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一觉醒来,陈家彤住的黄贝尔岭村被列为控制区。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她原本的生活节奏,繁忙快速的生活被按下减速键,在经历了一开始的慌乱、不安后,她逐渐平复下心情,想着利用难得的闲暇时间,记录下这段特殊的经历,记录疫情之下的“我们”,并以此感恩所有坚持守护、提供帮助的人们......

以下是来自

黄贝岭村居民陈佳彤

在防疫一线的第九篇日记

戳下方链接回顾此前日记

1.抗疫日记 | 500多份鲜奶送不出去咋办?街坊当晚全部买下!

2. 抗疫日记 | “有任何困难,我们5分钟内赶到!”他们从来没有被忘记……

3. 抗疫日记 | 宝贝回家,我们一起迎接“新生”!

4. 抗疫日记 | 叫醒我的不只有闹钟,还有村里大喇叭的花式喊话……

5. 抗疫日记 | 茄子煲、卤鸡爪、摊煎饼……管控区“美食大赏”来了!

6. 抗疫日记 | 如果抗疫有颜色,那一定会有……

7.抗疫日记 | “抢”着守护一线!有他们在,真的很安心

8.抗疫日记 | 给猫咪“做核酸”、宅家K歌……我的宝藏邻居们厉害了!

抗疫日记

2022年3月16日

日历悄无声息地翻到3月16日,我的日记也不知不觉写到了第9篇。在管控区里,时间有时流逝得很快,客厅卧室进进出出,开机关机忙忙碌碌,一天就过去了,有时又觉得时间走得很慢,日复一日的测核酸、居家办公、自娱自乐,和深圳的春天之间始终隔着厚厚的水马。

过去的这些天里,我经历过焦虑、压抑、不安和委屈,脚步逐渐放慢,心态也逐渐向好,视线不再一味地追逐远方,而是更多地被身边的人和事吸引,那些人里有的是我的街坊邻居,有的是因抗疫结缘的志愿者伙伴,有的只见过几次,有的和我素未谋面,我可能没办法叫出他们的名字,却被他们的故事温暖和感动。

在黄贝岭居民群里,一个邻居分享了她和孩子一起完成的画,画上的“大白”正在给孩子做核酸采样,在他们周围,环绕着“全民核酸”“深i您”“健康码”的字样。这位妈妈说“红色代表中国红,金色是希望,人物是白衣天使和孩子”,她特意把这幅画送给黄贝街道,真心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黄贝、罗湖、深圳都能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我有两个朋友都是黄贝街道的工作人员,蜀钧是人人口中的“全能小邱”,做大数据核查、接听民生热线、物资调配、设计核酸贴纸、给大喇叭录音……就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那天我看到她发的一条朋友圈,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午休,睡着了还紧紧抓着手机,同事问她怎么不把手机放包里,她说“怕放在包里老乡打电话给我听不到”。作为朋友,我希望她能在照顾别人的同时也照顾好自己,作为黄贝岭的居民,我为有她的守护而感到很安心。

小琦也在黄贝岭抗疫一线工作,她有时会跟我倾诉防疫工作的艰辛不易,每天泡一杯胖大海,喉咙还是会沙哑,好像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数据和接不完的电话,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每当我想安慰她,她又会抢先给自己加油打气,说只要能渡过难关,再辛苦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她今天和我分享了她在工作之余手绘的小漫画,又可爱又疗愈。很多奋战一线的人大概都跟小琦一样,难免会有濒临崩溃的时候,是守护的信念和身上的战袍始终在支撑着他们。

透过居民群和朋友圈,我还看到很多普通人在疫情期间的不凡事。比如很多来自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的市民,他们不一定住在黄贝岭,但却时时刻刻牵挂着黄贝岭的老乡,每次招募志愿者都积极报名,去不了现场就当线上巡逻员,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回复信息、答疑解惑,录视频、开直播、晒美食都是他们传递爱心的方式。

这样温暖的凡人小事,我还看到过很多很多,有帮做核酸的居民抱孩子的义工、接到任务午夜狂奔的社区工作者、放下电话骑着小电驴5分钟内赶到现场的志愿者、身上缠满胶带和医疗用具准备逐户上门采样的大白……谢谢你们,为我们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睡前刷朋友圈,我无意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被深深触动:

“3月14日零时,深圳按下了慢行键,开始了与昔日截然不同的慢生活,这给我腾出了时间回头看了一遍之前的路。有过没心没肺的快乐,有过突如其来的温暖,还有过想要和解的误会,也有过心力不足的遗憾……这些种种,让我明白了疫情过后要见什么人,要做什么事,要怎么过好往后的每一天。”

我始终相信,疫情让我们失去的东西,都将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们身边。尽管我现在不能走出家门拥抱春天,但我每一天都在被无数陌生人的默默付出温暖着。等到疫情散去,我也将会带着这份收获去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信息来源:黄贝岭村居民陈佳彤

统筹整合:新时代新罗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