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和冬天是很多养生人士最关注的季节。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白天越来越短,这时环境中的阴阳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声场羊消失了,不管是环境中的阴气,我们体内的阴液也增加了,阳气反而减少了。按照道理,此时温阳气的增加不仅有助于驱散汉乐。

1.第一把火:肺火

首先是肺火,由于燥是秋季的主气,但是燥气太过就会衍变成为燥邪,中医将外界环境的病邪总结为六种,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其中燥邪是最容易伤及肺脏的,肺在人体内位于胸腔,中医常说这是“娇脏”,因此病邪的侵袭,常常会做出明显的反应,再加上肺脏本身就喜润恶燥,燥胜则干,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肺阴虚,体内的阴虚减少,那么热邪也会旺盛,所以肺火的患者常常会表现出咽喉干燥、肿痛等病症。

2.第二把火:胃火

其次就是胃火,为了能够顺利地度过秋冬季节的严寒,所以秋冬季节是进补的最好时节,在民间也有这样一句俗语“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但是滋腻的食物进补太过反而会加重肠胃的负担,而且滋腻的食物大多具有燥性,到了肠胃里面如果没有及时消化就会郁而化火。

再一个就是由于秋冬天气较为寒冷,常常会吃得多,动得少,这样就会更加难以消化,胃火的患者也就常常会有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病症的出现。

3.第三把火:肝火

最后就是肝火,肝脏是人体内的“哑脏”,对于很多病邪侵袭不能做出明显的反应,再加上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增加,无论是饮食还是生活习惯都存在不健康的行为,这就会导致体内的肝气难以疏泄出去,时间久了就会在肝脏堆积,从而滋生热邪,因此肝火太过的人常常会表现出性格暴躁、面红耳赤,同时还伴有头晕耳鸣、口苦咽干等病症。

那么,究竟有没有一味中药可以将体内的这些热邪驱散呢?当然有,而且非常有名,这味中药材就是吴茱萸,关于吴茱萸在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茱萸当时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吴国将这种植物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楚国国君看见后很不高兴,大为不悦,后来幸亏楚国一位精通医术的大夫将这些植物留了下来。

一次楚王由于风寒导致旧疾复发,在试过很多药材之后,并没有疗效,这个时候,这位大夫就将吴萸拿来煎煮汤药给楚王服用,楚王在服用之后病情好转,楚王得知之后,就大力号召种植这种植物,由于这位大夫姓“朱”,为了记住这个大夫的功劳,就将吴萸改名为“吴茱萸”。

在中医学里面,医家认为吴茱萸具有燥性,同时又有辛味,善于行窜,因此可以将体内的寒邪驱散出去,引火下行,将上半身的火热病邪循着经脉下引,引入脚心,因为在我们的脚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叫做“涌泉穴”,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腧穴,将吴茱萸研成粉末,然后在睡觉前敷在脚心即可。

其实这样的治疗方法,在古书里面早有记载,明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曾有过这样一句,“口疮疳疮,吴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一夕愈”。

其实将吴茱萸敷在涌泉穴,不仅对咽喉肿痛能够起到缓解作用,对于很多的高血压患者来说,也能起到调理作用,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症的出现,其中一种就是由于肝火上炎所致,由于肝火上炎的同时会带动全身的气血,导致气血上行,吴茱萸可以将火热病邪引下来,这样血压也就能得到缓解。

吴茱萸这味中药材最主要的功效是温里,因为它的药性辛热,是医家用于治疗肝寒气滞诸痛的良药,由于肝经受到寒邪的侵袭,会很容易导致经脉拘急,从而出现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疼痛,而吴茱萸的热性能够很好的缓解。

虽说吴茱萸对火热病邪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不过根据李时珍的说法,多是外用而不是内服,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以免加重体内的热邪,不仅如此,吴茱萸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中病即止”,也就是等到病症好转之后,就应该停止使用。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