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创建人为隋文帝杨坚。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一直到清朝光绪31年结束。在整个过程中历经将近1300多年。
科举考试的起始
科举制度是指古代读书人去参加人才选拔的一种制度,是历朝封建皇朝挑选官吏的制度。由于选择分科趋势被称之为科举,是在南北朝时期萌发,伴随着氏族门阀的衰落。魏晋朝以前的门第九品中正制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实行下去。真正的创建时间是隋朝,贫民朋友可以通过读书考试的机会进入到仕途。隋文帝在登上皇位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度,决定诏举“贤良”。
科举考试的改革
宋代的科举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朝一直以来重文轻武,这就导致后期玄关过于泛滥。相比之下,宋代的科目要比唐代减少很多,其中进士科还是比较受到重视的,因此宋人将进士科直接称之宰相科。宋代的科举制度逐渐放宽录取的范围,由于扩大录取的范围,名额将成倍的增长,唐代在录取进士时每一次都只是20人到30人。宋朝开始确立三年一次的考试,宋朝初期只有两级考试,一个是各州举行,一个是礼部举行。宋英宗时期开始变成三年一次,每一年的秋天都要考试,在第2年的春天礼部重新进行考试。
科举考试的特点
科目比较多,一般注重有诗词歌赋。唐代科举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进士科慢慢的崛起,成为世子出生人士的一大主要途径。在唐代,人们都会趋向于诗词歌赋,另外这些参加考试者可将自己的文学创作直接编成文卷投献给当时的达官贵人,希望可以得到赏识推荐。殿试策论因时间限制等一系列的原因,大部分情况下文采都只是一般,不过作为文学体裁,其中也有一些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