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拍的这个宠物的片子,如果三年前拍,一定拍不到今天这个景象。

——吴晓波


文 / 巴九灵


十多年前,发明了无人驾驶和增强现实眼镜的谷歌“X实验室”,将16000台电脑投放到YouTube中,执行一项神秘的任务:找猫。

在这之前,它们未经造物主任何指点。

也就是说,在进行上网冲浪之前,这群电脑并不知道“猫”具体是一个什么玩意儿,一切得靠自己摸索。

几年后,实验室公布成果,这群“AI幼崽”对于猫脸的辨识正确率高达74.8%,作为对照,它们对于人脸的识别准确率为81.7%,可以说是很高了。


“谷歌大脑”利用算法自主学会了识别猫


这是一次人工智能的胜利,未来大杀四方的阿尔法狗就是站在“找猫AI”的肩膀上,完成了对人脑的围棋碾压。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也是猫的胜利。


01.“捕获”鼠标的猫


YouTube的1000万个视频中海量的“猫片”,为这群AI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实验室的科学家和程序员知道互联网上猫多——各项来自脸书和推特的数据表明,与猫有关的内容转发量是狗的两倍——但没想到效果会那么好,AI们在20000个不同物体里识别目标物的精确度提高了近一倍,远远高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同类实验。

就连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在被问及互联网发明以来最没想到的变化时,他的回答是:Kittens——猫。


图源:纪录片《进化:与时代同行》


中文互联网世界也未能幸免。

◎ 微博上,与“猫”有关的话题数高达492516条,“狗”是350672,“钱”是296349,“爱情”286600条,唯一比不过的是“爱”,数量有2417042(当然爱猫也贡献了一部分)。

◎ 知乎上,与“猫”有关的讨论达167万,“狗”是101万,“宠物”171万(有猫的功劳),“工资”37.5万,“婚姻”387万。

◎ 百度贴吧的“猫吧”坐拥261万关注和4015.7万帖子,豆瓣“猫组”集合了778564爱猫人士。

网线所到之处,都难逃猫爪。


图源:纪录片《进化:与时代同行》


猫在线上的革命性胜利,激发了包括传播学家、语言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在内的研究热情。

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推论,来自互联网考古人士。他们发现猫的流行几乎与互联网的发展同步,考虑到互联网早期用户都是技术发烧友,他们很自然地被视作助猫上位的“幕后黑手”。

例如,诞生于1998年的第一只网红猫其实是一堆符号,通过符号的堆砌,人们可以任意更换表情,但要完成这波操作,显然需要点技术能力。


诞生于1998年的第一只网红猫


而Lolcats(咆哮/大笑猫)被认为是有据可考的另一只互联网“猫病”超级传播者,诞生于一个匿名英文图片论坛4chan,时间是2005年。

该网站是当时的“互联网亚文化”集散地,一群深谙技术的年轻用户在这里百无禁忌、口无遮拦,他们一周过一次“猫节”,庆祝方式就是发大堆猫片,然后配上文字。

没错,所谓Lolcats,其实就是将各种各样的猫片配上字幕,有趣的是,同一时期,Lolrus(海豹+文字)也在该网站出没,可惜同工不同酬,海豹们完全没有享受到猫那样的热度。


左为“Lolcats”,右为“Lolrus”


一个插曲是,猫图太火后,4chan主动放弃这一流量产品,毕竟他们标榜的一直是“非主流”,任何变成主流的事物都和它的价值观不符。

不过,看上去有说服力的研究也仅限于此,一位专家甚至有些无奈地表示:“如果我能搞清楚猫如此受欢迎的奥秘,那我可能就是百万富翁了。”


02.当猫来敲门


然而,另一个说法却为我们拓宽了思路。

作家丹尼尔·艾恩波尔发现,与猫在互联网上的压倒性胜利不同,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狗出现的频次远超于猫,而为数不多的猫形象,大多充满了神秘色彩。

他认为,这是由于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与狗的关系亲密且稳定,而猫的流动性更强,更不受控制,因此很难被作家们记录在案。

神秘是因为未知,而流行是因为“已知”,这确实是个不错的脑洞。

换言之,猫在线上的胜利,或许得益于它在线下的布局。

依照信息门户网站WorldAtlas的统计,美国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猫。


数据来源:WorldAtlas数据,2016


其次是中国和俄罗斯,当然考虑到人口的情况,中国的人均拥有猫的比率并不算高,因此潜力无限。


图源:纪录片《进化:与时代同行》


但这只是诸多统计数据里的其中一个。

在美国,同是2016年,美国宠物产品协会统计出的家猫数量约为9400万只,而同期美国兽医协会只算到了5800万只,西蒙斯全国消费者研究协会的结论则是5400万只。

相对而言,中国这边还算统一,大都引用了来自《2020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2020年中国城镇养猫数量突破4862万只。

无论如何,这些猫咪的数量已经足够产生大量素材进入互联网世界,更何况,如今拍一张猫片或视频,可比写一部小说容易多了。


专供猫片的宠物摄影师(图源:纪录片《进化:与时代同行》)


于是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猫到底是如何取得了线下的胜利?

