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俗:美月志喜,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就称为“美月”,即满月。

麟趾呈祥,旧时用于贺人生子。满月酒,是指婴儿出生后一个月而设立的酒宴。中国古人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一个月就是度过了一个难关。这个时候,家长为了庆祝孩子渡过难关,祝愿新生儿健康成长,通常会举行满月礼仪式。

该仪式需要邀请亲朋好友参与见证,为孩子祈祷祝福。这就是“满月酒”的来源。现如今,人们为庆祝宝宝出生一个月而设立酒宴,这个仪式便称为“满月酒”。弥月时设祭享神祀祖先,向邻居分长面或红蛋,办“满月酒”,宴请亲友。邻居、亲友送满月礼或贺以饰物、彩线。满月日小儿剃头,所以也称“剃头酒”。

满月酒期间最重要三件事。

一是祭拜祖先。在满月日,准备油饭、鸡酒等丰盛祭品祭拜祖先,并将孩子的出生时辰与姓名告知祖先,求取庇佑。除祭拜祖先外,有的家庭也会宴客大大的庆祝。

二是外家礼赠答。满月之日,婴儿的外婆家,会送礼物给外孙,称为送“头尾”。所谓“头尾”,就是礼物需涵盖婴儿“从头到尾”的用品,通常包括帽子、衣裤(外家礼送的衣服,衣领后要有“卍”字)、鞋袜和饰物。此外较讲究的人家,还会加送香蕉、红龟粿、红蜡烛等礼品。婴儿父母则以油饭、米糕、酥饼、团子等回赠。由于社会的变迁,有些比较新式的家庭,并不用传统式的食品,而以普受欢迎的西式蛋糕来取代传统式的糕饼。

传统民间糕粿食物。流行于福建、台湾地区

三是亲朋报喜讯。婴儿父母通常会准备礼物,常见的有传统式的油饭、红蛋;米做的油饭,表示繁殖之意,红蛋除因蛋形象征圆满无缺外,又取“蛋可孵鸡,鸡又生蛋”生生不息之吉祥意味,因此由蛋做成的食物,都是弥月之礼中最重要的表征。所以油饭、红蛋以外的“蛋糕类”的礼品,就成为现代人报喜讯最喜赠送的弥月礼品了。在报喜后,便接受亲朋好友道贺,婴儿满月当天,喜家会以油饭、麻油鸡酒,宴席答谢亲朋好友。

酒楼宴席

1.报喜

宝宝出生当天,爸爸一定要去岳父母家告知这个消息。告知岳父母母子平安,恭喜他们添了外孙,并且拜祭祖先,放鞭炮庆贺,此过程称为“报喜”。

民国时期弥月志喜、敬贺的铜质牌

铜牌内容为:“绍萍仁兄,令郎弥月志喜,麟趾呈祥。 友谊:王恩、赵文学、谷文波、虚绍由、王慎行、孙广居敬贺。 ”

2.送米酒

得知女儿生下孩子,母子平安。这个时候,孩子的外婆就要开始酝酿准备鸡蛋、米酒等食物,待产后第三天前往看望“坐月子”的女儿,送去亲手酿制的营养物品。同时,还需要为孩子准备新衣裤、手推车、摇篮等婴儿用品,待孩子满月时送给他,这个习俗叫“送祝米”。

米酒

3.吃红蛋

古时候,满月请酒也可以称为“吃满月蛋”。与其他酒会宴席不同的是,主家会提前准备,将染成红色的鸡蛋作为伴手礼送给出席宴会的来宾。常规,每位宾客主家会发4个“红鸡蛋”让其带回去食用。后来,煮熟的“红鸡蛋”也会以染上红色的生鸡蛋代替。这种习俗延伸至今,出现很多丰富多样的红鸡蛋替代品。比如说:报喜红蛋(其实是卤水鸡蛋,口感比一般水煮鸡蛋更入味,喜庆的外置包装,更受喜爱。)当然还有:港式奶蛋(这是一种比较西式化的甜点,用香甜的芸豆蓉,外包松脆的油酥皮。做成可爱的鸡蛋形状,用上红色的锡纸包装,干净又卫生。)还有一种叫:蛋黄酥(这是一种由苏式月饼的传统工艺演变过来的。内嵌出油的鸭蛋黄,外包层层酥皮,是地道的中国味。)这些在满月习俗中的红蛋,都是地道中国礼的一种体现!

