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白

本文我们来讲一讲对联。对联在我国古代,是文人雅士十分喜欢的一种文学游戏。对对子,不仅是读书人比拼才华的一种形式,还是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活动。对对子相较于传统的春联,在形式上更为多样化,而且对子的内容也更为精巧。不过,再精巧的对子,都讲究韵律和平仄。对联的种类非常多,按字数、按内容、按修辞、按用途分类,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如果要对出一副工整的对联,一般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字数一定要相等,这个是常识,也是硬性要求。不过,历史也曾有过字数不一样的苗对,但总是很少的。此外,对联中允许出现重复的字或者重叠的字。只要对应的叠字能够相互映衬,也是非常不错的对子。比如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一副对子,就是叠字中的经典,此对如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子中的叠字,在修饰和涵义上都对得相当工整。

其次,对子对字眼的词性,要求极高。“云对雨、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这些对子中的词语,是需要相互呼应的。因此就要求出对子的人,对实词、虚词要非常清楚。词性相当,指的就是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语,词性上要一致。“实对实,虚对虚”的要求,是对对子的基本原则之一。当然,为了让对子更为精妙,古人还对词类做了更加精细的分解,比如天文里头又分出日月风雨,地理里头又有山风江河等等。

第三,结构要相称。这里的结构相称,既包括词语的语法结构,也包括词语的平仄、节奏等等。词语的结构常见的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等。节奏相称,指的是阅读的停顿节奏,上下联也要对称。至于平仄结构,也是比较丰富的,比如上下联平仄相反、自句内平仄交替等等都可以。

对对联,除了一些基本规则之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规避。因此,古人在对对子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有些对子的设计十分巧妙。不论是内容还是结构,都很精巧,要想对出下联,若没有合适的时机或灵感,还真对不出来!这种对子也被称之为绝对。比如本文所讲的这幅对子,就是一个十分经典的上联,据说是古时候的一位县令出的对子。

“鸿是江边鸟”,这个上联初看很普通,但是细品之后,才发现确实精妙。首先,这个对子是拆字对。他将“鸿”拆开形成了上联,“江边的鸟”组合起来就是鸿雁的“鸿”字。其次,这个对子的结构十分完整,“鸿”是“鸟”的一种,二者之间有个性和共性的关系。第三,这个对子的“江边”意境十分优雅。换言之,你要对的下联,就要考虑到这三个细节。对子出来后,许多网友纷纷参与,有两个对子,还是相当精彩的。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答案。

其中有一个对子是这样的——“蚕乃天下虫”。小编查了下资料,发现当年县令的上联,被一个姓冯的秀才对了出来,而他的答案是“蚕为天下虫”。可见,这个网友应该是借鉴了秀才的答案!这个下联的确很工整。“蚕”字拆为“天和虫”,“天下”的意境也十分高远。而“蚕”也是虫子的一种。可见,这个下联确实完美!另外,还有网友给出了另一个下联——“仙为山上人”!小编认为这个对子也十分精彩!“仙”拆为“山人”,而“山上”又对应了“江边”,确实也相当了得!

不知您是否还有其它答案?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