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神奥黛丽·赫本要出传记片了!消息一经传出,便在互联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并一度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

有人因导演卢卡·瓜达尼诺(曾执导《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及Apple影业加持而兴奋不已,直呼内行。也有不少网友因饰演者为鲁妮·玛拉,并非相似度极高的莉莉·柯林斯而感到不满。



大家似乎对凭借电影《卡罗尔》获得戛纳影后的鲁妮·玛拉并不买账,担心其无法精准诠释出赫本的优雅气质。

看得出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对女神的爱只增不减。毕竟她不仅是好莱坞影史上的一颗巨星,也塑造了无数人心中有关美的情怀。



而今天故事的正题,正是关于那些惊艳了时光的缪斯们。从奥黛丽·赫本讲起,走入她们的年代,找寻有关她们的风格烙印。



追溯20世纪,二战后的时尚圈被迪奥先生的New Look一炮打响,在先锋思潮与全新审美的孵化下重拾生机。

而服装常被看作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那些惊艳时光的经典设计背后,大都藏着一位与之相称的灵感缪斯。她们与设计师相互成就,在一颦一笑间书写出一个品牌乃至一个时代的隽永风格。




“我依恋纪梵希,就像许多美国人依恋他们的精神病医生一样。”

——奥黛丽·赫本


还记得《蒂凡尼的早餐》中那条令人过目不忘的小黑裙吗?历经几十年仍不过时的经典单品,试问哪个女孩不想拥有呢?而接下来要讲的,正是关于小黑裙的主人奥黛丽·赫本和她穿过的若干条美丽长裙的故事。



经典的诞生绝非偶然,一切还要从1953年夏天的一次登门拜访说起。

那时的赫本只是一位影坛新人,在法国尚不出名。为了给自己的第二部电影《龙凤配》寻找原创戏服,特意前往巴黎登门请求纪梵希为自己设计服装。而原本以为拜访者是当红明星凯瑟琳·赫本的纪梵希大失所望,委婉拒绝了邀约。



幸运的是,在赫本的真诚恳求下,纪梵希准许她在工作室中挑选三件“旧衣服”作为戏服,一段堪称天作之合的跨界搭档就此诞生。

在那之后,这位设计师还曾在采访中感慨:“如果当年我坚持对她说不,那么终其一生我们都不会有交点,也就没有纪梵希的今天了。”



在他们相识的42年中,二人以风靡时尚圈的“赫本旋风”创造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时髦传奇。在赫本为电影《龙凤配》挑选的三套戏服中,一套长及小腿的纯黑色芭蕾舞圆裙一鸣惊人,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流行的款式,人称“莎布琳娜(sabrina)”裙。


他们的合作引领着潮流,也拓宽了彼此的事业版图。“莎布琳娜”小黑裙让人们对纪梵希的印象更多地停留于单一色彩,于是电影《甜姐儿》中的赫本便身穿一袭红色低胸礼服缓缓走下卢浮宫的阶梯,就连软妹碎花裙也统统安排了一波。


诞生于1961年的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堪称很多人心中的时装电影白月光。片中著名的黑色丝绸鸡尾酒裙不同于裙摆廓形圆润的黑色“莎布琳娜”裙,也有别于经典简约的香奈儿小黑裙,在赫本的演绎下一举成为当年的流行标杆。



片中的赫本手持咖啡杯和羊角包,发髻高高挽起,佩戴黑色长手套与蒂凡尼珍珠项链,优雅而不羁,高贵又充满活力。这一经典银幕形象成就了她与纪梵希,也巩固了小黑裙在时尚圈难以撼动的巅峰地位。



他们成为流行史上的一段佳话,纪梵希手中流畅利落的廓形、纯粹简约的色彩是上世纪“赫本风”的独家标签。而赫本也曾坦言道:“是纪梵希创造了我。”


二人留存下来的时尚密码并没有因彼此的逝去而失色,设计师和穿着者一样,都会忍不住回望过去。当GIVENCHY 2018秋冬高定秀中的模特们身穿斗篷礼服裙缓缓走上T台时,时光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



秀场上一曲安静的《Moon River》帮我们找回了那条遗失多年的小黑裙。复刻后的连帽设计仍然保有50-70年代的永恒风格烙印。如果一个时代的优雅与美好都被人用心铭记,那么它就永远不会结束。




“我,就是他的分身。”

——贝蒂·卡图


提到“吸烟装”这一当代衣橱常客,多数人会联想到圣罗兰先生——那个凭借超前中性设计为女性着装带来开拓性创新的人。

在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20世纪60年代,曾独属于男性的吸烟装于诞生之际销量并不理想,且引发了巨大争议。真正将这一伟大设计推向巅峰的,除彼时愈演愈烈的社会思潮外,还有一位功不可没的金发女子——贝蒂·卡图。



她是世界上另一个圣罗兰,在SAINT LAURENT漫长的品牌历史中印刻下独一无二的风格烙印。

1967年,圣罗兰先生在巴黎的一家俱乐部与贝蒂相遇,并很快被眼前这位穿着中性、身材高挑的金发女孩吸引,仿佛寻得了自己的“女性分身”。


他当即邀请她做自己品牌的模特,不料被果断拒绝。合作虽不成功,二人却发展成了形影不离的密友。

在圣罗兰眼里,贝蒂是刚柔并济的代表,也是雌雄同体的化身。他们有着相似的爱好与风格态度,都坚信性别并非对立且不可融合。由内到外的契合将二人紧密联结,让他们成为了彼此独一无二的灵魂伴侣。