红蛋

蛋黄酥

4.出窝

一般来说,女子是在婆家“坐月子”的。待宝宝满月后,嫁出门的女儿要抱着孩子回娘家串门即“出窝”。外婆会给宝宝肩膀上搭花线、脖颈上挂银制品(银坠子)寓意祝福外孙活长命百岁,享荣华富贵。

民国时期好品长命富贵宝宝银锁链

民国时期小孩子帽子上面的玉牌和合二仙

背面

“满月”寓意着孩子美好人生的开始,长辈肯定非常看重。家长着手准备“满月酒”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请“满月酒”

“请满月酒”顾名思义,主家需要提前告知亲朋,将在何时何地宴请答谢。被邀请的亲朋需提前准备礼物,待“满月酒”当天送出。贺礼通常以奶粉、衣帽、长命锁、项圈手镯等物品为主。很特别的是,外婆会给刚出生的宝宝送来阉鸡、鸡蛋等食品做礼物。“满月酒”上,亲朋好友一同举杯,庆祝新生儿能健康成长。宴会结束后,有的家长会邀请专业理发师为孩子剃发,也就是俗称的“满月头”。

长命锁

长命富贵

银烧珐琅彩富贵长命锁

民国长命锁

民国时期的石头底子翡翠龙凤吉祥长命锁

民国长命锁

民国项圈

民国拉口式银项圈

民国银项圈

民国百家保锁挂饰铜瑬银项圈

民国铜手镯

民国福字银手镯

民国儿童银手镯

民国时期街头理发

新生儿的“满月礼”,是人之生命礼仪初始的重要仪式,自古至今,人们对它无不格外重视。

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庆贺其外孙女引珠满月时留下一首诗:

“今日夫妻喜,他人岂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讶见孙迟。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新年逢吉日,满月乞名时。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

白居易38岁才得一女,取名金銮,3岁病夭;42岁再得一女,取名阿罗。此后,白居易顶住封建社会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巨大压力,拒绝了朋友纳妾传后的游说,用自己全部的精力抚养女儿长大。阿罗20岁嫁到一户谈姓人家,婚后两年生了一个女孩。女孩满月时,白居易唯恐女儿女婿因生女儿而情绪懊丧,便兴高采烈地亲赴谈家,为其取名“引珠”,写下了这首《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把自己一生挚爱女儿的甘苦,浓缩成富于哲理的诗句。

不论谈家那个满月酒席有多隆重盛大,光读这首诗,白居易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开明的姥爷,骨肉亲情,天伦之乐才是养儿育女的真谛!

再来看一看现实,在城里、乡下见到现代的满月酒。看似隆重,实则简单。至爱亲朋你邀我请,喝酒那日,人人拿了红包送到礼桌前,入席,胡吃海喝,然后人走席散。

不是说从前啥都好,而是说从前有好东西。

过去的满月酒,真的是严肃、庄重、典雅、人情味丰满,文化味十足。

满月酒,不一定是在满月那天,半月之后,满月之前,全看主家的时间来不来得及,有没有安排妥帖、周全,故27、28天行满月礼均可。婴儿做满月酒那天,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来喝酒。民国那时贫寒人家较多,礼不会太大,表达贺意就行了。

有的地方喝满月酒,外婆家只来女眷,外婆、舅妈、姨妈是必定来的。大户人家送满月礼常常用条箱扛,一般人家要用盒担挑,最差的人家也要用米箩装。礼物有婴儿的衣服、鞋、帽、栏加(即围兜,围在婴儿脖子上的布,防止流口水弄脏衣服)、包裙、肚兜等,以及鸡、蛋、甜酒。另外,银器也不能少,如“长命富贵”银锁、银手镯、婴儿狗头帽子上的银牌子等。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些都是避邪饰品,寓意祛灾避难,长命百岁,不送不行的。故没有银器,婆家会生气,外婆家即使再贫穷,婴儿的帽子上都会安上一块银牌子,一点也不敢马虎。

民国时期带银项圈的女孩

满月酒喝酒时很有“戏”,重头戏在“摸脑”和“开荤”。

给婴儿摸脑,先要让婴儿的外公(或舅舅)抱,外公(或舅舅)摸婴儿的脑要摸三下,然后将一个写有“易长**”或“长命百岁”的红包给外孙(甥)。随后,要抱着婴儿到每张桌子去,每人要抱一抱婴儿,讲一句吉利的话,送一个红包给婴儿。

民国大家庭

然后是“开荤”。客家人有的地方将“开荤”叫做“开斋”。进食用的东西有:一双筷子;两棵带根的青葱,拦腰用红纸标红;一小壶米酒,一个小酒杯(可先倒满酒);一块猪肉(锅里烫熟);鸡是取白斩雄鸡的头、双翼、双脚和鸡后,拼装成一盘整鸡;一尾含红须(纸卷成)的红鲤鱼;一小碗凉开水;一小碗米饭,同置木制红漆托盘中。

