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细节』注重细节的文案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基层减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防止政策执行“一刀切”、层层加码,持续为基层减负。
泛滥的工作群、政务平台令人眼花缭乱,各类“请上报”“请回复”“请点击”让人应接不暇,用“群里吼”代替“实地走”……去年以来,江苏多地纪检监察机关把减负焦点对准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指尖”之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为“指尖”松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哪些表现?专项整治效果如何?如何真正铲除滋生形式主义的土壤?记者展开调查。
从“指尖”负担到“指”上谈兵
各部门单位运行的各级信息平台就有近470个,有的一个工作条线推广使用信息平台30个,全市各部门单位、乡镇园区排查梳理微信(QQ)工作群1100余个……一份来自高邮市纪委监委的调研报告,揭示了基层干部的“指尖”之苦。
一名基层干部给记者列出“比较重要”的工作群:创文工作群、村书记工作群、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群、疫情防控工作群、书记培训群、会计工作群、民政工作群……“基本上从早上一睁眼手机就响不停,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最让他头疼的是,三四个微信工作群经常一起响,“有时候一天能接到10个任务,而且都规定下午五点前要完成,你说头大不大?”面对无法完成的任务,他坦言不得不用形式主义对付形式主义,“比较重要的活优先干,忙不过来的就估个数字随便填填、应付了事”。
“信息平台多、工作群多,这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最直接表现。”高邮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黄东涛调研发现,过多过滥的工作群和政务APP,背离了方便工作、提高效率的初衷,成为基层干部的“不能承受之重”。他列了一组数据:去年2月,高邮各部门单位运行的国家级平台有175个,省级平台有209个,设区市市级平台有56个,而高邮市级平台仅有19个。
一些政务平台变味走样,滋生形式主义问题——有的过度依赖数据,以数据为王、排名为上,将各类信息平台、手机APP等的使用率、点击率也进行考核或排名;有的不顾实际情况实行月度甚至每周进行排名通报,倒逼履责,导致基层出现任务摊派,一人多机刷点击率、登录率等形式主义问题。“有个平台设置每日上传10条动态信息的‘硬杠杠’,但是平时村里人少、事少,为了凑数,网格员在路边发现一个烟头也会拍照上传。”黄东涛无奈地说。
“线上热闹”的同时,少数基层干部甚至学会“钻空子”,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基层工作异化成线上作秀。
去年5月6日,淮安市清江浦区邮政南苑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清江浦区纪委监委在对事故进行问责追责过程中发现,事故的背后正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在作祟——
当天上午9时,安全巡查员多次在“清江浦房地产2021老小区改造”群内发布“配重块存在安全隐患”的信息,项目安全员、监理单位监管人员和总工程师陆续在群内回复“收到”,并相继在群里提出安全要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也在群里称“对该问题要严肃处理”,区房地产公司副经理、邮政南苑小区改造项目安全员王宏伟回复“收到,已草拟书面处罚决定书”。承建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群”里忙得热火朝天,“指尖上的安全监督”有声有色,却无人迈出关键一步――叫停施工!2个小时后,小区改造工程发生安全事故。去年5月27日,清江浦区纪委监委对直接责任人王宏伟给予撤职处分。该案共立案查处5人,问责2人,提醒谈话1人。
去年,清江浦区就“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处理党员干部16人。清江浦区纪委监委监督室负责人徐驰分析发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往往隐蔽在井井有条的“照章办事”体系之下,危害性并不显而易见。“但作为形式主义的变种,它不仅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也会损害党中央权威、破坏党的形象,必须加以警惕并及时遏制。”
从工作群“瘦身”到集成化服务
“最直观的就是手机比以前‘安静’多了。”专项整治前,高邮市琵琶社区党总支书记陆凤霞的手机上最多有二三十个群,每天看群消息加回复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现在每个村(社区)只保留一个必用群,所有的任务、相关信息都在这一个群里发布,“再也不用担心漏看信息、耽误工作了”。
陆凤霞的切身感受,反映了专项整治带来的喜人变化。数量该精简的要精简,微信群能退的就退掉,严控信息发布内容,没必要说的不说……给“指尖”松绑,江苏多地纪检监察机关从推动精简政务APP、微信工作群入手。
“针对平台多的问题,我们和各个乡镇部门进行梳理研判,不需要的平台就取消,功能相似的就合并。”目前,高邮本级创建的19个平台,仅保留了10个;通过向上申请撤并,扬州市级层面的8个平台被取消或整合。随时建群、随时解散的动态工作群,是微信工作群整治中的难点。“我们联合宣传部门进行研判,提倡一个工作机构只建一个工作群,严禁通过工作群直接越级向基层派任务、提要求,最后取消了211个工作群。”黄东涛说。
