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16日电(通讯员 马展羽)在西海岸新区的泊里镇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这个“席”指的就是泊里红席。泊里红席是一种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纯手工艺制品。但是,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编席的匠人越来越少……为了深入调查现今社会红席文化的传承现状及未来发展、激发青年大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遗风余“席”实践队于2022年1月14日至2022年1月15日前往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泊里镇就此问题进行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遗风余“席”实践队队员分组进行访问群众、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组合问卷、调研规划,预案策划等准备活动,搜集整理红席文化相关的背景资料,充分地了解红席的起源和发展,实践队员们群策群力分析、筛选、整合红席发展的相关问题,并形成了关于红席文化的传承情况调查问卷,为展开调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根据当地防疫要求,多方面准备活动预案,以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泊里红席发源于山东青岛美丽的西海岸之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编制席子,这种席是用高粱秸劈成篾子,交叉编织出各种不同花纹的图案,这一编,就是千年。它在每个时代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古时它是人们挡风御寒的屏障,结实温暖;抗战时期,它是战士们的行囊伴侣,轻便干爽;在现代,它又是家中一抹亮丽的装饰色彩,明丽动人。这就是泊里神奇的红席,简单朴素但又蕴含大大的能量。

红席情深,根植百姓

1月14日上午,遗风余“席”实践队来到了泊里镇,实践队员在这里见到了七十多岁却仍在坚持制作红席的匠人肖长全爷爷,并与他进行深入的交谈。肖长全爷爷详细介绍并实际向我们演示了红席的制作过程,红席的制作过程包括:备料、晾晒、破蔑、刮篾、编制。百闻不如一见,看到再多的资料也没有亲眼所见的震撼,实践队员赞叹着匠人爷爷的好技艺更感慨红席的精美与动人。

实践队员也从肖长全爷爷口中了解到现在红席发展困难的原因,红席的制作工艺十分繁琐,编织一张红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制作环境苛刻必须要求在阴湿的小土屋内完成以此来保证秸秆的韧性;制作过程需要全部纯手工制作;而且现在红席的经济价值有所下降,收益率低,让现在的年轻人敬而远之,不再动手编席。这些都是红席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阻碍,实践队员也在爷爷的邀请下,跃跃欲试,亲身体验编席,没过多长时间就腰酸背疼,这也让实践队员切身实际感受到红席制作的辛苦。

1月14日下午,在实践的返程途中,实践队员们访问了当地许多群众,分发了许多调查问卷,对于红席的了解程度,传承状况,发展形势,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再发展等问题做出了访问和调查。队员们得到了积极的反馈,人们认为红席是他们当地非常优秀的文化,对于红席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表示非常的高兴,人们希望红席能够得到足够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同时,人们非常希望实践队员能够真正地为红席做好宣传,把红席推广出去。

一席传承,不断向前

次日,实践队员来到泊里红席展览馆了解到当地对于红席传承发展的对策。最后,实践队员探访了青岛泊里红席专业合作社,在那里从当地领导口中得知,目前红席正在大力创新转型,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将红席做成文艺装饰品,做成伴手礼,让红席文化在现在仍熠熠生辉。

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中的年轻人对红席已比较陌生,专业的编织红席手艺人也日渐萎缩。虽然红席使用者在乡村还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但发展和传承的问题同样严峻。实践队员了解问题后,集中讨论与研究,并在后续实践中,提出有益于红席文化发展的建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不断深入了解红席文化,不断调研,不断创新。

图为红席编织过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丁仲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