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黎春蕾生张艺娜在幼教岗位上彰显爱心与责任。
深职院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斩获四金二银,获奖总数和金奖数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
北京电科院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在上专业实训课。
在扬工院智能制造学院VR仿真实训室,学生们进行仿真模拟培训。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践行总书记回信精神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名在校生,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然而,我国重点领域技能型人才缺口仍然很大,预计2025年缺口接近3000万。
“进入新时代,职业院校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职业教育‘香起来’!”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院长余临介绍,2016年,培黎学院董事、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和余临联名向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汇报工作情况及今后发展设想。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回信强调:“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为校训,心系国家、艰苦奋斗,传承发扬老校长艾黎和何克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心培养了大批人才。”
“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更坚定了我们为国家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的决心!”余临说。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感召下,一所所职业院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一批批莘莘学子展翅翱翔。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脚踏实地 行稳致远
培黎学院第六届“培黎春蕾班”学生张艺娜,毕业后来到财政部幼儿园,成为一名照顾孩子生活起居的保育老师。“培黎春蕾班”是培黎学院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合作,资助贫困女生完成学业的公益项目。自2001年第一届“春蕾班”举办以来,截至2021年已举办6届,236名来自乡村困境家庭的女孩成为具有回馈国家和社会能力的人才。
“作为春蕾姑娘,我深知教育能够改变未来。我希望今后能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呵护祖国的花朵健康长大。”张艺娜说。2022年7月,她拿到了教师从业资格证书,向人生目标踏实迈进。
“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坚定了行医为民的理想!”培黎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生李梦阳,在校期间牢记“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她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反复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在室友身上尝试推拿按摩……毕业后,她如愿成为一名艾灸师。她说:“今后我要长知识、长见识、增才干,让青春无悔。”
“要成为栋梁之材,首先要脚踏实地,做一件事像一件事。”余临介绍,培黎学院时刻践行着由艾黎和何克等人身体力行锤炼出来的培黎精神,“努力干,一起干”,坚守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思想,旨在办好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紧密围绕首都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走特色办学、内涵发展的国际化职业教育之路。“看着一位位培黎学子致力于成为有用人才,我由衷欣慰。”余临说。
唯有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自1958年建校起,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扎根京华沃土,立足首都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并成为包揽教育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习管理三项50强的全国7所高职院校之一。
北京电科院党委书记张启鸿说:“在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感召下,学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学校精准对接冬奥会制冰人才需求,与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合作开设‘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科班制冰师。学校与火箭军、军委国防动员部合作定向培养军士人才以来,已累计输送1064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士官,被誉为‘工匠型专业技能士官和专家型专业技术士官的摇篮’。目前,学校长期稳定合作的企业超过300家,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8%。”
敢闯敢拼 敢为人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
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正成为一批批学子奋发图强的集结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学生徐萌萌在发电厂实习时发现,很多设备故障和隐患排除要靠工人凭经验判断,准确率很低。
“总书记的话鼓舞我勤动脑、勇创造!”徐萌萌决定设计基于声波的故障检测以及巡检系统。在深职院帮助下,她组建技术团队。2021年8月11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决赛落幕,徐萌萌团队的“工业(声波)智能检测及故障预测系统”项目获得金奖。不久,她创立深圳声微科技有限公司,其产品将电机故障检出时间提前60个小时、故障检出率提升30%,有效解决发电厂故障和隐患排除难等问题。
2021年4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师生团队研发的“‘智紧王’免维护防松螺母”正式投入使用。防松螺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军工产品等,此前其市场长期为国外公司垄断。“2019年,我国82%的防松螺母依靠进口。”团队成员赵奕淳说,为尽快破局,大家几乎把所有时间用来研发,常常实验到深夜。
“经过7000次破坏性振动,螺母的核心防松指标值仍然达到优良标准,而国际标准检测振动次数仅为1500次。”赵奕淳说,目前,这项防松技术已获得7项发明专利,不仅填补了防松领域国际空白,还摆脱了国外核心技术垄断的束缚。
2021年10月,“‘智紧王’免维护防松螺母”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扬工院党委书记刘金存介绍,自2018年首次摘金,扬工院已成为全国唯一金奖四连冠的高职院校,“在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感召下,学校凝练形成了‘敢闯敢拼,敢为人先,永争一流’的风气,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双创教育在专业课程的全覆盖,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前景广阔 大有可为
“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我们‘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谱写国际友谊新篇章,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这让我明晰了今后的奋斗方向。”2018年,培黎学院国际英才班学员、获得第七届北京市职业院校国际商务单证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的曹兴茹,拒绝了一些企业高薪邀请,前往西班牙留学深造。
国际英才班是培黎学院为准备出国学生打造的定向特色培养项目,根据其出国意向制定外语强化训练和留学计划,意在培养“外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余临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有累计124名学生到西班牙、英国、日本等国家深造,其中45人完成学业并获硕士学位。
2020年8月,曹兴茹学成归国,在她心中,始终坚定要将青春和才识投入祖国建设之路。
青春灿烂,正是奋斗好时光。一位位今日桃李,正奋力成为明日栋梁。当前,“不唯学历唯能力”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深职院党委书记杨欣斌说,在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感召下,学校奋力当好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第一艘“冲锋舟”,“近年来,学校积极建设全球职业教育创新高地,累计与3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建立海外职教中心6个,携手华为等一流企业,把技术标准转换为课程标准,建立职教国际交流平台6个,推动深圳成为全球职业教育创新中心城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欢迎全球每一位心怀梦想的人来深圳做‘大鹏鸟’,在这里与风同起、展翅万里。”杨欣斌说。
(本报记者 任 欢)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