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英文,失败者英文怎么说?
文/霓裳
01
一位朋友告诉我,她的学校里有一个四岁小女孩,女孩家里有个哥哥。这个女孩在幼儿园很喜欢表现,总是寻求关注,做了什么都要叫老师看,喜欢被表扬。老师表扬了别的孩子,她就会说“我呢?”
回家后,女孩会把幼儿园所有鸡毛蒜皮的事和妈妈说,“小朋友今天说不和我玩”,“今天谁谁碰我了”,“老师怎么怎么不公平”等等,里面有夸大事实或撒谎的部分,她的妈妈会来老师这里追究。
老师觉得孩子太过寻求关注不好,应该更关注自己的进步,而不是寻求外界的肯定,很想帮助她改变状况。
但每次和女孩妈妈沟通,不要给孩子做横向比较,不要让孩子依赖表扬。家长不以为然,觉得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关注和肯定不够。后来,家长就带着孩子转学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些不停跳槽的年轻人,有一部分人的离职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工作表现得不到老板的及时认可,内心很不高兴,认为这对自己“不公平”,觉得“这样自己所做的还有什么意义”而离开的。
但是,你会发现,无论是那位转学的孩子和她的妈妈,还是那些不停跳槽的年轻人,即便他们离开了那个令自己受挫和不满意的环境,到了新环境,他们依然会不断地重复着这种类似的受挫经历与感受。
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意义有个错误的理解,一直试图在向外界寻找价值感,希望通过他人的关注与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人生意义。
孩子的所有行为问题,都是认知的问题。成人也是一样。
02
成年人中的失败者,大部分是因为在童年时期就未对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一直受此影响。
阿德勒说:
每个人从刚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就算是孩子也想弄清自己的力量和自己在周围环境中的地位。
5岁前,孩子就已经具备了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去对待周围的一切。此后,他们会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来关注自我和整个世界。
但是,他们的经验太少,且受原生家庭的局限太多,对自己和对世界的视角难免会有所偏差。
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身边重要的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以及他们如何对待自己和世界,渐渐赋予了他们生活的意义。
这种意义对孩子今后人生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如果孩子形成了错误的人生意义和目的,今后,他们所采用的处理方式都会奔向这个目的。
即便到成人后,这些行为和目的,给他们带来了接二连三的不幸和痛苦,他们也不会轻易改变。
虽然有时候,错误带来的严重后果,会强迫他们改变自己对人生的认识。但是,如果没有外在的、社会的压力,或者自己还不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他们就不会意识到其中的谬误,还会迷失在错误的意义中。
只有他们自己愿意且能够重新思考,并对这些认知加以修正,他们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才能得到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总是陷在一种强迫性重复的命运中,无法改变。
比如,有的人总是不断地换工作,因为他所找的工作总有几个他不能满意的地方;有的人总是在不停地遭遇情感问题,遇到的对方总是那么渣;有的人每次投资都是失败的;有的人总是会遇到故意与自己作对的人……
03
尽管童年经历的事件相同,但如果解释不同,也会形成不一样的意义。
比如,有的人童年生活并不幸福,他就会千方百计地去摆脱困境。成年后的他,会这样想:“我一定要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不要让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而同样的遭遇,有的孩子想的是:“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别人可以享受的美好,我却得不到?既然这样,我还有必要给别人关爱吗?”
甚至一直到成人,他都会这样想:“既然我过得不好,那么谁也别想好!”
例如,有的父母会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我的童年就是从贫苦中过来的,你凭什么一点苦都不能吃呢?”
还有一种人则认为,因为童年时让我吃了很多苦,所以我现在没有理由再吃苦,或我现在做什么都情有可原。
那些童年生活里有着较大缺失的人,大多数成为失败者的原因,是他们往往过于关注自己的缺失。这样,他们所做的一切,一直都是在为了填补自己的内心缺口。
他们一生都在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真正关注到其他人,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对社会的贡献。
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也是导致孩子对人生意义曲解的一大因素。
如果孩子从一出生便在家里受到过度的关注,想要什么都能轻易得到,甚至无须自己争取,便可以获得一切,就会让他们误以为自己的愿望是至高无上的,而且这种特权是与身自来的。
这导致他们的脑中只有自己,认为其他人都是围着自己转的,是为自己服务的。所以,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更不知道什么叫相互合作。
他们习惯了只索取不付出,不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当有困难出现时,他们唯一想到的是依赖别人,让别人来为自己解决问题,或者希望环境自动改变或问题自动消失。
否则,他们就会觉得,别人是在与自己作对,这个世界是对自己充满敌意的。
一旦他们不再是众人注目的焦点,或者别人不再那样关注他们,他们便会不知所措,觉得所有的人都对他们有所亏欠。
千方百计地追求别人的关注与认可,成为了他们人生的错误目的。
他们认为,如果能够重新成为众人的焦点,如果人们再一次承认他们出类拔萃,那么自己又有了巨大的人生价值。
这样的他们,其实活得很累,常常觉得自己有很多不如意和不快乐。因为,别人不可能时时以他们为中心,时时关注他们。于是他们常常会感觉到不公平。