酒过三巡,至宴席的中间将开荤用品端上,请出新生儿外祖父或外曾祖父,为满月儿举行开荤仪式。开荤人行至厅口,用主家备好的温水洗脸、洗手、净身。洗毕,把水倒掉并放一个红包致谢。向怀抱满月儿,站在旁边等候的新生儿爷爷微微鞠躬致意后,双手接过新生儿抱入怀中,大声喊道:“一手过一手,活到一百九十九。”接着问新取的婴儿名字,爷爷回答后,开荤人接着呼出新生儿名字,并面向厅门口高声赞曰:“好名,呼之大吉,名扬四海!”而后回到自己的位置。那时宴请一般用的是八仙桌,开荤人的位置设在主桌左边第一桌右上角。边坐边说:“根基稳固,稳如泰山!”坐下后说:“坐在前排,位居高位!”接下来每做一个动作,就说一句好话。站起时说:“运筹帷幄,快乐一生。”举筷时说:“双龙起柱,勤奋读书。”洗箸(将筷子在凉水碗中荡一下)时说:“福如东海,细水长流。”

随后,开荤人边让外孙尝荤,边抑扬顿挫地说:“珍珠百味尝一尝,外孙(甥)长大状元郎”;让外孙饮酒(用筷子头沾一下杯中酒,碰一下婴儿嘴唇,以下类推)就说:“天长地久,禄享千钟(或量如太白,禄胜子仪)。”让他食(吃,客家话说“食”)葱就说:“智商万丈,天资聪明(或聪明智慧,赛过诸葛)”。然后食鸡头:“鹤立鸡群,头头冠军。”食鸡翅:“鹏程万里,展翅高飞。”食鸡脚:“平步青云,步步高升(或脚采金钩,五福俱全)。”食鸡后:“后来居上,奋勇争先(或光前裕后,功深德厚)。”食鱼:“鲤跳龙门,跃浪三千。”食猪肉:“诸事胜意,五福俱全。”食豆腐:“大富大贵、吉祥安康。”食米饭:“”受天百禄、丰衣足食。”······待盘中所有食物蘸遍尝完,放回筷子,拿一个红包放在婴儿身上说:“腰缠万贯,财宝归身。”说完站起,双手将小孩交还给爷爷,说“衣锦还乡,亲族争光。”爷爷接过小孙儿,谢过开荤人,请当席客人食淡酒一杯,众人争先掏出见面礼放在小孩身上,祝愿孩子健康成长,富贵长久。接着,爷爷抱着小孙儿在前,侍者端着托盘在后,往主桌、二桌、三桌依顺序去敬酒,直至宾客尽兴而归。

民国时民不聊生,穷人家也能这样做满月酒么?富有富的做法,穷有穷的做法,富人场面阔绰,穷人场面寒酸,但礼数是不能少的、细节是不能省的。

时至今日,农村文化渊源悠长的家族,满月酒虽然减去了繁文缛节,却仍然办得古韵浓情。经过改良的外孙满月开荤赞语也意味深长:“手捧贤甥在华堂,珍馐百味共一尝,今日贤甥来敬酒,寿如彭祖一样长。府堂上,凤凰飞,满门迎接大学归······”其中韵味,居然是古今兼修。

一本民间的《红白喜事礼仪应酬全集》,有一段参照古今的外公开荤赞语范本,虽不尽善尽美,却也颇具文采,可见民间人才后继不绝。聊录于此:

“昨日江边浪悠悠,今朝碗内滚绣球,贤甥尝了长生水,气质聪明好读书。浓茶恰似菊花黄,玉斗烹茶分外香,今日贤甥尝一点,学校读书做文章。杜康造酒味甘甜,气味芬芳冲满筵,奉与贤甥尝一点,寿如彭祖最高龄。晶莹白饭色如银,气味清香到处珍,奉与贤甥尝一点,聪明科学为人民。昨日东楼报五更,今朝席上会八仙,奉与贤甥尝一点,三届毕业录用生。猪肉席上气味长,清香透出佳肴旁,奉与贤甥尝一点,出席北京去观光。今日开荤尝百味,福如东海寿龄长。手捧贤甥出华堂,长命富贵再称殇。府堂上,凤凰飞,满厅来迎喜在眉,今日贤甥去敬酒,六亲长情饮四杯。”

直至上世纪90年代,满月酒会给来客回礼,每人回一个“果子包”,将五毛或一至二元的人民币贴其上,用一条红纸条系住,交给客人带回。娘家人除此之外,还会回一些酒肉,然后打一挂爆竹,送娘家人启程返家。

民国时期大家庭出去游玩

到了二十一世纪,满月酒中那些积极、健康、优美的元素,庄重、亲切、欢乐的寓意,文化深邃的祝词渐渐淡去了,俗进礼退的趋势却日益明显,甚至逐渐异化,令人遗憾痛心!!

真切地希望,我们华夏民族的礼仪能够回到她的本真和特色!!尤其是习俗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真谛能原汁原味的保留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