贝蒂也确实不简单,称得上是时尚圈中的半个“童星”了,从16岁出道起就喜提香奈儿模特身份,但内心叛逆的她却对成为时尚icon完全不感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于常人的轻盈感与松弛态度。相比于成为刻板的风格符号,贝蒂更想活在忠于自我审美的纯粹图景里。





凭着这股倔强劲儿,不久后她就让女装界的新发明“吸烟装”火了一把。诀窍在于去繁从简:贝蒂在吸烟装的内搭部分做足了减法,抛开珠宝、衬衫等一切繁杂修饰,以完全赤裸的身体穿着这一代表女性力量的新铠甲,并将最爱的黑色作为首选。



如此独树一帜的穿衣风格让她很快与SAINT LAURENT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在与圣罗兰先生同框的一组旧照中,二人分别以裤装和及膝长靴搭配同款狩猎装,将服装的跨性别属性演绎到了极致。



贝蒂所追崇的中性风格是自由而无畏的,无须将男性化风貌强加于女装中,也无须刻意回避所谓的阴柔气质。洒脱随性的格调是她最有力的武器,每一寸视觉语言都足以表明:女性气质不止于“含蓄内敛”,还关乎藏在利落廓形中的“刚柔并济”。


时至今日,贝蒂的故事仍未停息,SAINT LAURENT现任艺术总监Anthony Vaccarello在2019秋冬成衣系列中以清一色的宽阔垫肩、金发墨镜再现了这位灵感缪斯的标志性装束。




时尚首先是一种态度,而后才成为服装。贝蒂身体力行地诠释出圣罗兰不屑于迎合普世审美法则的人生态度,也打破了所谓的男性专属特质。与其说灵感缪斯,她更像是SAINT LAURENT的风格画像,是一种不灭的执念与精神内核。




“没有伊娜丝,我就无法设计出CHANEL新一季的服装。”

——卡尔·拉格斐


有人说,当卡尔·拉格斐与伊娜丝·德·拉·弗拉桑热(Inès de La Fressange)同台时,便能代表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CHANEL。前者不必多言,而后者则是今天故事的主角——一位被老佛爷一眼相中的灵感缪斯,为CHANEL走秀一走就是七年。



上世纪的CHANEL在创始人离世后曾一度陷入消沉,几近被时尚圈遗忘。刚刚接手品牌不久的卡尔·拉格斐渴望从经典中发掘新思路,让这一略显沉闷的古老品牌重拾生机。而带有几分假小子气质的伊娜丝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

微卷的齐耳短发,眉宇间带有几分英气的酷俏气质,伊娜丝凭借和香奈儿女士高度相似的外貌成为了与CHANEL签约的第一位专属模特。



与其说模特,秀场上的伊娜丝更像是个演员。不拘一格的动作随性而富有张力,一颦一笑间都是“戏”。这种离经叛道的气质成功复活了沉睡中的CHANEL,曾经黯然失色的山茶花、珍珠项链、菱格纹、粗花呢外套被她的灵动逐一点亮。



口叼雪茄的名场面不得不提,举手投足间将雅痞范儿表现得淋漓尽致,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妥妥出圈。


至于这一玩味不羁的风格源头,大概和她的贵族身份有关。出生于侯爵世家的伊娜丝从小便养尊处优,继承了母亲的精致容貌与优雅气质,却拥有着男孩子般的倜傥风度。也正因如此,她自幼就对时尚保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秀场上的伊娜丝想笑就笑,从不把自己当作普普通通的行走衣架。她坚信好的穿搭是为了取悦自己,而非哗众取宠。无论多么昂贵的礼服首饰,都能够被她的松弛状态拿捏得恰到好处。



而这种“放飞自我”的姿态不仅存在于T台上,每次走秀结束,伊娜丝都会向媒体发表对于当季发布会的看法,被称为“会说话的模特”。


人们曾这样评价她:“她冒着气泡,就像Brasserie Flore餐厅露台上的一杯香槟。”



在时尚圈百家争鸣的80年代,伊娜丝以极致轻盈的姿态精准诠释出CHANEL加持下的法式优雅,将浮夸的高级定制时装重塑为仿佛触手可及的日常装饰品。谈不上喧宾夺主,却也有力说明了时尚并非神圣的存在,只是有趣灵魂的附属品罢了。



1989年,法国人为了表达对这位80年代时尚顶流的爱,甚至将她投票选为国家象征物自由女神玛丽安(Marianne)铸像的原型。而这也成为了这位时尚缪斯与CHANEL分道扬镳的导火索。



所幸时间能够淡化一切。时隔21年,在CHANEL春夏系列的秀场上,53岁的伊娜丝再度穿上卡尔设计的新衣登上T台。二人携手谢幕,一卷有关美好年代的序章虽迟但到。




时尚圈不断冒着被困在过去的风险回首往事,却也在无尽的轮回中寻得了新的方向。或许,当我们回望过去,也是在潜意识中肯定并期待着此刻与未来。

在快时尚大行其道的今天,总归会有人愿意停下急促的步伐,静心体会曾经的经典之美与动人时刻。所谓的个人风格无关频繁的更迭与哗众取宠,而是历经沉淀后的自我取悦。

当一个人拥有了对美的倔强坚持,那么她便是自己的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