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统即感觉统合的简称,感觉统合是人类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有效互动。也就是说,身体从外部环境获得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平衡感等。感觉信息经由身体的神经系统传入到大脑的各个功能区(这一过程称为感觉学习),大脑再对这些传入的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再次通过神经系统和组织指挥身体的各个器官做出适应性的动作和反馈(这一过程称为运动学习)。通俗地讲,就是大脑与身体协调发展。
感觉统合失调中最重要的三大感觉失调分别为『前庭平衡失调』、『本体感失调』和『触觉失调』。它们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孩子到底有没有感统失调?哪些表现属于感统失调?下面的检查表,会帮你做出判断。
1 前庭平衡失调大脑雷达失灵
比如我们听到老师说话的信息、看到黑板上书写的汉子、手握笔的感觉、我们的脑袋克服重力的影响来保证身体坐直等,这些信息都会受到前庭觉的处理,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处理学习任务。
1)常见的前庭神经反应能力不足检查表
1.写反字:很容易会把某些字写反,比如“b”与“d”、“6”与“9”、“p”与“q”等。
2.对于强烈、加速以及旋转的动作有很大的需求:例如在有滑轮的椅子上来回摇晃、旋转,在弹跳床上不停的跳,爱坐云霄飞车,喜欢在转弯处追逐竞速,做再多次也不会觉得头晕。
3.热爱冒险,喜欢找刺激:例如骑车总是愈骑愈快。
4.常常喜欢从很高的地方往下跳。
5.好像需要不停的动来动去,才能够维持身体的动作似的:摇来摇去,荡来荡去,不停旋转,不停抖动身体,摇头,甩手,坐立难安。根本没办法好好的坐下来。
6.很喜欢被翻转成倒栽葱的姿势:挂在床边晃来晃去,或是趴着被摇来摇去。
7.平衡感很差,常常跌倒。
8.常常不小心就撞翻物品或撞上家具。
2)常见的前庭神经区辨能力不良检查表
1.容易失去平衡:爬楼梯、骑脚踏车、踮着脚尖往上伸展、跳跃或是单脚站着的时候很容易失去平衡。
2.动作不协调,甚至可以说是笨拙。
3.老是为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儿紧张兮兮。
4.肌肉张力低:看起来一副“松松软软”的样子。
5.在有相对运动时,搞不清楚是自己在动,还是别人在动:例如坐在火车上,另一部火车从旁边经过时,分不清是自己在动还是另一部车在动。
6.有方向辨认上的困难,总是跑错方向:例如叫他往左,他却可能往右。
3)常见的前庭系统左右两边互用不良检查表
1.大动作活动不灵活:一些大的肢体动作(例如:跑、跳、攀爬)做得很笨拙,跟同龄的孩子比较起来,绊倒、摔跤的发生率偏高,有时甚至没办法在快跌倒时,做出试图恢复平衡或保护自己的动作。在运动或是比较激烈的游戏中表现得有点笨拙,总是被笑称“有两只左脚”。
2.平衡能力不佳:尝试要将他放在狭窄的平面上,会觉得他动作僵硬而沉重,而且常常紧握家长的手不放。就算家长再三保证他不会有危险,他还是害怕得不得了。当然,平衡能力不佳的小朋友在这类狭窄的平面上也不会走得又快又稳。
3.肌肉张力差:因为前庭神经的讯号不良,脑部下传到肌肉的神经不稳定,所以肌肉的张力也较差,他们在趴着的时候,无法同时做出抬起头,手臂和腿(小飞机)的动作。
4.手脚协调不良:他的双手和双脚没办法做出很好的协调动作。家长常会看到孩子同手同脚,或是在学校老师玩带动唱时,跟得很辛苦。他们通常也不大会跳弹簧床,没办法从大石头上跳下来,不会玩跳绳,也不会玩传接球。
5.未发展出优势手:因为左右脑分化不良,导致到了四五岁时,优势手仍没有被发展出来。小宝贝看起来是两只手都会做吃饭,写字的动作,但问题是两只手都无法做得很好。
6.左右分不清楚:这样的孩子常常会分不清左右边,尤其是在没时间可以细想的时候。
