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努力工作的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下意识地认为是毒鸡汤、胡黑学。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艾森克,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他在EPQ人格问卷中,早就告诉了我们这个标题的正确答案。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和QQ早已成为人们必备的社交工具,很多人都会用朋友圈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
我们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就暴露在朋友圈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朋友圈了解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和看法。
这种简单却能使人愉悦的分享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满足感。渐渐地,发朋友圈成了我们的习惯,我们每天都在刷朋友圈,并乐此不疲。
但也有些人,从不发朋友圈分享生活,这是为什么?
有一位大学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从来不刷朋友圈,因为刷朋友圈是一种无意义行为,同时还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在对方的朋友圈下点赞、评论,看似是拉近距离,可实际上却毫无意义,属于“无效社交”。
无效社交(Ineffective social interactio)
前几年,网上有一个特别火的段子——“有两个人,一个出来砍柴,一个出来放牛,他们聊得很开心。到了回去的时间,他的牛吃饱了,可是你的柴在哪里呢?”
这个段子所体现的就是一种无效社交。
再比如,你去参加社交活动,和一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谈笑风生,相互恭维。即使你都记不清别人姓什么,你夸我事业成功,我夸你长得好看,相互交换着“生活不易”之类的观点。
从吃饭到社交,再到活动结束......
虽然彼此留了联系方式,可是过了一段日子,再去看通讯录中的名字,你还记得清这个人是谁吗?
无效社交是指那些无法在精神层面带给人们享受和愉悦的社交活动。
被别人注意虽然会使我们得到满足感,可实际上却毫无用途。
就像砍柴的人和放牛的人,之所以被认为是“无效社交”,就是因为他们的相处不符合“利益之交”的标准,虽然他们聊得很开心,可是并没有进行资源交换。所以,这种社交是无意义的。
虽然被人关注,但这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感是短暂的,而且时间一长就会上瘾。
到时你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朋友圈,即使是一点生活琐事,你也想分享给别人看。
试问,如果你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拍个照发朋友圈,又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当你在和别人讲话时,对方从头至尾都没有看你一眼并始终盯着手机刷朋友圈,你以后还会愿意和他交流吗?
正是因为朋友圈让我们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关掉朋友圈,自己不发朋友圈,也不去看别人的朋友圈。
从这方面看,不发朋友圈似乎只是为了使自己更有效率,让生活更有意义,不被外界的看法和评论扰乱心绪。
高掩饰性
还有一类人不发朋友圈则是因为他们具有很高的掩饰性,他们总是隐藏真正的自己,把自己想塑造出的形象展现给外界,可以说是十分虚伪。
正常人很难看透这种人的真实想法,他们总是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不相信其他人。
心理学家认为,这类人十分危险。你永远无法看透他,而且他们内心城府颇深,如果你在不经意间得罪了他们,他们表面上不在意,可背地里却会说你坏话,影响你的名声。
而且,他们从不信任身边人,很少有人可以打动他们的心。
如果这种想法不被纠正,他们很可能变得唯利是图,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
此外,他们总是很会伪装自己,让别人捉摸不透。
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掩饰性”的得分通常比较高。
所以,在日常相处中,我们很难发现他们真正的性格特质,因为他们会把自己从头到脚都伪装好,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种性格特质的人相对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下他们的态度转变总是很快,他们对人缺少信任难以让人接近,也无法被真正了解。
从这个角度看,请你一定要远离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