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微信名字半糖—微信名字头像…

时间:2023-03-20 08:39:1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半糖”只是不爱的借口。

“爱一个人的正确方式是「半糖主义」。”

什么是”半糖“?

”半糖“式恋爱,指爱情要维持一半甜度。

做什么不要做得太满,恰到好处的距离,不腻不淡,可以保持对双方的吸引力,过犹不及则会让爱情无疾而终。

就像刻进我们DNA的SHE组合,在《半糖主义》中的一句歌词:

“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永远让你觉得意犹未尽,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腻。”

新鲜感,距离感,甜而不腻是”半糖“的标配。

它认为满糖的零距离恋爱终会走向灭亡。作为新世纪的爱情观,它深受更有个性化的90后的喜爱。

这既是一种恋爱技巧,也是一种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

半糖夫妻——甜而不腻,不过度,刚刚好

“半糖夫妻”是一种由半糖主义延伸出来的关系形式。

他们主动选择以“5+2”的方式来保持关系。

即双方在周末两天相聚享受甜蜜时光,在工作日则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

不同于常规的夫妻制度形式。他们希望保有自己的空间。

不希望爱的热情在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中消磨殆尽。

选择这样方式的人,一般是高知识分子,对亲密的需求比较低,更看重事业和个人成长。

还有一些是有独立的人格,自我意识比较强。

对高冲突浓度的关系难以忍耐,即使有了伴侣也希望能有自己独立空间的人。

在工作日里充实自己,忙于提升,偶尔通过信息传递思念,在周末时间专心赴约,经过几天的短暂分离,见到彼此时还会有羞涩的甜腻。

这种甜而不腻的理想情感状态,确实让人向往。

但它也会带来一些隐患——

虽然他们跳脱了婚姻的藩篱,免除了相见两厌的百无聊赖,但不免会落入猜忌和诱惑之手。

如果双方长期处于半分居,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社交圈和生活模式。

这种高自由度有可能会导致缺乏约束力和情感纽带的薄弱,让两个人成为形于表面的夫妻。

所以,双方的感情基础和信任足够才能为“半糖主义”保驾护航。

有一项近万人参加的调查研究,就对半糖夫妻的看法上,他们是这样认为的,有22%的人觉得这样很好,有51%的人觉得可以尝试一下,有27%的人坚决拒绝。

半糖式爱情还有其他的形式。

台湾作家马家辉曾在节目开玩笑说自己是独居老人。

为了保障自己能够有个人思考空间来专研写作,平时他住家里西边的房间,太太住东边的房间。

想见面了,就通过手机简讯来相约。“要不要喝咖啡,约吗?”“好的,15分钟后客厅见。”

两人为此花了一些小心思换上正式的衣服来赴约。即使结婚了20几年,但是他们依然可以保持着爱情的甜蜜和浪漫。

马家辉说自己很享受这种既可以有互不打扰的尊重,也可以有相互滋养的亲密形式。

有“距离”的生活中充满了仪式感,也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半糖”为什么会让人着迷呢?

“半”让我们对“糖”上瘾

① 间歇性强化

“半糖”的半,会使得人们对于“糖”会更加趋之若鹜。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行为的间歇性强化可以使得个体对惊喜和奖励心存希望。

他将一只饿了很久的小白鼠放进箱子里,当小白鼠乱跑不小心按到杠杆后,偶尔会有食物落下,偶尔没有食物掉下。

随机性概率让这只小白鼠对按杠杆的行为反而会持续不断进行。

实验研究发现,间歇性的强化不容易使个体的行为消退,反而会更有动力去做某件事。

就像赌场里的老虎机一样,有时拉下来会赢,有时拉下会输。这种不确定性会刺激和不断强化赌徒对它变得上瘾。

“半糖”式恋爱给人带来的若即若离的感觉,让人难以割舍的原因莫过于此。

② 空白效应

「空白效应」是指人在感知事物时,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会自动地运用想象力去将其进行补充。

想象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并对感知对象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空白效应可以引发人性中最原始的动力——探索欲。我们会本能地对具有空白属性的事物保有好奇心。

在恋爱初期,我们会迫切想了解对方的一切,当一个人过早地将自己完全展现时,就会容易让对方完全失去探索的欲望,并感到在一起时索然无味。

反而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更能让对方产生猎奇心理来花时间慢慢了解你,也让关系留下一些空白的想象空间。

就像一本有内涵的书籍,值得他人去好好品味,而一张一目了然的插图则会让人失去探索欲。

有人说“半糖”是爱情的解药,因为“半糖”可以提升幸福感,增加两性吸引力。

当“半糖”成为爱情的救赎时

√ 半糖主义降低审美疲劳

当两个人在一起久了,难免会有激情退却的时候。

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日复一日。

生活本就单调重复,有时伴侣间的耳鬓厮磨也难以熬过这机械化的生活。

渐渐的,你对对方产生了审美疲劳,将其缺点放大,爱情变得”无聊“了。

有人是这样形容和伴侣在一起的感觉的。

”和TA在一起,就像一道家常菜,不吃会饿,但引不起太强的食欲。“

我们可以在“无糖”的日子里,加一半糖。

在特殊小日子里,点上小蜡烛,增添点小情趣,做几道爱吃的菜;偶尔保留像热恋时的亲昵小动作: 爱抚,拥抱.....