7.写反字:在学写字的时候,比其他同学更容易把字搞反,例如:“b”写成“d”,“6”写成“9”。有时候甚至会把字倒过来读,例如“saw”看成了“was”。写中文的时候,常会把字的左右边写反,例如“好”写成“子女”。
8.耐性耐力低:耐性耐力很差,常常等不急,耐不住性子。
9.情绪或行为问题:因为长时间连最基本的自己身体左右侧互用都有困难,因此很难觉得自己很棒。而且别的孩子日常生活中轻而易举就可以达成的能力,他们通常要很费力去学习,加上时而挫折,常接收到外界负面评价,有时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或行为问题。
10.学习障碍 :孩子本身看起来很正常,健康情形良好,也有正常的智力,但是在学习“阅读”与“算术”的时候发生困难。
11.爬行经验少:婴儿时期不爱爬行,爬行动作笨拙,有障碍。
12.身体的知觉能力不佳。
13.无法流畅的交替使用双手:例如跟着音乐拍手与敲击乐器时,他常会显得动作笨拙或跟不上节拍。
14.难以一侧的手脚来辅助另一侧手脚的操作:例如用单脚站立,另一只脚踢球,或是一只手压纸,另一只手写字。
15.精细动作能力不良:在使用工具的时候会出现困难,例如用餐具吃饭,用蜡笔涂色,用梳子梳头发等动作不顺畅。
16.站在画架前要画一道长的横线时,会在中途把画笔换手拿,然后继续画下去。
17.没办法在游戏中用手摸身体另一侧的肩膀或手肘。
18.无法流畅地把一行字从左到右读完,中途一定会停顿,眨眨眼然后才重新聚焦。
19.没办法盯着一个正在移动的物体,常常跟丢。例如看球赛时常常不知道球跑到哪里去了。
4)常见的动作计划能力不良检查表
1.常摔跤:摔跤、跌倒的次数明显比同龄的孩子多‘
2.要想象、组织还有操作出一连串身体动作的活动有困难:例如骑脚踏车或荡秋千。要把新经验操作得跟熟悉的活动一样好需要比他人加倍努力。
3.自助的能力很差:没办法由自己主动开始做事,需要其他人的协助才能进入状况。
4.粗动作的操作能力很差:例如跑步、攀爬与跳跃等。
5.精细动作控制能力不佳:例如用手指做精细的工作,用脚趾夹住拖鞋,用嘴咀嚼或说话的表现都比同龄小朋友差。
6.吃东西的时候会搞得到处都是。
7.手眼协调的能力很弱:例如明明看见球飞过来却接不到球,而且预估接球的地方跟实际落球点还有明显的落差。
5)常见的视觉功能统合不良检查表
1.移动视线的过程有困难:从一个焦点移动到另一个焦点有困难,例如无法从盯着黑板的状态,正确地把实现移动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在跨页阅读的时候,必须转动头部或是歪着头看。
2.眯着眼睛看东西:因为脑部无法快速过滤掉不重要的视觉讯息,因此看东西的时候常常眯着眼睛来帮忙减少不必要的视觉输入,也很爱闭上或遮住一只眼睛。
3.容易看到重叠的影像:因为视觉整合不良,所以聚焦功能也偏弱,容易看到重叠的影像。
4.视觉范围窄:例如班上的团体活动时间,无法使用余光看到老师,一定要转动头部或身体。
5.无法好好地盯住正在移动中的物体:例如看球赛的时候,老是把球跟丢了。
6.无法顺着一个方向,很平顺的移动视线:例如看书时,很难从头到尾把一行字看完,再看下一行,看着看着不是跳字就是跳行。
7.不喜欢阅读:通常不爱阅读,或是很快就失去耐性。
8.视觉区辨不良:通常看不出较小的差异,例如,玩“找不同”这种游戏时,有明显的障碍,总是找不出两张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两个相似的符号也常会让他搞混,例如,不注意时很容易把“:”和“;”搞混。
9.写字漏东漏西:写字时常常会漏掉笔画,写一串数字时也会少掉几个。
10.写字不整齐:学校的作业里,如果有要求要区分字体大小,要对齐书写距离的,通常他都没办法做好。通常很难把一行字写整齐,不是越写越高,就是越写越低,有时写着写着就歪倒格子外头去。
11.精细动作操作不良:在操作与视觉有关的精细动作时,会出现困难,例如拼拼图或是剪纸。
12.经常撞到东西:常误判周围环境中物品的相对距离,所以常常会不小心一头撞上家具。
13.容易迷路:方向感很差,常会迷路。
14.想象能力差:在阅读的时候,没办法想象出他正在读的东西的形象,也就是说他可能无法把语言与实体联想到一起。
