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智华
来源|抓住志花(id: ttd moon)
21: 02见你
你好,我是志华。
前几天加了几个新好友,习惯性地点进他们的朋友圈,发现清一色的仅三天可见,有些甚至连朋友圈的背景都是灰色的。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很久没在朋友圈里分享过生活了。
你呢,有时候会觉得对这个世界「无话可说」吗?
1、不合时宜的评论
“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对别人的朋友圈评头论足,我想发什么难道不是我的自由吗?”
“我的自拍有没有P过和你有什么关系?”
“在评论区里阴阳怪气有什么意思,不想看就拉黑呀。”
闺蜜被气哭了,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
因为长相漂亮,有很多人加她的微信,说是要安静地参观美女的朋友圈。
却又反客为主,肆意点评她发布的内容。
她满心欢喜地更新了自己的今日穿搭,却有人评论「长得好看的有钱人果然不一样」。
更新自己的书单,却有人评论「美女不需要读这么多书吧」。
发布伤感文字,有人评论「美女居然也矫情」......
挺糟心的。
自己不过是想随意分享一下,满足当下的表达欲。
却被人整的跟名利场一样。
发布荣誉成就被说成炫耀,发布健身打卡被说成作秀,发布自怨自艾的话被说成矫情。
这些不合时宜的声音潜伏在朋友圈里,暗箭难防。
总会有人过度解读,总会有人拿别人的生活当茶后笑料。
那还是谢绝参观了吧。
摄/ 子柯
2、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大,是从降低表达欲开始的。
有一天和妈妈相对无言,她说我成长了话少了,不再毛毛躁躁了。
我摇了摇头,明明是因为你接不住我的情绪。
比如每次我跟她讲,“我觉得xxxxxx怎么样。”
无一例外,她都会自然而然先否定我说的话,然后紧接着举一大堆例子佐证我是错的。
好吧,可是我只是想她能站在我这边。
接住我抛出的情绪,而不是始终否定我的情绪。
微博有一个话题,叫做「跟父母丧失分享欲的瞬间」
看得真的挺难过的。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有很多可以说,但很多也没必要说了。
你读不懂我文字里的隐忍,我也读不懂你话语里的态度。
我们都把想法咽了下去,变成不动声色的大人。
沉默,群体沉默。
面对面都说不明白,还是不发朋友圈了。
发泄情绪需要勇气,承接情绪亦需要勇气。
一种不怕接收不到回应的勇气。
摄/ 子柯
3、懂你的人不在朋友圈里
认识一个很厉害的人,很帅很有才很有趣。
可他不发朋友圈也不发空间,微信像小号一样。
以前问过他为什么不发朋友圈,发了肯定会火。
他爽朗地笑着说,“我过自己的生活还来不及,哪有空过给别人看呀。”
太通透了。
生活不是过给别人看的,也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
朋友圈展示不了真正的自己,不如把精力全部放在现实生活中。
不断地打磨自己。
后来他得瑟地跟我说,“我这下更不会发朋友圈了,因为我交女朋友了。”
我酸了。
想发的“朋友圈”,已经以私信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绪,都给了身边的人。
快乐的事情有人分享,悲伤的情绪有人分担。
好像更加不需要「朋友圈」这个情绪出口了。
最后。
不知道我会不会有一天也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也不知道下一次我更新生活朋友圈会是什么时候。
但我承诺我的表达欲不会消失,真实的我永远会在这里。
点亮「在看」,永远对爱的人充满分享欲。
作者 | 孜淮
编辑 | 孜淮
©孜淮杂记
寻找笔友请添加微信:moyun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