大刀阔斧“做减法”的同时,多地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相关部门整合优化,归口管理、集成服务,为基层干部卸下不必要的负担。
在张家港,专项整治重点聚焦承担大量基层事务的网格员。“网格员开展村级网格化巡查时,需要将火灾隐患、安全生产隐患、人居环境问题,以及群众意见建议分别上传到各个工作群,如果一条信息同时存在几个问题的,还需频繁地在不同的微信群之间切换、上传,费时又费力,让基层网格员叫苦不迭。”张家港市监委委员倪建鑫告诉记者,通过专项整治,基层网格员的入格事项从260项压缩至58项。“像党组织信息采集、党员信息采集等职能部门本应掌握的信息采集类任务,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相关任务比较专业的监测指导任务等,都被‘扫地出门’。”
在此基础上,张家港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该市融合“城市‘e’管家”、“12345”便民服务热线等功能推出“联动张家港”APP。市联动中心通过该APP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办并反馈,基层网格员通过这一个端口就能上传发现的问题、查看结果。“‘联动张家港’APP上线以后,以前置顶的几个工作群都解散了,可以腾出更多精力解决群众诉求。”张家港市乐余镇乐余村网格员周春峰说。
从“群里吼”到“实地走”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高度重视基层减负问题,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仍是不断反弹、难以根治。一些基层干部抱怨,尽管政务APP、微信工作群有了一定程度的压降削减,但大量任务还是通过各种形式层层派发下来,尤其是一些上级职能部门,该到基层调研的,不想前去,安排基层“代拍照”;该指导督促的不前去,用拍照留痕方式倒逼基层抓落实。
苏北的一名村书记就向记者吐槽,经常会接到一些村里无法胜任的专业工作。“比如,今天这个部门让村里去查看猪圈污水处理有没有达标,拍照上传;明天另一个条线让你去企业摸清安全生产情况,填报表格。我们也没有专业知识,只能面上看看,老百姓还不理解,觉得村里来查是不是在故意找茬?”更让他想不通的是,干得怎么样是一码事,干的过程是否有记录、材料是否齐全是另一码事,“有时候工作做好了,却因为材料有瑕疵而被批评”。
“上级职能部门担当作为不够,把该承担的任务向下派发,这是典型的作风问题。”黄东涛说,当一个个部门都如此安排时,基层必然应接不暇,大量时间用在应付上级的痕迹要求上。要让“指尖”减负切实转化为实干新风,必须杜绝“甩锅”思想,不能把责任向下推。“不管是机关部门,还是领导个人,在组织工作、谋划工作时,都要树牢减负意识;做决策时,多考虑下基层的困难,少一些不切实际的拍脑袋决策、随意发号施令等问题。”
而在徐驰看来,摒除“指尖”之苦,不能仅仅“做减法”。随着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办公无纸化、行政管理智能化是必然趋势。他认为,开发一个政务APP,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巨额财政投入,与其事后惩戒、一停了之,不如事先“把好关”,在办公平台、微信群的创设上设置精准、可量化的标准和“门槛”,“比如建群、开发APP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做什么工作推动问题解决?具体做法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要进一步细化明确。”
“当大多数基层干部一边抱怨形式主义,一边身不由己搞形式主义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警惕,必须在整个执行系统中做‘全面体检’。”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丁宏认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形成,离不开趋于形式的督查考核机制。督查考核是指挥棒,重视过程、忽视结果很容易让基层学会“见招拆招”,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造成恶性循环。只有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从看“痕迹”转变为看“实绩”,才能推动基层干部从“群里吼”到“实地走”。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也不例外。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各地仍在探索。
比如,高邮市纪委监委近期选取不同乡镇的4个村(社区)作为减负工作监测点,通过日常监测,跟踪把控减负动态;
如东县双甸镇纪委把对村居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作为减负目标,严格控制开展督查检验数量和频次;
苏州市吴中区纪委监委推动区委宣传部建章立制,细化政务APP、网络工作群组运营管理要求,建立政务新媒体开设登记备案管理制度……
“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通过‘指尖’减负倒逼基层优化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水平,是各地都应思考的问题。”丁宏认为,开展长效整治,关键还要在创新基层治理“新思路”上下功夫,尤其要在打通部门、层级间的数据壁垒上多探索,“比如现在多地探索的‘城市大脑’,就是打通数据壁垒的积极尝试,不同部门、层级可以在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大幅度减少基层干部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睿翔 陈珺璐 顾敏
图片 视觉中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