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9月7日17时53分将迎来“白露”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时节,

绿还深沉,但终究是仲秋开始,

热力渐弱,凉爽就要到了。

此时,草木于清晨出现晶莹露珠,

故因此得名。

进入白露节气后,

天气少了夏的焦躁,

多了几分秋的温馨与静谧,

可以算是一年中最可人的时节之一。

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农村有句老话叫“今年年成好不好,就看白露一场露”。

白露有露水,预示着晴天的概率比较大,

白露时节农作物处于生长后期,

天气晴朗有利于粮食干物质的积累,

籽粒会更加饱满。

古代,人们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馐。

鸿雁来丨鸿和雁,开始列队从北向南飞,寻找过冬之所。

玄鸟归丨燕子等候鸟开始集体朝南迁徙,寻找过冬的乐土。

群鸟养馐丨百鸟开始储蓄干果,以备过冬。

祭禹王:请来四方神,共享太平世

白露节气当天,太湖畔的渔民们会举行祭祀禹王的活动。禹王就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他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疏通三江,有效地治理了从黄河到江淮的水患。

这个祭祀活动每年的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都会举办,但尤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最大,会持续一周。祭祀当天,附近的渔民会聚集在太湖中央的小岛,举行各种祭祀仪式,后来还逐渐发展成为热闹的庙会。人们在祭祀禹王的同时,还会祭祀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

喝得讲究:窖藏五谷酒,接续白露茶

白露时节开始收获,谚语云:“处暑高粱白露谷”。江苏浙江一带乡间,每年白露一到,家家皆用谷物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售卖。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此外,南京人还有喝白露茶的习惯。茶树经过夏天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尤其受老茶客喜欢。家中存放的春茶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好接上。

吃得精美:蒸煮十样白,烹制带鱼饭

浙江苍南、平阳等地,人们在白露这天要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以滋补身体,对治疗关节炎有好处。这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在字面上相应。而在文成县,老百姓认为白露时节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饭后不胃酸。

“白露天,带鱼满船尖。”白露节至,正是钓捕带鱼的大好时机。温州洞头县等海岛的渔民习惯煮带鱼饭请客。当煮饭时,将鲜活的带鱼整条放在镬内用筏架晾着清蒸。待饭熟后,只见主人家一手抓住鱼头、一手抓住鱼尾,将带鱼悬空一抖,把全身的肉撒在热腾腾的米饭中,再用饭兜将饭粒与鱼肉拌匀,这时盛过来的“带鱼饭”,其味就可想而知了。

福州有个传统,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但细想想却有道理,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了。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节气过后气温逐渐转凉,做好日常的预防保健非常重要。饮食上要少吃海鲜,多吃些山药。起居要注意早睡早起。

增减衣服,以防受凉: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白露正处夏、秋转折关头气温日际变化大,注意及时穿上长衣长裤,尤其是腹部更应注意保暖。值得注意的是白露添衣也不能太多太快,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让身体适当接受耐寒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抵寒能力。

预防体质过敏:白露时节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在饮食调节上要慎重,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适宜膳食有莲子百合粥、银杏鸡丁、山药等,这些饮食有清肺润燥、止咳平喘、补养气血、健脾补肾的功效。

多参加户外活动:对于老年人,白露之后建议减少晨练时间,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青壮年和儿童,建议在晴好天气里多做户外运动,保持身体新陈代谢水平,提高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