心理学家说过,那些打破常规的相处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心理体验。

√ 半糖主义增加性吸引力

“想要享受最棒的性爱,就不能和伴侣保持太亲密的感情。”这个说法,曾在历史上流行一时。

埃丝特 ▪ 佩瑞尔是一名婚姻家庭咨询师,她在书中《围城内的欢爱》写道:

对很多人来说,保持性关系长久亲密的秘诀在于双方保持感情上的疏远。

她认为,保持神秘感是避免单调性爱的关键。

或许对有些人来说,一段充满激情和新鲜感的爱情才是TA们追求的。

所以“半糖主义”对TA们而言,是可以让性吸引力增强的绝佳方式。

√ 半糖主义让我们保有自我

“半糖”强调距离感,距离感甚至更能带来安全感。

特别对于,独立意识强的新一代害怕进入婚姻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被婚姻制度限制了自由。

《他没那么喜欢你》电影里,Beth和男友Neil同居7年,却迟迟不愿结婚。男友知道自己是爱她的,但害怕婚姻会束缚他的自由。

于是,Beth和他说可以先保持同居的状态,先不进入婚姻,并且做了恋爱约定了双方的自由和权利。

惊喜的是,她的男友反而主动送上她期待已久的求婚。

以恋人当做生活的全部,以此为中心,靠对方来弥补自己内心空虚,时刻和对方黏在一起。

这样捆绑式的关系不免得让人窒息。

总是和对方强调自己做出的百分百牺牲和付出,可能会给对方增添心理压力。

亲密关系不再以提升生活品质和自我幸福感为目的,而是被无形背负上”牺牲“”挣扎“”负担“的字样。

本以为是“全糖”,结果是”全苦“。

”半糖“让我们保有自我空间留给自己去做想做的事,想追求的梦想,自己的社交圈,自己的兴趣。

对于关系而言,我们有紧密交织的圈,也有自己独立的部分。

并非所有人都会赞同”半糖”的恋爱。

“自然相爱就好了,为什么要刻意保持半糖,这样太累了!”

“我喜欢全糖的恋爱,可以给我安全感,爱情不就是要百分百坦诚相待吗?”

“半糖”、“全糖”、“无糖“.....都是爱情的一种形式,有着对应的爱情观。

这取决于你想要怎样的关系以及双方相互碰撞形成怎样的关系模式。

六种形式的爱,对“半糖”有不同需求

加拿大社会学家李约翰,研究并提出了一份爱情形式报告,他把爱分为六种形态:

情欲之爱、友谊之爱、狂热之爱、现实之爱、游戏之爱、利他之爱。

情欲之爱 ——

一种罗曼蒂式的爱情,更多靠外表的迷恋,缺乏情感的沟通和了解。感觉对方的颜值和你心目中的理想完全合拍,完全将对方理想化和产生占有的欲望。

友谊之爱 ——

出现在那些同窗好友,相处多年彼此熟知的熟人身上。双方有相互了解的友谊基础,从友谊过渡到恋。是一种细水长流,相知相守平稳且稳固的感情。

狂热之爱——

对方就像氧气,离开了就无法存活,是一种极致依赖的爱。出于强烈的不安全感,TA会控制和强迫的手段让对方无法离开自己。

现实之爱——

人们倾向于选择能减少自己成本的对象。双方在互利的角度上,更多考虑现实因素才选择和对方在一起。相亲就是典型的例子。

游戏之爱——


将爱情视作游戏,频繁换对象,不会让自己的感情过于投入。把追求高质量的男性或女性当作是挑战,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高价值。

利他主义之爱——


一种牺牲和奉献的爱,完全利他主义,基本不考虑自己,只想着怎么付出,是一种高尚纯洁,不求回报的爱情。

不同形式的爱对于“半糖”有不一样的需求。

例如,游戏之爱和狂热之爱更需要”半糖“来让彼此沉浸在迷恋的浪漫中;利他主义之爱压根不需要”半糖“,也没有半糖的概念;狂热之爱害怕”半糖“,只有”全糖“才能消除疑虑和不安全感。

写在最后

有人用”半糖“要警醒自己不能过分付出,免得受到轻视和伤害。

有人用”半糖“来对标爱,讲究对等原则,你给我一颗糖,我才会给你一颗糖。

我认为,”半糖“主义本意并不是要我们克制爱的冲动,也不想教会我们变得明明渴望情感联结却出于防备,只敢踏出半步。

恰恰相反,它并非是守界或越界的二元难题,而是一种关系的弹性。

它提醒我们,凡是可以留有余地,关系也可以有收放自如的黏性。

它是一种可参考的选择:太甜时,可以稍微淡一些;太苦了,可以稍微甜一些。

References:

——————

[1].Xi Mei, the sixth love, Huayu classic book.2017

[2].John Gottman, game of love, Zhe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

[3].John Watson, behavioral psychology 2, cultural development

编辑:三酱

排版:三酱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解X心理】

解X心理

凡事都有解

公众号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