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我加入了安安导师的《安心读书伴英》,一个月读完了四本书,现在已经读完了一本书,感觉收获颇丰,现在分享如下,希望大家都能获得收益。
读书分享语(安安导师20211010)
很喜欢网上的一段话——“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共享了一篇“人间亲情:徒步3000公里,携75岁父亲陪绝症弟弟去往西藏等一奇迹”。
本质的而非表面的,简单的而非复杂的,多元的而非单一的,正义的而非流量的,情怀的而非功利的,生动的而非刻板的。
要把苟且生活当远方,要敢于有独立的自我,不在意他人狭隘的目光。
分享三句丹老师分享的写人物稿的心得:
“什么时候你才能动笔呢?就是你闭上眼睛,这个人物的一生就在你的脑海里。他说话,你能想到他的表情是什么样子,他做动作,你能想到他的四肢大概在什么位置,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你动笔的那一刻,他就是你,你就是他。”
我们如果读小说,就可以从这个维度,去写几句~
李尚龙说,别怕读完就忘。那些忘掉后还留下来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一个维度。
但是从「读书的功利心」来看,我们也可以有一些其他的目的——让读过的书都对自己有用。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步:知道一本书的分类。有的书介绍的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有的书介绍的则是「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这是知与行的区别。也是所谓读书的「一和二」。很多人已经会读书了,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但是我们如何让读过的知识,都变成自己的~这个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第二步:尝试用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这里会讲到费曼学习法,用自己的话去讲述清楚书里的内容。当然,这个是比较有难度的。这比较考验我们对一本书整体内容的理解。如果看完一本书,却说不出这本书是干啥的,那是连自己也骗不过去的。
所以,读完书,一定要主动去思考,做总结,有输出。
第三步: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是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这里是教大家如何更有逻辑的回顾书里的内容~方便我们记忆和回忆~这个重要的篇章可以叫做大纲。一个比较好用的工具,就是思维导图。用几句话总结书的内容,就是思维导图的中心。书中重要的篇章,相当于思维导图的延伸。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本书是通过哪几个大的要素,总结推导出书里的核心内容。
另外,同类的方法有一个,就是直接回顾书籍的目录。自己去看~去构建自己脑海里对于书籍的“目录”,也就是框架。这些结构化的东西非常重要。
补充一下,目录是一本书事无巨细的引导,里面有很多内容,但有的其实跟这本书的核心无关。所以如果用后者来构建大纲,需要在目录上做减法,只取用其中跟书籍核心相关的部分。这才是书的精华。
第四步:发现作者的意图。读一本书,是跟作者穿越时间、穿越空间进行对话。一本好书,往往是作者思想的精华,里面蕴含了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
例如,作者想要提出什么问题,或者作者想通过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这些是我们可以去思考的。(思考+2啦)
第五步:围绕作者的意图,也需要做几件事情。围绕意图,找出核心的关键词;围绕这些关键词,找出书中核心的句子,通常在一本书中,这些内容是黑体字部分;围绕这些句子,前后捋清楚逻辑,架构出一本书的基础论述。这样,一本书的分析阅读,就完成了大半。
一本厚厚的书,通过分析阅读,可以找出最核心的、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找出论证这些信息所必要的内容。
最后一步,如何验证自己是不是做到了分析阅读呢?其实很简单,回到我们聊到的费曼学习法,想象身边有一个朋友,没有看过这本书,你现在想要把这本书讲给他听。
你用自己的话,将分析阅读总结出来的核心、大纲,逻辑清晰的讲给朋友听,去测试他们是否能够听懂~这样,就可以把一本好书,变成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