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很像婆媳关系,你是否会觉得很可笑?
但现实往往就是如此,而且这对“婆媳关系”还很不公平。初来报道的你正像刚过门的小媳妇,而导师则像经验丰富的婆婆——毕竟每年都有研究生。在这种关系里,你几乎每天都战战兢兢,时刻小心谨慎,生怕出一点纰漏惹导师不高兴。而导师则是开心就给你聊一聊,不开心可以连续一周不见你。这正像初来的新媳妇怕婆婆一样。
而为什么说不公平呢?一般而言,初来的新媳妇都会经过一个过程的转变:新媳妇——母亲——最后熬成婆。而这个地位也会随之上升一些,特别是有一些新媳妇生了孩子之后,基本上就是家里的“老大”。
但在导师眼里,即便你“有了孩子”——发表论文或者其他成功,他也不太会改变对你的态度。因为人家“儿孙”——成果多呀,多一个少一个都关系不大。于是,你仍然要小心翼翼……
所以说,在学生与导师的关系里,学生想“抬头”真的很不容易。毕竟,尊师重教是传统美德。
导师要求学生修改昵称
对于这个问题,某高校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经历,并且引人热议。他的导师是一位教授,聊天的第一句话就是“请改昵称”。学生瞬间一脸黑人问号——老师您那边改一下我的备注就可以。导师的话很直白且无法反驳——我没有修改学生昵称的习惯!
这样的事情在很多院校都会存在,一学生称自己也被导师要求改昵称,原因是找不到他了。此外,还有体育老师要求学生把昵称改成真实姓名,并且还要把头像改成真实照片。
修改昵称就算了,说话也很卑微
除了被要求修改昵称之外,学生在导师面前说话也有一些“禁忌”,特别是在和导师发消息时一定要充分体现出对他的敬意。
不久前,一位研究生因为给导师发消息的时候带了“到底”两个字而被导师骂了近十分钟。他的原话是“这张图到底怎么放啊?”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语句有质疑、责问和不耐烦的意思,这很容易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
在几年前的人大发生了一件“典型”的事——因为新来的研究生在微信等社交软件上发布了攻击北大和人大两位学者的不满言论,人大某院长发布公开信,并且宣布与这位学生断绝师生关系。
也就是说,学生出言不逊,导师将其逐出师门。此外,该不该屏蔽导师则成为了研究生面临的难题之一。有人对此进行调查,结果是受调查的99%的学生都为微信该不该屏蔽导师而苦恼,但并不是99%的学生都选择屏蔽导师。
如果屏蔽导师,万一导师心血来潮看自己的朋友圈,结果却是看到一条“杠”,他会怎么想?如果不屏蔽,自己偷偷出去玩也不敢发动态。
据了解,有研究生在游玩的时候分享自己的照片,把不让导师看点成了仅让导师看,没想到过了几分钟导师就发来消息——要以身作则。
不得不说,学生也太难了。
你以为只有你能屏蔽导师吗?导师也会屏蔽学生,站在这个角度考虑——你能体会到被屏蔽的感觉了吧?
笔者观点
通讯工具其实是学生和导师之间沟通和联系的纽带,但很多时候却产生了不少问题——比如学生不敢聊天、被迫修改昵称等等。
其实,自己的社交昵称的权利在自己手里,只要我不违规,平台就能通过审核。但导师却以“找不到我”为借口让我修改成名字,而且表示自己没有修改备注的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导师没有修改备注的习惯,学生就得有修改的习惯吗?而且还是被迫修改自己的昵称。真想给导师念一句老夫子的语句——己所不欲……
其实,修改昵称并不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再说高校教师都是知识分子,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应该摸索一下就会,最多也就是一学就会,不至于非要“剥夺”学生昵称自由的权利。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你会听老师的话,修改自己的昵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