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每天超过10亿人的社交产品,微信的所有功能重组都需要得到大量用户的验证。
所以,微信的每一个功能的设计周期都会很长。他们对于功能的打磨的细腻与走心,从本文笔者举出的这两个例子就能非常清晰地体会到。最近用微信的过程中,发现几处特别的设计,仔细研究了一番,有些思考。并对其中一些设计,向微信的产品经理做了求证,一并跟你分享一下。
微信作为一个月活近 11 亿的产品,每一次调整都面临着海量用户的检验。或许有时候,不动,对微信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据说:微信内部推一个新功能的过程很漫长,漫长到团队有人走了,还没有上线。
可能是对群体用户的把握需要时间和思考去做决策和测试,因为体量实在是太大了,每一次改变,都是在做一场大型的社会实验。
这让我想起有一年微信对Android和iOS客户端做设计风格的差异化,直接把Android版改成了Android官方推荐的设计风格,底部tab改成了顶部tab。结果遭到了用户的一片骂声,很多人表示不习惯。之后微信又改回了iOS风格的底部tab,并一直沿用至今。
之后,微信在产品设计上变得越来越谨慎,对于一些调整和新功能也显得越来越有耐心去打磨和实验。
今天要说的这两个走心设计,能看出来微信团队对于产品设计的细腻和走心。
看一看
近期,公众号文章底部的“好看”变成了“在看”,原因或许是“在看”的感情色彩不那么强,更中性,而“好看”传达了一种情感倾向性。
公众号文章的类型非常多样化,如果是一则受灾通告或者是一则讣告,点“好看”则实属不妥,而“在看”只表达了读者的一个状态,类似于“已阅”。
这一点,微信走心了。
另外,“看一看”中的另一个设计,给点“在看”的人“点赞”。也就是图中第一个点“在看”的人名右上角的小爱心。
我跟微信看一看的产品经理聊了下,这么设计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给点“在看”的人正向激励,鼓励发现更多好文章;第二个是通过这种鼓励发现的机制,扶持一些腰部和尾部的号,让他们有曝光的机会。
两者作用对象不同,给文章“在看”是分发到“看一看”的信息流中,给“在看”的行为“点赞”,是给在看的人正向反馈。就像我们发朋友圈有人点赞,下次还会再发一样。
A推荐文章,B认可A,A再推荐更多文章。本质上是一个正向激励循环。
最初,这个功能开始带给我的是疑惑。事情源于我爸给我的文章点了“在看”之后,又点了个“赞”。
一开始我还很好奇,公众号文章明明已经取消了点赞功能,为什么又出了个“赞”。
并且,我爸的微信头像还没有加载出来,就怀疑这是个bug。
我重复试了,并且关闭微信重新启动后发现,我爸的头像也还是没加载出来,可以确定,这是一个bug。
后来向微信产品经理咨询了一下,这个“赞”并不是给文章的,而是给“在看”文章的人点赞。只不过,当时第一个点“在看”文章的是我自己,然后我爸给我点了个赞。所以,让我误以为是给我的文章同时点了“在看”和“赞”。
然后我又仔细看了下,发现在给文章点“在看”的好友中,我只能给第一个“在看”的好友点赞。
只开放给第一个点“在看”的人点赞,这个考虑也许是微信的实验,也许是克制,一方面看用户数据,一方面听用户反馈。
行为反应在数据上,数据某种程度上反应事实!
在接下来的微信更新中,这个只限制给第一个“在看”好友点赞的功能可能会放开,可以给所有“在看”的好友点赞。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在看的人多了,用户该给谁点赞呢?选择成本随之上升。
对于超过 50 人“在看”的文章,目前在“看一看”流中是把“在看”的好友全部隐藏的,只显示了有 50 + 朋友看过。
也许这是微信解决“选择成本高”这一问题的方案吧。
这一点,微信走心了。
在实际体验下,这个设计在最初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疑惑。
我也让我老婆看了下,在无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她都不知道那个小爱心是可以手动点击的。
可能是受朋友圈点赞的习惯培养,已经出现在朋友圈点赞列表里的人,是不能再次点赞的,所以会有这个惯性思维。
在“看一看”上线后的这段时间里,在“朋友算法”和“机器算法”间,我更倾向于“朋友算法”。
一方面,想了解朋友们都在看什么,另一方面,感觉这种内容推荐会比“机器算法”更有温度。
朋友圈
我们在转载一篇文章或者发照片到朋友圈时,通常会附上一段文字描述。这段文字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手动打字输入;一种是复制粘贴。
微信对这两种来源做了区别设计,如果是手动打字输入的文字内容,在发布成功后,你在朋友圈信息流看到的结果是这样的。
当文字内容超过一定行数后(目测是 5 行),超出部分的文字会被折叠起来,并且有个“全文”按钮,点击后可展开显示全部文字。
这个功能被很多人玩得很溜,经常用来制造一些小意外。
另一种方式,如果你的文字内容是复制粘贴来的,在发布成功后,在朋友圈信息流看到的结果是这样的。
同样是转发文章,同样的文字,因为输入方式的不同,朋友圈的呈现方式不同。
这种方式下,如果想查看全文,需要点击缩略的那行文字,然后会进入一个新的页面,并不会像第一种方式一样停留在朋友圈信息流列表。
这种设计的考虑是什么呢?
我试着来逼逼一下,不一定准确,仅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从用户行为上看,第一种方式是用户手动打字输入内容,第二种方式是复制粘贴内容。
这两种行为方式在用户所付出的成本上是有差异的:手动输入,一般是个人感受、想法等,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创作成本高;而复制粘贴,通常是复用现成的内容,表示认同和赞许,类似于一次“转发”操作,创作成本低。
如果微信认为用户经过思考发布出来的内容更具备原创价值,则会给与更好的展示机会。让阅读者能预览一部分,考虑不可能展示全文,所以展示前 5 行,剩余的折叠。如果微信认为复制粘贴的内容是一种非原创的转发,则会降低内容的展示权重,对内容做可见度更低的展示,所以用一行默认预览,且需要进入新页面查看全文。
试想一个场景,如果有一篇文章在你的朋友圈被大量转发,转发配文中,一种是自己的手写读后感,一种是复制了文中的一段经典语录。
从概率上说,手写的读后感重复率会很低,所以就算转发的内容一样,至少你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观点,所以用了“全文”展开的方式,在阅读体验上会好一些。
相反,如果复制粘贴的内容也用“全文”展开的方式来展示的话,你的朋友圈就充斥着大量重复的内容,刷屏既视感很强。
从这个角度看,微信在鼓励原创。
这一点,微信走心了。
当然,对于经常在PC端编辑文字然后发送到手机上复制发布的人来说,这种情况也是确实比较尴尬。
像我自己就比较习惯把平时一些想法记录在锤子便签,并且会反复修正自己的想法,觉得成熟时再复制发朋友圈。
这种情况,微信也会视我为“非原创”,也是比较尴尬。
对于一款产品,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场景,尤其是对于微信这种巨大用户体量的产品,每一次调整都像是在做一场社会实验,蝴蝶效应和不可预知性都比较强。
#学习提升#
不懂技术怎么做产品?京东高级产品经理、本文作者@唐韧老师带你10天补齐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知识。
详情请戳>
#专栏作家#
唐韧(Ryan),微信公众号:唐韧,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Juliye Care产品总监,《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作者,在创业公司负责过多款从0到1产品,目前在某电商巨头负责产品工作 。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