他们追求的所谓公平,其实是特权。比如,所有的人都围着自己转;比如,要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好处,或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好处,却在出现错误和问题时,不想承担相应的结果与损失。
“我不能吃亏,我不好谁也别想好。”
“别人需要努力付出和吃苦得来的,我不用吃苦也能得到。”
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使自己至高无上,受人仰慕,并且可以为所欲为。
04
过度寻求关注与认可的人,一生都活得很辛苦。
很多人由于一直无法得到这些,内心会一直很痛苦,觉得这个世界真不公平。有些人尽管通过努力,得到了很高的成就,终于得到了众人的关注和认可,他们同样活得不轻松不快乐。
无论他们取得了多高的成就、荣誉和地位,他们依然还是感觉到身不由己,感觉自己得到的还不够,或对自己的现状总是不满意,总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追求,无法停下来。
他们找不到真正的自我意义,他们必须不断地去努力证明自己值得这样的关注与认可,甚至觉得,一定要站在顶端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感。
获奖无数的歌手张靓颖,在《了不起的姐姐》的一期节目中说,自从自己出道后,因为有无数眼睛盯着自己,感觉压力很大,每天想着是怎样让自己不要出错。
她的自我观点是“先有资格做自我,然后才能有自我”。她说:“如果我和普通人一样,那我就等不到自己的出道15周年了。”
自从得了最佳女歌手后,她就想着怎样拼命证明自己就是最佳女歌手。
她很茫然,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不知道要满足谁的标准。观众说她喜欢唱英文歌,她觉得他们在说自己不会唱中文歌,于是她就唱中文歌来证明自己;当她听到有人说她只能唱现场时,她便要出最好的录音棚专辑来证明自己;当有人说她只能唱翻唱时,她又开始努力出自己的代表作来证明……
就这样,她一直无法让自己放松,一直没有办法停下来。
05
如何判断孩子是在过度寻求关注呢?
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意义有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只有当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时,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感。
一、我们可以观察孩子的行为,如果发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正常情况的需要,那多半这个孩子就是需要过度关注。
例如,实际情况下,孩子并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却在不停地让我们为他忙活。《孩子,挑战》的作者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
妈妈正在写一份报告。3岁的女儿在旁边玩玩具,女孩突然过来说: “妈妈,我要你和我一起玩。”“等一下,宝贝,我要先把报告写完。”“妈妈,抱我一下!”妈妈给了她一个拥抱。女孩回去玩玩具。
两分钟后,她问:“妈妈,你现在可以和我玩了吗?”“再等一下,宝贝!”安静几分钟之后,女孩又说:“妈妈,我要上厕所。”“好的,去吧!”“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脱连体衣。”“你自己会呀。”妈妈回答,然后抬起头看看她说,“好吧,宝贝!过来,这次我帮你。”
女孩去了卫生间,很快又跑回来,要求妈妈帮她把连体衣的拉链拉上。妈妈帮完她,继续写。
安静了几分钟,女孩又问:“你现在可以和我玩了吗?”“再过几分钟,宝贝!”没一会儿,女孩又跑向妈妈,抱着她的膝盖:“我爱你,妈妈。”“我也爱你。”妈妈回答,又给了她一个拥抱。
就这样,女孩不停地去找妈妈,直到妈妈写报告后开始陪她玩。
这个女孩就是在用可爱的方式来过度寻求关注。她觉得,如果妈妈忙别的事,就意味着忘了她的存在。只有在自己得到关注时,才有价值。
二、当我们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理由而让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忙碌,并且我们觉得不高兴或者烦躁时,就可以确定孩子正在通过错误的方式来为自己寻求定位。
例如一些孩子可能会用哭闹、恶作剧、打翻牛奶、在墙上乱画、不停闯祸、或其他能够引人关注的方法。至少当父母因为他的行为而暴跳如雷时,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此时他的内心在说:“除非你注意我,不然我什么也不是。只有当你为我忙的时候,我才能找到自己的地位。”
如果我们对这种行为妥协或让步,就会增强孩子的错误观念,更加相信用这种错误的方式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归属感。
那要怎么纠正呢?
一、我们先问问自己:
孩子要求的是什么?如果我们不介入,孩子自己能否处理?
如果我们有所回应,会对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什么影响?
我们的反应会帮助孩子懂得他是个有能力的人,还是会导致他认为自己无助、无力,需要他人帮助才行?
二、孩子能处理的事,鼓励孩子自己处理。
当孩子用出各种方式和技巧来让我们为自己忙活时,告诉他“你自己可以做得很好”,然后做我们自己的事。当我们在忙时,可以鼓励孩子参与进来,给他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体会到价值感。如果暂时没有适合孩子的任务,告诉他“等我忙完这件事就来陪你”,然后说到做到。
三、在此期间,对于孩子以寻求关注为目的行为不再回应,只在孩子合作及表现好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例如,当上述的小女孩自己玩时,妈妈可以说:“宝贝,你知道怎么照顾自己了,真好。”
每个孩子天生都在尽其所能寻找自己的存在意义和归属感。
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注,需要我们的爱与情感连接,才能走在健康快乐的道路上,获得内在的自我价值感、意义感和归属感。
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根据不同需求做出自己的贡献,从生活中获得满足感。给孩子长期的正面影响,而不是获得立竿见影的短期满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