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碰到一种情况,自己想写一个话题,但不知道如何把这个话题,展开成一篇文章。于是,就卡在那里。今天教大家一个万能方法,让你遇到任何话题,都能有源源不断的思路。先分享一个公式 ——文章 = 提问 + 回答我们在公众号、知乎,或者某本书里,看到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多个「问题 + 回答」,组合 而成。


这里的文章,指的是非虚构类文章,比如,一些成长、思考、赚钱、教程内容等等,而非小说、 故事、电影剧本等。或者直观一点,我公众号的内容,就属于这类。

看一个小例子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收获非常大。书名叫《人生只有一件事》。他是台湾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老师写的。书的核心内容就一句话: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活好。我读完这本书后,做任何事情,思考任何问题,都会想到这句话。因为按照这句话,如果我能从一件事里,学到一些东西,让自己成长,变得更好。那无论 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我都是赚的。因为人生只有一件事:把自己活好。

这段话,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它是由多个「问题+回答」组合而成。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这都是陈述句,哪来的什么问题?其实,每一个陈述句,都是用来回答某个问题的。只是有时候,我们为了让文章看起来更简洁,会被这个问题省略掉。但这个问题,还是存在的。在哪里? 在读者的大脑里。


下面我就把这些问题,全部还原一下 ——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收获非常大。(什么书呀?)

书名叫《人生只有一件事》。(它是谁写的?)

他是台湾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老师写的。(书里讲的什么?)

书的核心内容就一句话: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活好。(听起来很有哲理,那你的收获是啥?)

我读完这本书后,遇到任何事情,都会想到这句话。(为什么会想到这句话?)

因为按照这句话,如果我能从一件事里,学到一些东西,让自己成长,变得更好。那无论 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我都是赚的。(为什么是赚的?)

因为人生只有一件事:把自己活好。有没有发现,如果把这些问题,全部加上去,这段话的意思,也完全相同,只是会稍微有一点啰 嗦。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把一些问题省略掉。但这些问题,其实一直会出现在,每一个读这篇文章的读者的脑子里。


比如,当你读到 ——

1.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收获非常大。你就会好奇 —— 2. (什么书呀?)

然后我说 —— 3. 书名叫《人生只有一件事》。你又会想知道 —— 4. (它是谁写的?)

我回答 —— 5. 他是台湾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老师写的。你又会想知道 —— 6.(书里讲的什么?)


以此类推。于是,一篇文章就这样诞生了。你可以去翻出任何一篇,你最近读过的文章。细细揣摩一下,你读到每一句时,大脑里是否会产生一个问题?可能有同学会疑惑:那是不是,每个读者看到某一句话,都会产生相同的问题?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不同人的 知识积累不同, 性格不同, 行业不同, 见识不同, 心情不同,……所以,不同读者看到同一句话,会想到的问题,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读者看到这句话 —— 1.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收获非常大。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 2. 什么书呀?(他可能喜欢读书)或者 2. 你收获了什么?(他可能更关注结果)或者 2. 你最近竟然有时间读书?(他对作者比较熟悉,可能知道作者最近比较忙)或者 2. 我不喜欢看读书的内容,拜拜!(他不喜欢读书)或者……你看,同样一句话,会让不同读者,产生不一样的问题。

那,作为写文章的人,我们如何确定,读者看到某一句话,会产生什么问题?

答案是:这个没法确定。因为读者的疑问,会有很多个。我们只能选其中一个来回答。选哪一个?选和自己主题契合的。就是,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根据自己的主题内容,通过文字引导读者,朝这方面思考,产生某个问题。然后,回答这个问题。至于其他读者,他们产生了一个问题,但你的回答,没有解决他们的疑问。这就说明,他们不是 这篇文章的目标用户。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一个作者,用户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写出一篇让所有用户喜欢的文章。 所以,我们无论写什么内容,都只能为某一部分用户提供价值,而不是全部。 如果一直纠结,我要让所有用户满意,那就是走在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上,永远不会到达终点。理解一篇文章,都是由多个「问题 + 回答」组合而成后,当你想写一个话题,但不知道如何把这个话题,展开成一篇文章时,解决方案就很简单了 ——思考一下, 用户看到你这个话题,会产生哪些问题? 然后,挨个回答这些问题, 把回答,组合一下,就是一篇文章了。那,如何才能知道,用户会产生哪些问题?有没有什么规律?当然有。下节课,我会介绍一个万能模板, 掌握这个模板, 你无论写任何话题, 都会有源源不断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