15.视觉输入混乱:受不了眼前有东西或是人一直不停移动,所以在热闹的人群中,可能会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16.耐力差:在学校里看黑板上课时,很容易就感到疲累。
17.排斥活动:逃避参与班上的活动,特别是那种需要速度感的团体游戏。
6)常见的听觉功能统合不良检查表
1.声音来源分辨困难:好像没办法单纯借由听觉来辨识声音的来源与方向,总是要转头到处看来看去,才能找出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2.声音内容区辨困难:在区辨声音的内容上有困难,例如无法区别“帮”与“搬”,或是“今天”与“晴天”有什么不一样。
3.难以专注:无法专注于聆听某个声音,总是会被其他声音干扰。例如,上课时只要教室里有其他声音,就无法专注于老师的上课内容。
4.声音耐受力低:常苦于噪音的困扰,例如突然的巨大声响,金属敲击的声音,高频率的噪音等等。某些不会对一般人造成影响的声音(例如餐厅里隔壁桌正常的谈话声)也会让他很苦恼。
5.听理解力差:没办法了解或记忆他所听到的讯息。可能会常常误解别人所讲的内容,常常要求对方重新说一次,通常一次只能执行一个或两个连续的指令,多了就会记不得。
6.自信心不足:对自己听到的内容没有把握,因此在回答别人或做反应前会先看看别人的反应。
7.表达想法困难:对于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困难。例如,想表达“我觉得今天学校的午餐中,玉米浓汤很美味”可能会说成“那个汤我爱吃”。
8.抓不到谈话的主题:有时无法感受他人谈话的重点,例如,当别人正在讨论毕业旅行事项,他会自顾自地说起他的宠物。
9.回答不切题:和别人说话时,无法针对别人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反应,例如当被问到“你早餐吃些什么?”他会回答“我平常最爱吃薯条”。
10.正确表达困难:没办法把自己所叙述的内容再加以修正,以便让别人听得懂。
11.语言学习不良:懂得的词汇量偏少,有时没办法使用正确的文法,语句,例如,“因为今天下雨,所以要带伞”说成“要带伞,所以下雨”。
12.无法大声朗读:排斥需要大声朗读的活动。
13.音调不良:节奏感和音感都偏弱,很难跟上旋律。
14.构音不良:说话不清楚,没办法正确的发音咬字。
2 本体感失调身体地图失效
本体感是我们对于身体的一种感觉,影响我们对身体的控制,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对笔的控制需要用到手部的肌肉、保持坐姿需要运用腰部的肌力、说话时需要口腔肌肉的配合,所以本体感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
1)常见的本体觉失调检查表
1.怕高:对于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高度也无法忍受;下楼梯的时候会异常的紧张,双手紧握扶手;不敢从有护栏的阳台往外看。
2.讨厌双脚悬空:不喜欢坐高脚椅或被高高的抱起,总是挣扎着要下来。如果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帮忙,又是会愿意配合一下,时间一久还是会吵着要回到地面上。
3.不爱玩游乐场中的大型设施:例如秋千、滑板、攀爬架还有旋转木马等。
4.警觉性很高,动作慢,耐久坐,不爱冒险。
5.不喜欢参加体能性的活动:例如跑步,骑脚踏车,滑雪橇或是跳舞等。
6.排斥感官刺激:对于一般动作所带来的感官刺激产生负面与情绪化的过度反应。
7.不喜欢头被倒过来:例如洗头时把头弯到水槽的样子。
8.不喜欢爬楼梯:一上楼梯就觉得不舒服,常常贴着墙走或是紧抓着扶手。
9.容易觉得晕眩:不管是乘车,坐船,搭火车还是搭飞机,都很容易晕眩。严重一点的,甚至连搭乘手扶梯和电梯也会无法忍受。
10.看起来很任性,控制欲很强,难妥协,或是很娘娘腔。
11.总是喜欢打人牵着他。
12.无法忍受动作上的改变,因而逃避。
13.不敢往下跳:尽可能的避免做从上面往下跳的动作。
