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malizia』malizia沐浴露哪个味道好…

时间:2023-04-16 01:22:3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弗洛伊德说:“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也曾经说过:“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时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又隐秘的。

童年时期受过的创伤,无论是创伤事件本身还是创伤性的回忆,都会对人的身体或心理产生损害。

而这些创伤和损害又是极其容易被忽视的,像埋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发。

曾有学者Liu J等人调查发现,大学生人群里曾有过童年创伤的比例也远超过人们的认知。

由于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儿童期心理创伤也备受大家关注。

NO.1 “我这样的,就不能打篮球了吗?”

小强(化名)自从上了初一,突然沉迷于漫画《灌篮高手》,对打篮球也是越发积极。

原本课间喜欢在教室趴着睡觉的他,加入了班级课间篮球小分队。

毕竟是新手上路,小强的篮球实力确实有些“难看”,但平时在场上跑跑,不过讲究一个参与感。

在小强加入小分队不久,小分队就面临1个“大挑战”——班级篮球邀请赛。

比赛那天他作为替补登场,本来想好好表现一番,却失误连连。

尽管最后那场比赛赢了,但同学对小强表示:“就你这样,还想打篮球?”

此后还多次无故嘲笑小强,不仅用篮球砸小强的头,还故意拿脚绊倒他。

小强不由地问自己:“我这样的,就不能打篮球了吗?”

“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劲,所以他们才会这样对我?”

后来,小强不仅不再打篮球,还变得不爱与同学交流,甚至逃避上学。

每当上学,他都会跟妈妈说:“我好痛,头痛、腹痛、手痛,哪里都痛。”

慢慢地小强开始每晚每晚地做噩梦,突然惊醒是常有的事情。

只要听到或看到跟篮球有关的事情,就会浑身冒冷汗。

小强妈妈发现,小强不仅不想上学,还不愿意出门,在家的警觉性也很高,特别容易受到惊吓。

小强因为被排挤、嘲笑、欺凌,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伤害。

由于没有适度的干预,这些伤痛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化,反而使小强一步步陷入泥沼。

No.2 儿童期心理创伤的危害不是一时的

目前研究发现,儿童期心理创伤危害主要包括影响心理健康、“跨代影响”、影响临床结局等。

1.影响心理健康

创伤发生后,短期的影响包括害怕、无助感、悲伤、罪恶感、愤怒、重复回忆、失望。

创伤发生也有可能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甚至儿童期创伤增加了成年后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有儿童期创伤史的个体成年后发展成抑郁症是没有儿童期创伤史的个体的 2.66-3.73 倍,同时还可能增加自杀风险。

2.“跨代影响”

研究学者Roberts AL等人在一个21年的队列研究中发现,母亲遭受儿童期虐待,其后代的抑郁症患者有更加严重的抑郁症状。

3. 影响临床结局

研究发现,具有儿童期创伤史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具有更严重的症状,更早的首发年龄,更多躁狂发作次数。

当然,还有部分人能从创伤等负性生活事件中恢复,甚至超越创伤前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

主要体现为自我知觉、人际体验和生命价值发生积极的改变。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红皇后受童年心理创伤的影响,更加敏感、暴躁

NO.3 三级防御机制防治儿童期心理创伤

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发现儿童期创伤导致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异常。

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发现儿童期创伤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和炎症反应异常,最终影响到脑功能。

为此,对于儿童期心理创伤的防治,国内学者巫好娣等人提出三级防御机制——

  • 第一级预防机制是面向儿童青少年、照看养护者及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旨在提高养护、教育水平,降低创伤性事件发生的概率。
  • 第二级干预机制以幼儿园、学校为基地,培训所有教师,当遇到儿童心理创伤出现状况时,能做一些及时的、初步的处理工作。
  • 第三级干预机制是专业治疗,即对应激反应严重、存在严重心理创伤、具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儿童,由专业机构或专职医生进行专项的治疗。

应对儿童期少年创伤应激相关障碍的心理治疗手段包括催眠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音乐疗法、眼动脱敏疗法、游戏治疗等。

NO.4 家庭、学校、医院、社会共同助力

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个层面。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保健也需要政府、医院、学校、社区等多个部门从政策、体系、技术等方面予以保证及支持。

为加强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师和社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医校合作力度。

2020年12月5日,深圳市首个“医校共建学生心理健康联盟”正式成立。

▲“深圳市医校共建学生心理健康联盟”揭牌仪式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在医务人员的参与,老师、家长、学校等多方的通力合作下,才能为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Malizia N. The Psychological Traum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cientific and Sociological Profiles [J]. Sociology Mind 2017; 7(1):15.

[2] Curran E, Adamson G, Rosato M, Cock PD, Leavey G. Profiles of childhood trauma and psychopathology: US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J]. Social Psychiatry &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2018(1):1-13.

[3] Lupien SJ, McEwen BS, Gunnar MR, Heim C: Effects of stress throughout the lifespan on the brain, behaviour and cognition [J].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9, 10(6):434-445.

[4] Liu J, Gong J, Nie G, He Y, Xiao B, Shen Y, Luo X: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childhood neglect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chizotypal and aut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and depression in a non-clinical sample [J]. BMC Psychiatry 2017, 17(1):352.

[5] 静进, 儿童青少年心理创伤干预指导[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 Nelson J, Klumparendt A, Doebler P, et al.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depression: meta-analysis [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 2017, 210(2): 96-104.

[7] J Liu, Yumin Fang Jingbo Gong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suicidal behavior and childhood abuse and neglect: A meta-analysis [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202):1-8.

[8] Roberts AL, Chen Y, Slopen N, McLaughlin KA et al. Maternal experience of abuse in childhood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 and adult offspring: a 21-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 Depression Anxiety, 2015, 32(10):709-716.

[9] Agnew-Blais J, Danese A.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unfavourable clinical outcomes in bipolar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6, 3(4): 342-349.

[10] Tedeschi, R. G., Calhoun, L. G.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measuring the positive legacy of trauma [J].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996, 9(3), 455–471.

[11] 巫好娣, 陈忱, 王慧明. 关于学生童年期心理创伤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003(011):193-194.

[12] Degunmather M D . The use of hypnosis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a survivor of multiple childhood trauma[J]. Contemporary Hypnosis, 2010, 14(2):100-104.

[13] 臧刚顺, 宋之杰, 赵延庆.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团体认知行为疗法综述[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3):560-563.

[14] Salloum A , Small B J , Robst J , et al. Stepped and Standard Care for Childhood Trauma: A Pilo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Research on SocialWork Practice, 2017:1049731515601898.

[15] 张晓颖.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几种心理治疗技术及新治疗进展[C]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2015.

[16] Ogawa Y. Childhood Trauma and Play Therapy Intervention for Traumatized Children[J].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Counseling Practice Theory & Research, 2004, 32(1):19-29.

[17] Kennerley H . Overcoming childhood trauma: A self-help guide using cognitive behavioral techniques[M].Hachette UK, 2012.


供 稿:刘剑波 徐健昌(儿少精神科)

编 辑:谢宇丹

审 校:徐国建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