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羿射九日:从远古走来的传说

时间:2023-04-18 14:40:0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在非遗的项目类别中,有一项被列为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涵盖了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这些珍贵的资料是人们一辈辈、一代代口口相传至今的民间文化瑰宝。民间故事不仅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见证。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省级非遗项目——羿射九日。

上党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女娲补天、神农尝草、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大禹治水”五大神话均发端于此,上党也因此在很早以前就被誉为“中国神话之乡”。而五大神话之一的“羿射九日”就流传于我市的屯留区。

有关这个神话故事的原文,长达万字。鉴于版面有限,今天只能将故事的梗概呈现给读者——

相传,远古时期,天空十日并出,禾苗枯焦,民不聊生。帝尧奏知天帝,羿奉天帝之命下凡射日。羿将魂魄附于长相奇异、身材魁梧射技超群的屯邑大力士张三嵕之身,于屯留瓦泽岭(后名三嵕山)射落九日为民除害。百姓从此年年岁岁,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尧帝感念羿的功绩,知张三嵕系羿之化身,奏请天帝封张三嵕为羿神,将瓦泽岭改称三嵕山,并为其在此山建造行宫。由此,人们敬奉张三嵕为三嵕爷。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文化年代,人们对神灵怀敬畏之心理,称之为“老爷”,故又将张三嵕为民建功的三嵕山,称为老爷山,此名沿用至今。

千百年来,这个美丽的故事一直流传在麟绛大地。除各种史书典籍,庙堂碑碣,历代仕官墨客对此所作的文字记载外,人们辈辈相传流诵着羿神的丰功伟绩,并由此衍生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关于这个故事,汉代刘安著《淮南子览宴篇》里有:“羿请不死之药于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的记载。对此,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下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亦是对嫦娥月宫孤寂心情的写照。据说现在老爷山南麓的神渠(亦名神居)村东,高高悬挂在小河岸上的窑洞,就是嫦娥奔月而去之处。

此外,与羿神有关的还有许多浪漫传奇的故事。如:《羿神梦中接神箭》《众神下界助羿神》《天降宝塔惩莲花》《羿神显灵显圣台》《呼风唤雨救屯留》《九只金鸟落南北》《辱骂“三嵕”官遭袭》《三嵕爷深夜乔迁》《逢蒙忘恩杀师傅》等,以贯通古今,神拟人化的口吻,描述了张三嵕这位神话英雄不畏艰险,为民造福的完美理想化形象,可谓是长期以来羿神精神渗透滋润羿神文化这块民间文学土壤的结果。

羿射九日雕塑。

一个神话故事,一个英雄人物,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流传,成为屯留乃至上党地区的文化象征。《羿射九日》诞生于人类社会文明没有文字,只有口传的初级阶段。但是这样一个故事历经千年能一直流传,并被后世追寻、记录,为什么?因为其本身承载的精神内核和人格化魅力,与人类历史永恒长存。

羿神射日宣扬的是为民造福,胸怀广阔,气度盖世,理念坚强,意志坚定,不畏艰险,见义勇为的精神,讴歌了纯真的人性,闪烁着扶正抑邪,除暴安良的人间正道和民族精神的光芒。而老爷山作为这个故事的载体,和羿神的形象相互依托,两者的对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内涵——既蕴含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又笼罩着浓郁的道教色彩。既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诡异离奇的浪漫风格,又深刻蕴含着理念引喻,正因如此,《羿射九日》在浩如烟海的志异文学和民间传说中才独显魅力而自具风姿。

而从我们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这个神话故事中体现出的人性观念和人权思想依然能够轻易地感染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即便是在今天,“羿射九日”的神话传说依然符合主流价值取向,这也是它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甚至可以说文化图腾的重要方面。

神话剧《羿神传奇》。

“民间文学”类的“非遗”,与其他门类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世代相传、集体性(群体性)的口传文学,是语言艺术,它的载体是语言(口语)。因此,不同时代记录下来的民间文学,带有不同时代的特色,折射着不同的社会情状,它的传承与保护更需要“传”与“说”二者结合,即记录与活态传承两者互相成就。

屯留区对于羿神传说和文化的保护工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逐渐开展,在1987年、1990年、2004年分别三次组织羿神文化爱好者,深入全区对羿神文化的源流沿革及今流布现状进行采访,并刊登了30余篇考证记叙文章。2009年,屯留区老爷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出版的《羿射九日老爷山》专辑,以2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首次将全国及本土近百个与射日有关的故事、史料、碑刻、诗词、楹联、戏剧分门别类收入,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文字记录。

但是除了以上这种“传”之外,“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护手段。以老爷山及张三嵕出生地张贤村为重点,遍布全区各处的三嵕庙所在地,民国前是羿神文化活态流传的盛期。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这些传承人大多辞世,幸存者也多为耄耋老人,且记忆清醒者寥寥,传承谱系及当时一些羿神文化的祭祀活动的原有风貌已经很难寻觅。

这也是民间文学类非遗面临的最大问题——民俗场的消失,导致演述活动不能有效进行,演述能力下降,新的传承人就不能养成。

而利用文化场所“再生”民间文学演述民俗场,已经在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尝试。比如,目前各地都在大力加强群众文化场所的建设,如在街道社区设立文体中心,在乡村建设文化礼堂等。讲故事、唱山歌、说书等民间文学演述活动可以进驻这些场所,一方面,丰富群众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民间文学的活态传承。早在2012年,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共同策划创办了“上海故事汇”,群艺馆为“上海故事汇”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民间文艺家协会提供故事作品和故事员。他们经典的开场方式是主持人结合时事进行脱口秀,引入开场白及中间串词,3~4位故事员上台讲演历史传奇、传统故事、都市传说或新故事,全场讲演使用方言。目前,“上海故事汇”已坚持了近6年,听众有增无减。可见,即使是在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讲故事仍然有听众,仍然受民众的喜爱。因此,在社区文体中心、乡村文化礼堂中引入民间文学演述内容,应该说是具有广阔前景的。

这也是民间故事类非遗项目的一个保护建议,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得更久远。(来源:上党晚报)


文/图:杨亚娟

监制:刘飞龙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