14.讨厌需要翻转头部或身体的动作:他不喜欢被翻转过来,类似翻筋斗,在地上翻滚或是疯狂跑跳等游戏都是他不爱玩的。
15.讨厌双脚悬空:双脚离开地面的时候就会开始紧张焦虑,挣扎着要下来。有信任的人在身边帮忙的时候,他可能会比较愿意配合。
16.容易头晕:被转几个圈就会失去平衡,头晕甚至想吐。
17.不敢爬高:即使是双手可以抓牢的简单攀爬动作,他都不愿意做。
18.上下楼梯困难: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上下楼梯。
19.动作缓慢:在一般操作中总是动作慢,比如上车下车,从车子里的前座移动到后座,或是在高高低低的路面行走等。
20.动作笨拙:对自己肢体的掌握控制能力弱,因此动作协调不好,有时看起来有点笨手笨脚。
21.害怕突然转弯:坐在车子里的时候,在街角转弯就会让他感到害怕。
22.害怕跌倒:坐着的时候突然被向后推一下都可以让他神经紧张。
23.担心坠落:上下楼梯的时候,比别的孩子还常紧紧抓住扶手。
24.较偏好静态活动:不喜欢玩会移动的玩具,喜欢可以在固定位置玩的东西。
25.不喜欢旋转或快速的游戏:不喜欢玩游乐场里类似云霄飞车,旋转咖啡杯等游戏设施。
3 触觉失调皮肤感应器失真
触觉是孩子从在妈妈的子宫里,一直到出生、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运用的最基本的感觉。我们能感受到冷、热、痛、痒等,都是来自触觉。在生活学习中,我们感受衣服的材质、感觉书本的材料、通过拥抱建立和同伴的信任,这些都是通过触觉来实现的。
1)常见的触觉过度敏感检查表
1.不爱洗脸或洗头:不喜欢脸或是头被触碰,例如洗脸或洗头。
2.不爱洗澡:不喜欢洗澡,或是坚持洗澡水一定要是热的或是冷的。
3.不爱穿袜:光是穿袜子这件事就可以搞得一个头两个大。他们总是尽可能把袜子脱掉。有些小朋友会无法忍受袜子的缝隙,有些小朋友则无法忍受袜子穿着的时候有点歪掉。
4.不爱刷牙:拒绝刷牙,非常讨厌看牙医。
5.不愿赤脚走草地、沙地:不肯赤脚走在草地上,沙土上或是涉水。
6.不喜欢剪指甲:找尽理由逃避剪指甲,每次都哇哇叫甚至大哭。
7.拒绝梳发或剪发:如果要动到他的头发,不是激烈反抗就是大哭。梳头发,剪头发,洗头发,甚至是拍拍他的头发也会引起他很大的反应。当他身上的毛发被翻动的时候,就会引起他不舒服的反应,有时甚至只是一点微风吹动他的毛发,都会让他难以忍受。
8.情绪起伏大:在高高兴兴玩游戏时,常常会突然生气,让人难以应付。
9.对衣服材质挑剔:对衣服的材质挑三拣四,不喜欢新衣服,粗糙的花纹,衬衫的领子,套头衫,毛衣,帽子或围巾等。
10.只偏爱长袖或短袖等衣服:有些小朋友比较喜欢穿短袖短裤,就算是冬天也不喜欢戴帽子与手套,因为不喜欢衣服接触到皮肤的感觉。但是有些小朋友却排斥短袖,坚持要穿长袖长裤,有时甚至坚持要戴帽子或手套,就算是炎热的夏天,他也要穿长袖,不愿让皮肤暴露在外。
11.挑剔食物:挑食——只爱吃特定种类的食物。这样的孩子可能只局限于吃某些种类的食物,不愿意接受新口味。食物温度——有些小朋友会拒绝热食,有些则排斥冷掉的食物。
12.拒绝亲吻拥抱:不喜欢亲吻的轻微接触感觉,认为那很恼人。
13.避免接触特殊纹路或材质:会避免接触某些特殊纹路或材质的表面,比如某些质料的布,毛毯,地毯或是填充的动物玩偶。
14.拒绝陌生人的触碰:除了父母家人与熟悉的人之外,会拒绝别人善意的拍肩关怀等触碰到身体的动作。
15.讨厌看不见的触碰:对于有人从后面靠近,或是在视线外的触碰都会让他感到不舒服,产生情绪化的反应。
16.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对于会产生触碰行为的状况,会感到不舒服或有情绪化的反应。到了人多要排队,可能有人会很靠近他的地方时,就会表现出不安的情绪,慌张害怕,甚至十分排斥。
17.排斥轻微触碰:对于他人不小心轻微的触碰,也会产生不舒服与情绪化的反应,因为表现出焦虑,敌意与攻击性。被轻微触碰到后,他会不断的抓或是捏那个被触碰到的地方,以舒缓不舒服的感觉。在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可能就会拒绝拥抱逗弄或安抚的动作。
