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发表一些关于汉字方面的文章,也会收到一些朋友们的私信:到底繁体字和简体字哪个更好?真是一句话无法给大家准确回答,今天这篇文章就这个话题咱们聊一聊。

哪个才更好呢?

汉字到底有多少个?

有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到底它是如何的伟大?我只举一个例子: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种文字,您知道有哪些吗?他们分别是1.古埃及的象形文字。2.苏美尔人所发明楔xiē形文字。3.美洲玛雅人发明的玛雅文字。4.中国的汉字。汉字从最初到现在已经发展了4000多年的历史了。汉字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保存下来,并且一直在发展使用的文字。它的数量非常庞大,至今没有哪一个字典能准确说出它具体有多少个(每套字典所统计的字数都不同)。目前最多是《辞海》里面统计的约10万个左右。而我们普通人的认识量基本在3000-4000字左右。

汉字到底多少个?每套字典统计的都不相同

汉字改革的原因?

汉字的最终目的说到底是为人类所服务的。每一个汉字的产生都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有些汉字在远古时代确实能用,但是如果放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可能就失去它的价值了,汉字也有优胜劣汰。您不妨打开您的手机或者拿出词典去查一查。汉字总量约好几万个,请问你认识几个?我们正常人认识的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的汉字还在躺在那里睡觉。这也是我们汉字要进行改革的一个原因了。

这里面的汉字,你认识几个?

汉字演变的主要过程

大家知道,汉字总体的一个变化形式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这样一个大致的过程。而繁体字就是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后产生的中文书写的一个体现。现在少说也由2000多年的历史了。直到上个世纪为了简化需求。汉字经历了几次简化改革,于是目前成了我国的一个主要的官方汉字。

繁体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代汉字主要的改革:

汉字的改革并不是近几十年才有的,而是从汉字诞生之日就一直变化。咱们现在看到的汉字都是从远古年代改革而来的。但近些年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真正意义上来讲是1956年开始的第一次汉字简化改革,并制定了《汉字简化方案》。1986年再次制定一个汉字简化总表。当时汉字简化的总体原则是:“约定俗成,稳步前进”。就是要积极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使用的简体汉字,尽量不做大改。汉字精简稳步进行,慢慢推行改革。

汉字改革

改革最主要的目标是:精简字数,废除那些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异体字(词)。比如:词藻(辞藻)、撤销(撤消)、合页(合叶)、打寒颤(打寒战)等等。那些异形生僻字更是不适合发展的需要。咱们自己想想有多少汉字是我们从没有见过的,或者是基本用不到的。

而汉字改革重中之重就是:简化类推,繁体字变为简体字。比如:鸡的繁体字(鷄)、驴的繁体字(驢)、乐的繁体字(樂)等等。所以,我们现在用的大部分汉字都是原来繁体字简化而成的。

繁体字

支持繁体字的一方:认为繁体字更具有文化根基。

有人说汉字简化失去了它的本来的意义,没有了文化根基。比如繁体字的龙(龍),更容易使人感觉龙是一个张牙舞爪,头长犄角的动物。而简体字(龙)已经完全感觉不出来了。繁体字像一幅画,更像文化图腾。浓浓的中国元素都在里面,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繁体字更具有文化根基?

支持简体字的一方:认为简体字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也有人认为汉字由繁改简是个大势所趋。简体字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单,便捷,更容易书写和记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汉字简化也有很多改的比较好的案例。比如:尘土的(尘),上面一个小,下面一个土。一看就非常直观,尘土尘土不就是细微的沙土颗粒吗?一看就是一粒微尘。反过来再看这个繁体的尘(塵),上面一个鹿,下面一个土。我们只能理解为一群鹿跑过之后,地上扬起了一层灰土。

简体字更符合时代进步?

我的观点:简繁互补才是汉字发展的规律。

其实我认为汉字的简繁互补才是中国文字的演变规律。有些简化的确实没有道理,而有些繁体字压根不符合时代的进步也要进行改变。 所以我们的汉字改革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个汉字都能为大家服务。汉字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一直处于改革之中。您仔细想想,繁体字本身也是简化的结果。所以,大家也不要认为繁体字一定就比简体字高雅,也不要认为简体字就比繁体字更进步。一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并不是由繁体和简体那么简单。你可以推广繁体字,也可以推广简体字。这样一来一往,更能促进咱们中国文字更多元的发展,您说不是吗?

简繁互补才是发展规律

结束语:古人留给我们的汉字,我们不肯全部都认识。但是研究每个汉字背后的文化知识,从历史中寻求智慧,才是我们搞汉字文化研究者的重要目标。学以致用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