治疗,减轻痛苦而已了。
他是一个坚强的人。无论处于生活低谷时期,还是在带病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在人前总是那样乐观豁达和从容潇洒。
那是在他刚离开讲坛的一天晚上,我和同学魏长华偷偷跑到他办公室兼宿舎的房间去看望他,他意味深长的一段话使我看到了他内心的坚强,他说:“你们不用为我担心,我思想上有准备,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信念总会有出路的。”这番话给我的心灵震撼和教诲使我受益终生。那些年无论从事什么劳动,他都勤于钻研、坚韧不拔。他劳动之余还自学了针灸,时常义务为群众治病。1970年后,三中建了一个小粮食加工厂,在那里他干得得心应手,并学会了修理机器,为加工厂节省了不少费用。
我们知道,“肝癌”是一个疼痛很厉害的恶性肿瘤,在他病重至最后住院,都表现了特别坚强的毅力和忍耐,尽最大努力减轻医护人员和家属的负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坚强无畏,他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是一个大写的人。
他的早逝不仅是家人的不幸,更是我县教育事业的不幸。
和恩师最后告别的那天,殡仪馆大厅布置得庄严肃穆,周围和大门外摆满了花圈。恩师静卧在正中的水晶棺中,覆盖着鲜红的党旗。上午10时,告别仪式开始。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告别的人们依次排长队缓慢进入大厅。这一天除了亲朋好友外,大部分是各级领导、同事、学生。县党政领导来了,时任县委书记张实、老领导郭东彬、方玉珍等退休和现职领导来了,济南、德州、夏津的同事、学生来了,原三中的同事、学生,县职业中专的领导、同事、学生来了,哀思如潮、泪眼婆娑、步履缓缓、诚悼忠魂。整个告别仪式持续了近1个小时。
恩师走了,带着不舍和遗憾永远地走了。他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让我借用悼词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四十载桃李满园,为教育鞠躬尽瘁。”
二、三尺讲坛正青春
平原三中创办于1958年,校址位于王凤楼公社驻地的王凤楼村。截至1960年代,已经是有初中3个年级、6个教学班、320余名学生的规模,其教学水平可谓一流。
1965年7月,不到14周岁的我和潘书曾等5名小学同学来到这里读书。我被分到一年级二班,班主任是上一年由山东师范学院毕业分配来的宗风桂老师。一班班主任即是恩师张长顺。来到三中,全新的校园生活开始了。这里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也是进一步求知增智的沃土,为后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在平原三中,我感觉收获最大的是文学知识的积累和丰富,因为我遇到了一位严谨治学、富有情趣、善于启迪和教学创新的恩师——张长顺。
初离家乡,一切都是陌生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不想家是不可能的。记得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张老师给我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题目叫“初中第一天”。我把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上学后的苦闷和今后的理想写成了一篇不到一千字的短文。没想到这篇有点稚气且叙述一般的作文经老师修改后,用板书抄写在了教室后面的大黑板上,同时我和我班的张志升、一班的潘书曾等7名同学被选入年级的“语文研究组”,并每周五活动半天时间。这些举动无疑给一度消沉的我注入一剂强心针,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恩师的鼓励没有局限于言辞和说教,而是在无声中推了一把助你前行……
恩师的教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且让你回味无穷。记得那是初一语文第一册第七课《白洋淀边》的授课情节,头天上午老师布置道:“明天语文上第七课,请同学们作好预习,要抽同学领读课文。”第二天的语文课上,他果然叫了一个女同学朗读,当女同学刚念完题目“白洋定边”,全班哄堂大笑。但老师没吭声,女同学继续念,结果越念越“精彩”:“朝定里一看,白花花的一片”、“小船嗖的一声窜到定里不见了……”。这时全班秩序大乱,真是笑声和着眼泪,甚至有人笑的弯腰肚子疼。老师用教鞭一敲桌子,“安静,王 XX 坐下吧。”秩序恢复后,老师在黑板上大大的写了一个“淀”字说:“这个字念淀( dian ),是较浅湖泊的意思,如荷花淀、白洋淀等。”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至今也不会忘记这个场景。多年后在位于县职业中专的老师家中,我又提到了这一幕,老师冲着其他几个老师说:“上课不能填鸭式,要学会捅学生们的胳肢窝。”
恩师的教学是严谨的。他常说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有一缸水。他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中师毕业后,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仍然孜孜不倦地在学海畅游,先后自学取得了大专和本科学历,多次获“教学能手”称号。在我的记忆中,他上课从未有过错字、错句的情况,语言表达、文字修饰都是恰到好处,无可挑剔和疑惑。这使我想起了一件往事。1968年,为了使我们这届学生如期毕业,大部分同学都如期返校上课。由原二年级的刘老师代任语文课,他流畅的讲授中却将词牌名“浣溪沙”读作“莞( wan )溪沙”,使我想到了恩师的文字严谨。同时又想到了小学时的老师把《愚公移山》一文中的“智叟”念成了“智臾”,把“镏金”教成“锱金”的笑谈。可见治学疏忽必误人子弟。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张老师引导我们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典故”,“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因标点符号用法不同而形成的两种不同表述,知道了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学海无涯、书山有路”,恩师用渊博学识为他的学生们指出了一条书山寻径的明路。
恩师的课堂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正能量。他授课从没有“就书本讲书本”,而是启发式的旁征博引,纵古论今、富有哲理。在“白洋淀边”一课中,他讲到了著名作家“孙犁”的革命生涯、散文大家的不平凡故事;在讲授郭沫若的名篇《天上的街市》时让我们了解了郭老坎坷奋斗、忠于人民和“甲申三百年祭”的故事,让我们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至今记得他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著名记者穆青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一焦裕禄”的事迹时那……“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铿锵誓言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焦裕禄和张长顺虽病逝年代不同、岗位不同,但都是鞠躬尽瘁,都留下了对未竟事业的遗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们人生的生动写照。