这里同样涉及大量的“阴谋论”。

其中一个颇有市场的假说是:

猫利用了人类的“怜幼心理”“虚拟亲属”,猫的叫声近似人类婴儿,猫的脸型近似人类婴儿;猫主动向人类示好,为了生存选择“主动被驯服”。


图源:纪录片《进化:与时代同行》


但这似乎依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仅凭人类的一丝“善意”,猫就能获得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狗也曾经很香,并一度是宠物里的王者。

然而,1984年,美国的家猫数量超过宠物狗;1994年,日本的家猫数量超过宠物狗;预测显示,一年后巴西的家猫数量有望超过狗;中国方面或也指日可待,毕竟2020年城镇家猫数量较上年增长了10.2%,而狗下降了5.1%。

仔细想想,狗付出的代价更大,彻底让渡了DNA里的某些特性来换取人类的庇佑,而猫几乎只是用漂亮的脸蛋就搞定了一切。


03.风口上的猫


多次碰壁后,探究猫咪为何能占有人类社会的问题,渐渐被一些更务实的诉求所取代。

就拿方才美国统计家猫时出现的数据差异来说,本质上并不是为了争个对错。

美国宠物产品协会放出9400万的数据,是为了帮助宠物用品公司计算未来的市场前景,兽医协会则需要知道自己有多少潜在患者。

因此,把样本调查通过复杂的数学公式,变成一个更大或者更小的数据,背后都是养猫经济的作用。

在中国各项关于宠物的研究报告里,猫咪的数量也从来不是亮点,亮点往往在于宠物市场规模、城市分布、日益增长的宠物人均消费数据以及行业细分情况,这对想要追上“猫风口”的从业者而言更重要。

毕竟,宠物消费具备长期主义的特征,乍一看是消费升级,而一旦入坑,立马就成了刚需,去除一些不可抗力和令人发指的遗弃行为,这种刚需将维持十多年。


2020年双十一宠物智能化商品增速超过1000%(图源:纪录片《进化:与时代同行》)


与之相比,愈发不在意猫量膨胀的,也不在意所谓“入侵故事”的,是一群已经和猫咪建立起深刻联系的普通人。

他们的生活,不像《流浪猫鲍勃 》——一只流浪猫成功改变了一个人类废柴命运——那样充满戏剧性,也没能拥有一只Lil Bub(猫界顶流,生前共计收获了数百万元美元的收入)来实现财富自由。


电影《流浪猫鲍勃》首映礼现场


但他们一致认定,从这些小家伙身上,获得了比“钞能力”更宝贵的东西——一股治愈、陪伴的力量。

为了守护它,他们愿意付出金钱和时间,能够从容应对质疑和不解。


图源:纪录片《进化:与时代同行》


04.新百兽之王的隐忧


言及此,还在为猫咪数据头疼的,只剩下一部分仍把猫视作“动物”的科学家。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将发生在澳洲大陆和新西兰的哺乳动物大灭绝归咎于家猫和流浪猫(包括放养猫),在他们眼中,猫咪入侵带来的危害不亚于全球变暖。

在英国,科学家称,810万猫在一年内杀死了2.75亿只动物,美国的猫(无论是宠物猫还是流浪猫)每年杀死14亿到37亿只鸟类。

科学家们甚至曾经跑到中国(这个未来的潜力猫大国)来做过流浪猫调研。


报告的Google译文


这样的调查和呼吁,在猫成为互联网“政治正确”的当下,并没有激起太多的火花,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喵星文明胜利。

但必须强调的是,或许有多如猫毛的理由强调猫是如何“心机”地进入人类生活,但寻根溯源,最终做出决定、纵容一切发生的,始终是人类本身。

人们可以轻易地将猫排除出十二生肖,也可以将其捧上神位顶礼膜拜。

猫,无论多强大,始终是人类时代的副产品。


* 参考资料:

1.《进化:与时代同行》纪录片

2.《人类“吸猫”小史》,[英] 艾比盖尔·塔克

3.《With 'LOLcats' Internet Fad, Anyone Can Get In on the Joke》,Aaron Rutkoff,华尔街日报

4.《How many Americans have pets? An investigation of fuzzy statistics.》Karin Brulliard/Scott Clement,华盛顿邮报

5.《16000台电脑一起找猫》,John Markoff,纽约时报

6.《2020宠物行业白皮书》,宠观网

7.《Estimates of wildlife killed by free-ranging cats in China》YuhangLi/YueWan/HuaShen P.Marra/ZhongqiuLi

8.《Google's Artificial Brain Learns to Find Cat Videos》,Liat Clark,Wired



作者 | 和风月半 | 当值编辑 | 范程远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 图源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