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花的网名〕带有花的网名?
图片说明:德令哈陶尔根家园小区作为海西州最大的蒙古族游牧民定居点。本报记者(石晶)摄影
赶着羊群转场,150公里路走了两天。
2年后的今天再见永花,身体发福,鸟枪换炮,十几头牛变成350只的羊群。永花刚从夏季草场转场回来,还未来得及洗漱一番就聊了起来,她用蒙语夹杂着汉语介绍,卖牛换羊的经济账。
永花说:“自从搬到陶尔根家园小区后,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几十年前,在经历了一段不幸的婚姻之后,她独自带着两个儿女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永花和孩子们是蓄集乡伊克拉村的蒙古族,没有住房,没有草场,迫于生活压力,永花不得不通过打零工和给别人放牧来维持生计。永花说“为了生活,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而最让她焦虑的是如何多挣点钱,可以给两个孩子缴上学费,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好一点。
在2015年,永花一家的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2960元,但也是在这一年永花一家的生活开始出现了转机,11月份她被村里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考虑到他们一家属于无房户,蓄集乡政府和村干部为他们解决了临时住房,同时将她列入了易地搬迁的序列。2017年8月,永花一家和其他20户易地搬迁户一起喜迁新居,搬入了政府在陶尔根家园为他们修建的易地搬迁住房。“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房子简单装修连家具都是政府给买的,我是拎包入住的。”从居无定所到拥有固定住房,易地搬迁实现了永花一家的安居梦。
“陶尔根家园小区作为海西州最大的蒙古族游牧民定居点,居住着来自蓄集乡、尕海镇、柯鲁克镇和怀头他拉镇4个乡镇、13个牧业村的891户3600多名搬迁来的牧民群众。记者看到小区内建有办事服务楼、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等配套设施,覆盖了住房、养老、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农牧民搬出帐篷、住进楼房,牧民变市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各村群众居住在一个共同的大家庭里一样,和睦共处。
图片说明:德令哈陶尔根家园小区内,永花异地扶贫搬迁的新家。本报记者(石晶)摄影
解决了住房问题,但没有稳定增收的永花又遇到了新问题——孩子的学费从哪来?永花坦言:“有今天,多亏了政府给的1.92万元扶贫产业资金和“530”贷款帮了我。”从刚开始的两头牛到现在的350只羊,她用时短短4年,生活已经步入了小康。
永花更拼了,经历过苦难的生活,在脱贫政策的支撑下,干劲十足。她告诉记者,前一天牛羊转场没能赶到草场,跟儿子和帮忙的一位村民住在荒郊野外了,早上才把羊赶到草场。大夏天的,握手时,永花手掌和指缝里全是深深的裂口。
永花是感恩的,她告诉记者伊克拉村有两个孩子,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陷入困境,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她给两位孩子买了几件新衣服。“我要多挣钱去帮助这些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全国抗击疫情期间永花向红十字会捐助2000元现金,希望帮助到更多的人。
(经济日报记者石晶)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