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晁姓〉晁姓全国有多少人口…

时间:2023-04-19 17:27:5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晁,会意字,繁体字写作鼂,读作cháo。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发现。战国时期字形上下结构,上为旦,下为黽[miǎn](黾)。篆文整齐化。马王堆帛书(隶书)字形左右结构,左为日,右为兆。楷书规范为晁,鼂成为晁的异体字,鼂简化为鼌。本义跳蛛。

晁字的演变(《字源》)

  跳蛛是蜘蛛的一个科,约有5000种,因用跳跃捕获猎物而得名。跳蛛,有八只眼,头部正前方有四只,中间一对最大,外侧一对较小。另外四只中靠头前部的一对最小,靠头后部的与头部正前方的一对差不多大。因此,跳蛛视力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好的。跳蛛长有浓密的体毛,以感受附近猎物活动形成的空气振动。白天外出捕猎,夜晚隐蔽在窝里休息。捕猎时,先悄悄地接近猎物,等到距离合适时,一边拉丝做好安全准备,一边迅速跳起扑向猎物,然后用毒牙给猎物注射毒液,令猎物内部很快液化,再吸食猎物。跳蛛最爱吃的食物是苍蝇,因此又叫蝇虎。

跳蛛捕食精彩瞬间

  鼂由旦和黽[miǎn]组成。旦字甲骨文字形是太阳跃出水平面,表示日出;黽字甲骨文字形似一只蜘蛛。(注:黽是蜘蛛,将另文解读)因此,鼂就是早晨日出时看到的一种蜘蛛。或许,远古人以为这种小动物是日出开始捕猎,于是就用旦和它的形状结合起来描述它,写作鼂。

黾字演变(《字源》)

  但随着观察的深入,人们发现,这种蜘蛛不只是日出开始捕猎,而是全天都在捕猎,捕猎时还弹跳起来扑向猎物。于是,人们就创造了一个新字晁,来表示这种蜘蛛全天捕猎和弹跳起来捕猎的特性。

黾字的甲骨文字形

  晁字由日和兆构成。日(白天)取代旦(日出),蜘蛛身体(黽)省掉,增加表示弹跳的兆字。兆的甲骨文字形是,一条S形(河水的简形)曲线两侧有各一个方向相反的人或脚趾的样子,表示在河两岸有人相向走动,引申义有从河这边跳到河那边的意思。

旦字的演变(《字源》)

  晁作为鼂的简化字,并非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而是在西汉初期就已经广泛使用。因此,晁被说成是鼂的俗字。

  早于许慎的扬雄认为,鼂是一种虫。至于是什么虫,没有明确。晁字由于丢失了黽,更难以让人联想到其本义指一种会弹跳捕猎的蜘蛛。

  《说文解字》:鼂,匽鼂也(鼂,隐藏的鼂)。这没解释清楚鼂是什么东西。

  北宋《广韵》认为,鼂的字音为直遥切,即读作zháo。北宋《集韵》、明初《正韵》注音为驰遥切,即读作cháo。

  由于晁是鼂的俗字,而鼂字有旦(日出)的组成部分,因此,唐初古文字学家颜师古认为,“晁,古朝字”,意思是说,古代把朝字写作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甲骨文是有朝字的。古人用字,经常以字义相近的同音字相互替代,把晁字误以为朝字就是这样。

  另外,《集韵》给鼂的注音是“直绍切,音肇”,即读作zhào,并举例晁阳,县名,在今浙江省东阳市。或许,晁阳就是鼂或晁字的发源地。

  从以上古文字韵书看,鼂(晁)字有三个读音,cháo、zháo、zhào。读zhào音时指地名。

  由于晁很早成为姓氏专用字,其读音只保留cháo。作为异体字的鼂,后来简化为鼌,也因为不知何物成为生僻字。

  远古人认为万物有灵,会把他们经常看到的动物、植物作为自己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写作晁(鼂)的跳蛛,成为某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非常正常。他们或许建立过方国,称晁国,只是规模太小,不被史书记载,但他们的图腾标识转化为姓氏保留下来。

  据文献记载,晁姓来源有:

  1.源于先祖名字。①据史料记载,周景王姬贵庶长子朝,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gài]之兄。景王死后,周悼王继位。王子朝想自立为王,便在贵族尹国等支持下,举兵攻走周悼王,占据都城洛邑。晋国攻打王子朝而拥立周敬王。尹氏立王子朝为王。王子朝立五年而败,携周室典籍奔楚。王子朝后代可能认为其篡权行为并不光彩,才以朝的通假字晁为氏。②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史晁,其子孙后代以晁为氏。③战国初期,秦国有大庶长嬴鼌,其子孙以鼌为氏,后简写为晁氏。

  2.源于少数民族。宋元时期,蒙古有朝鲁图德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如今晁姓人口约15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353位。

诗曰:

晁字本义指跳蛛,

拉丝弹跳捕猎物。

白天捕猎夜归巢,

常食苍蝇称蝇虎。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