18.错误解读感觉输入:对于一般触碰会解读错误,认为是疼痛的感觉,例如当雨滴打到身上,他们会形容像被一根一根的刺刺中一般;轻轻拍他一下,他会形容成很痛的感觉。
19.不喜欢会弄脏的游戏:不喜欢脏脏的感觉,因此排斥如玩沙,手指画,黏贴,涂料,泥巴还有粘土等游戏,而且异常的吹毛求疵,就算只有沾到一点点土也要立刻洗掉。
20.疼痛反应过度:对于身体上的疼痛经验反应过度,即便是一点小刮伤也会大惊小怪。可能会连续几天,都喋喋不休的反复叙述同一个受伤的经验。
21.踮脚尖走:常可以看到他踮着脚尖走路,以减少跟地面接触的机会。
2)常见的触觉反应能力不足检查表
1.反应迟钝:除非是很强烈的刺激,否则好像对触碰没什么反应。
2.对脏没有反应:对于脸上脏脏的没什么感觉,甚至是在嘴巴或鼻子四周,因此他通常不会在意自己嘴巴脏了或是流鼻涕了。
3.对于疼痛没有反应:对于刮伤,挫伤,被切割到或是被射击到所引起的疼痛,似乎没什么反应。
4.感觉不到别人痛苦:在游戏的时候,常撞到其他小朋友或是宠物,但看起来一点歉意都没有,因为他根本感觉不到别人(或小动物)的痛苦。
5.丢三落四:因为触觉系统感应不良,东西忘了拿他也不会有什么感觉,所以老是丢三落四。
3)常见的触觉区辨能力不良检查表
1.用双手操作的能力很弱:不太会灵巧地运用双手摸东西,对他而言,双手就像是不太熟悉两个附属品一样。
2.会尽量避免触觉经验:不喜欢对于别人而言有兴趣的触觉经验。例如和其他小朋友比赛捡积木。
3.辨认物品的外在属性有困难:对于东西的外在属性,外观、形状、尺寸大小、密度等等有辨识上的困难。如无法从口袋中正确地摸出一元或五毛的硬币。
4.抓握与使用工具有困难:例如不太会使用剪刀、叉子、也不太会握笔。
5.衣服穿得乱七八糟,鞋带总是没绑好或是皮带扭曲。
6.日常动作怪异:例如用很怪异的方式穿戴手套或袜子。
7.怕黑:晚上必须开着灯才能入睡,进入暗室或是光线不足的地方会异常恐惧
4)常见的身体概念不良检查表
1.做事的效率不好:动作慢吞吞,而且常常都是做得乱七八糟没法完成。
2.肌肉张力不好:看起来很虚弱,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3.活像个意外专家:老师处一些小意外,比如吃早餐时常常不小心撞到牛奶,洒得到处都是。
4.老师为了一点小碰撞抱怨连连:似乎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擦伤,撞伤,被割到等状况。偶尔更是会制造出一些吓坏家长的大意外,例如从高处掉下来,骑车摔得人仰马翻,满身都是伤痕等。
事实上,对比下来你会发现只要是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表现。所以不夸张地讲10个孩子8个失调,为什么呢?原因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1)孕期胎位不正
一般的上班族妈妈怀孕都要坚持上班,在办公室长时间保持某一种姿势,运动太少,宝宝在肚子里运动平衡锻炼不够,会导致感统失调。
2)剖腹产
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也没有充分地刺激皮肤神经和大小关节神经,宝宝身体的协调性会大打折扣。容易感统失调。
3)爬行不充分
小家庭、都市生活的空间不足,使孩子的活动受限,缺少了大量的爬行练习,使孩子的前庭平衡没有得到完全的刺激。
4)过度保护
孩子被隔代抚育长大,保护过度,限制过多,包办代替过多,不让孩子玩土、玩沙,使得孩子的触知觉的发展受到影响。
5)过度依赖学步车
过早使用学步车的后果是让孩子直接跳过了爬行阶段。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统失调的最佳手段,爬行时,前庭得到了锻炼,小孩的平衡能力就好,而婴儿必须用四肢支撑身体重量,这又使其手、脚及胸、腹、背肌肉得到锻炼,逐渐发达起来,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而学步车将小孩固定在车内,就使婴儿失去了这些运动锻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