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大全 正文
〔医生做手术的朋友圈文案〕中国医生发朋友圈文案

时间:2022-12-14 20:08:4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武英灯下的手术室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敬畏的地方。这样的术前紧张和无数猜测在见到麻醉医生的瞬间戛然而止,松了一口气。

术前医生告诉病人睡觉,手术结束,麻醉医生告诉病人不要紧张。麻醉后一点也不疼,就那样睡了。

可是,当患者睡着了,麻醉医生究竟在做什么?是如何保证患者不痛,安全,并且手术结束能醒过来,还没有任何后遗症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手术室,探秘麻醉的全过程。

术前麻醉医生的准备工作

1、一般手术前一日,麻醉医生会到病房,进行访视。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和麻醉手术相关的各项检查进行详细的问诊与了解,并根据情况,进行一定安抚以及心理辅导,以便医患之间建立很好的沟通和信任,使得病人能够更好的配合,消除紧张情绪。

2、手术当天,麻醉医生一般会提前至少1小时,进入手术间,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准备麻醉药品。确保所有设备工作正常,所有药品严格按照剂量配比,标明剂量和药名,贴好标签,放在指定无菌盘中备用。

3、病人进入手术室,麻醉医生先在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这是一个有创的操作,需在病人清醒时操作,目的是实时监测动脉血压的变化,及时发现血流动力学变化,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4、随后麻醉医生要在颈部穿入一个三腔的深静脉置管。这是一条救命的通路,特殊药物直达心脏,快速补血补液,并且实时监测中心静脉的压力,评价体液不足或是过剩,间接反应右心功能,术后可以长期留置。

动静脉通路建立以后,麻醉医生开始“诱导”,即从清醒状态逐渐进入睡眠状态的过程。此过程病人较舒适,类似于正常睡眠,麻醉医生,需要全神贯注。通常由一名高年资医生进行给药诱导,一名低年资医生管理呼吸保证病人呼吸渐渐停止后的充足氧供,吸入纯氧,使机体储存足够的氧,以备插管时3-5分钟的呼吸停止。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病人循环抑制,麻醉医生需时刻注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等各项生命指证变化,随时调整,以达到使病人安全,保障重要脏器灌注的目的。就像飞机,起飞和着陆时最惊心动魄,麻醉也是一样,诱导就相当于飞机起飞,苏醒就像飞机着陆,是最紧张最危险的时刻。

5、建立了通畅的呼吸道,病人自主呼吸被药物打掉,此时的呼吸全靠机器来维持。麻醉医生开始在可视喉镜的帮助下置入食道超声探头。食道超声可以在手术过程中直观监测心脏大小形态,瓣膜开闭情况,心室壁搏动是否协调,血流方向和速度,吻合口情况等等,是心脏手术的好帮手。

与此同时,灌注医师准备体外循环设备,管路预充,配备停跳液,各种药品核对稀释。至此,麻醉医生准备工作全部结束,手术医生开始消毒铺巾,准备开始手术。

术中麻醉医生的工作

“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这是业界著名的一句话,它精确诠释了麻醉的重要作用。麻醉是患者进行手术时需要闯过的第一关,它的作用不逊色于手术本身,只有成功的麻醉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手术开始,病人进入深度镇静状态,对疼痛刺激,冷热刺激均无反应,肌肉松弛,自主呼吸消失(机器控制呼吸),遗忘,镇痛,对外界无反应。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麻醉医生持续吸入和静脉泵入数种麻醉药物共同作用,麻醉医生需对各种数据进行监控,以达到最理想的麻醉状态,并且根据手术疼痛刺激程度,适时调整麻醉深度及药物剂量。例如,切开皮肤时,疼痛较强烈,需要增加镇痛药物剂量;劈开胸骨时,需要断开呼吸,以防肺和胸膜损伤;牵拉脏器会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严重时心跳骤停,要及时提醒手术医生,甚至叫停手术,及时调整。

2、体外循环医师时刻准备,动静脉插管后将身体流动的血液引流至体外循环机,要不停的注射肝素,并每隔一段时间监测凝血情况,适时追加肝素,以保证血液在体外循环机器内流动而不凝固。体外循环后,灌注医师与手术医师配合,灌入停跳液,此时心脏停止跳动,心脏和肺的功能暂时由体外循环机替代。此时,体外循环医师将病人体温降至30℃左右,各个重要脏器在低温下,代谢减慢,耗氧减低,病人生命体征掌握在麻醉医师和体外循环医师手中,停跳的时间,手术医师在争分夺秒进行对心脏的修复。

3、心脏复跳,体外循环辅助。麻醉医师需根据病人监测情况,血气情况,控制血压心跳,调整血糖血钾血钙,提高血管张力和心脏收缩力,调整麻醉深度,泵注药物多达十几种,直接注入上腔静脉。

4、心脏复跳良好,经食管超声评价瓣膜工作良好,开合正常,无瓣周漏,心脏做功良好,心脏大小恢复至或略低于术前水平。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体外循环辅助停止,生命体征调控重新交回给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依次缝合心脏各层。麻醉医师计算肝素用量,给予鱼精蛋白进行中和剩余肝素。在经过心脏停跳后重新复跳,血液经过体外循环后重新流回体内,心脏和肺休息后又重新工作后,麻醉医师力求破坏达到最小,恢复最好,没有精湛的技艺,精准的监测,精确的量身用药,是做不到的。

术后麻醉医生的工作

1、通常瓣膜手术,从病人入室到缝合皮肤,需要7-9个小时。关胸缝合期间,麻醉医师一边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生理指证恢复正常,内环境趋于稳定,一边准备好转运设备,转运监护仪,氧气袋呼吸囊,通往ICU的通路等。我们医院手术室设计和ICU之间只隔一条走廊,可以保证患者以最快的速度转运至ICU,减少了转运过程的诸多环节和路程,为患者安全打开一扇简便之门。

2、为保证从手术间至ICU的平稳过渡,每一种血管活性药物都要尽量不间断,不突然加速注入,因为无论哪种,对于刚刚停跳复跳的病人都是致命的打击。麻醉医师和监护室护士必须眼疾手快,迅速关闭三通阀,转移药品后迅速泄压再打开三通。这一连贯过程,需要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不断熟练,配合默契。

3、转移入ICU后,和ICU医师护士顺利交接,术中特殊情况、用药,补血补液情况,凝血状态、术后注意事项。

4、第二天术后随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情感恢复,用药量逐渐减少,麻醉医师如释重负,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除了使用麻醉药物,使患者处在能够接受手术的“麻醉状态”以外,麻醉医生更大的职责,便是负责患者手术期间的生命维持。手术中,麻醉医生需要操控的设备有时超过8台,监测指标超过10种,包括:呼吸监测,循环监测,脉搏氧监测,尿量监测,体温监测,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有时需要两路,上下肢各一路),中心静脉压监测,失血量监测,吸入氧浓度监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监测,心排血量监测,脑功能监测,脑氧饱和度监测,肺动脉压监测,凝血功能监测等,因此他们被称为“三头六臂”的手术人。

手术结束,患者还得从麻醉状态苏醒过来,这同样也是个充满风险的过程。麻醉医生在处理着一个个不良的数据,使生命从这些数据种走出,重新回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

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麻醉科已成功开展了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搭桥、夹层动脉瘤等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同时麻醉科承担着神经外科、骨科中心、普外科、消化无痛胃肠镜等科室手术的麻醉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是实施麻醉手术病人的“生命守护神”。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