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网qq分组〉qq个性分组大全唯美?
你不愿意看朋友圈,在你眼前播报,或许只能适得其反——我们需要的或许是“更少”,而不是“更多”。
微信新版本推出了一个新功能,当你使用微信里的“语音通话”拨打朋友电话时,屏幕上将以幻灯片的形式,自动播放对方三天内发的朋友圈动态,包括文案、图片、定位等等。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惊呼这是“大型社死(社会性死亡)现场”。试想一下,你拨打领导微信语音通话谈工作,屏幕上马上显现他的自拍、吐槽或者小感悟,你会是什么感受?很大概率会笑出声,甚至可能走神,忘记通话主题。
应该说,微信这个功能并没有什么恶意。屏幕上播报的内容,本来就是对方朋友圈已经发布并且向你公开的(屏蔽内容则不予显示),很有可能你错过了,那么就顺便“温习”一下。
这有点像过去打电话,通信公司推出的那种个性彩铃。你在等待的时候,可以听一首歌,或者几句有意思的对白。你现在可能已经想不起了,因为除了推销和骗子外,人们已经很少接到紧急事务之外的电话了,彩铃业务似乎已慢慢成为过去式。
微信可能也感受到了这种危机。他们想更多“占用”或者“开发”用户的时间,担心自己有一天会被下一代社交工具取代。也有可能,他们认为人们对他人的朋友圈内容,正在缺乏兴趣。
作为用户,我们也有类似的体验,点赞和互动越来越少,屏蔽、分组和“三日可见”越来越多,一言不合就“拉黑”也成为很多人的日常。当“好友”越来越多,最多可以到好几千,但朋友圈却充斥着微商和各种宣传时,人们自然就慢慢变得越来越“懒于社交”和互动了。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对热词,“社交恐惧症”和“社交牛x症”(简称“社恐”和“社牛”),这一对看起来相反的词,其实反映了同一种困境:社交媒体普及,并没有解决人们的社交难题,相反,它让人对“社交”本身产生了怀疑。人们习惯于依赖微信来进行“社交”,但是仅停留在浅层次活动上,那种面对面的交心,变得越来越罕见。
总的说来,无效社交或者“点赞之交”,已经占用了人们太多时间。在群里聊一天,却并不能见面。在微信已经成为基础生活工具的今天,一种对网络社交的厌倦,开始弥漫开来。很多人经常感受到“丧”,却又说不出缘由。
相信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也有关注到这种“丧”和“疲倦”,他一直崇尚简单。但是,微信已经成为基础工具,已经覆盖人们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下,他能做的只有“不断深耕”,推出新功能,或者是增添一点小乐趣,来进一步抓住用户的时间。
这次的“播报功能”算是“小乐趣”类型,其初衷或许是“加强你与想联系对象间的了解”。毕竟,能够通话的人,一定是朋友圈好友中的少数,那么,就多看两眼他/她最近的朋友圈动态,让了解变得更深。
这个初衷一定是好的,但有无效果还是一个疑问。它会缓解还是加深人们对“社交”的厌倦?或许,它只是这种厌倦的新症状?你不愿意看朋友圈,在你眼前播报,或许只能适得其反——我们需要的或许是“更少”,而不是“更多”。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一凡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