三、拼搏奉献铸初心
恩师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平原的教育事业,在这片沃土上辛勤的耕耘播种,浇灌着稚嫩的幼苗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在他的学生们心中,这是一个优秀的长者,出色的“园丁”,他的言行作为,无不体现出一个真正共产党员始终如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初心和使命。
曾听老师说过,他早在师范求学期间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时甚至在一年内写过十几次,但因种种原因没能如愿,但他对党的热爱和崇敬的理念始终坚如磐石。“星光不负赶路人”,1984年12月,他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开启了他为平原教育事业创造新的辉煌的灿烂人生。
恩师入党后,干起工作来如虎添翼,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恨不得把丢失的时光都弥补回来。他先是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他创造的“导、练、查”三步课堂教学法在德州全区推广,1985年1月,他走上了校领导岗位,任党支部副书记、校长,成为行政、业务一肩挑的全能“一把手”,在这期间的1983年,根据发展的需要,县政府决定在平原三中(王凤楼)和四中(张华)试点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每年招收两个班(100人),平原三中加挂第二农技中学的牌子。1987年6月,第二农技中学撤销,将专业教师和学生迁至县城新校(职业中专旧),也就从1983年起,他对职业教育的概念逐渐加深了了解和理解,对后来的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其勤奋敬业,在三中校长任期内的1987年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1988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和部级劳动模范”。在荣誉面前,他没有陶醉,没有懈怠,而是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他挚爱的教书育人事业中,像春蚕般吐丝不尽,用忘我的烛光点亮一个个学生渴求知识的纯洁心灵。
哲人有言:机会总是垂青那些为了理想而执着前行的人们。这句话放在恩师身上,既贴切又恰如其分。就在他心无旁鹜地投入平原三中管理和教学的时候,组织任命他为平原县职业中专校长,1989年暑假后到任,从此恩师又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在平原职业教育的舞台上演出了令人刮目的一出出精彩活剧。
新起点要有新作为,在职业教育这方新的沃土上,他在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针对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知识面偏窄的现状,提出了“育人为本,教学为主”的办学原则,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大力度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道德素养,在教学上他积极推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考核”的军事化管理理念,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观念新,事业兴,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实施,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次获省、市、县先进学校荣誉称号。1991年4月被省科协等五部门授予“农村科普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省教委、计委、劳动厅、人事厅、财政厅评为“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1992年学校被省委宣传部、省教委评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同年被授予“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学校”荣誉称号。平原职业中专被市教委称为全市职业教育的“四驾马车”(平原、德州一职专、齐河、禹城)之一。
平原职业中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他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努力,采取灵活招生、联合办学、校企挂钩、企业实习、单位试用等创新举措,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由最初的不足200人、300人,到1993年已超千人,直到2003年一直保持在1300人以上,这是平原职业教育的辉煌时期。
说起来,恩师的教学生涯前后不过25年时间,(1959—1966年;1978—1996年),而这25年,恩师对三尺讲台忠心耿耿,为教书育人孜孜不倦、焚膏继晷。尤其是复教这段时光里,他更是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为学校的创新与发展殚精竭虑。
十八年的时间里,他忘记了自己的病痛折磨,用透支生命的忘我付出来回报他热爱的教育事业,用感恩的赤子之心向党、向人民、向社会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他的无私奉献、鞠躬尽瘁,领导和同志们看在了眼里,历届学生记在了心里。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党委、政府给予他很高的荣誉和褒奖。他先后当选县政协委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省职教学会理事;连续八年被评为县、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荣获省级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部级劳动模范、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他的事迹在《大众日报》、《山东教育》等报刊登载宣传,并入选《教坛群英》和《山东省模范共产党员名录》。
雷锋同志曾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个诺言,雷锋同志做到了,恩师张长顺也做到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丰碑无语,形胜于言。恩师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已在我们心中扎下了根,他也必将激励后来的人们在忠诚国家和事业的征途上坚定向前。
【本文有删改】
作者:任金利
于2021年
壹点号一叶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