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肯定是圆的。
它不仅是个圈,还是个网。
而我们,就是其中的一条鱼,要么被网住,要么逃脱,成为一条孤单又寂寥的漏网之鱼。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或是做了什么,就想把自己的心情或成果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你,了解你。
本来,你没什么坏心思,眼睛也没死死盯住点啊、评论啊这些数据,只是单纯地想发出去与友人共享。
你自认为这是一件有着小小仪式感和满足感的小事,朋友圈也像你的名片一样,可以吸引与链接更多同频之人。
可不知哪天起,朋友圈的风向开始转变,人们评论的文字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味道……
你不得不重新思索应该发什么,怎么发才好看?文案够不够吸睛?够不够令人眼前一亮?配图够不够有创意?视频够不够炫酷?
再到后来,你发朋友圈开始屏蔽人了,开始给人分组了。似乎不这样,就会有人对你的朋友圈指手画脚、阴阳怪气。
你明明想表达考过四六级的喜悦,可是你怕你发的朋友圈刺激到差一分就合格的室友;你明明是分享一套你用起来感觉很不错的水乳,可评论里有人酸溜溜地说你是微商、卖货的。
不知不觉,发个朋友圈,在这个上面花的时间越来越长。而发完了,念念不忘的是有没有人点赞、评论。
最令人头疼的一点在于朋友圈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管是生活分享,还是商业引流,令人眼花缭乱。
很多人起床了、上学了、下班了等等小事都晒一晒,也有部分人发一些人生大事,读书感悟……
朋友圈俨然成为一个百货商店,每天在上面逛10个小时也能发现新的内容。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精力严重被分散,注意力愈发不集中,心神不太统一。
为了改变现状,他们不再发朋友圈,不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经历与体验。他们开始劝其他人,少花时间在无关紧要的朋友圈上,专注做自己的事儿。
更有甚者,直接关闭了朋友圈,并美其名曰“断舍离”。也就是自己不发朋友圈,也不看别人发的朋友圈,似乎这样就能清心寡欲,把注意力用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上。
可时间长了,他们与世隔绝久了,突然发现某位朋友已经升职了,自己竟然不知道;某位亲戚搬家了,朋友结婚了……自己竟一无所知。
最可怕的在于,自己的榜样的动态错过了,优秀的同行的精炼分享错过了,某个领域的大咖的课程错过了,甚至也不知父母发了什么……
关闭了朋友圈太久,损失了好像不止一个亿,没有朋友圈的日子,似乎并没有那么精彩,似乎找不到衡量自我存在的价值……
而对于那些初高中生,有用手机的时间限制;以及刚学会智能手机的中老年人,都是迫不及待地发个朋友圈展示展示自己,似乎是一种炫耀,更是一种娱乐。
对这类人而言,朋友圈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新见解,充满了乐趣。
他们从朋友圈得到新知,了解社会事件,知道了网络流行语,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新潮与时髦。
分享一个冷知识,发个直播预告,发个商品广告,树立人设等等,对于个人形象的打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家、商人、名人等都依赖于朋友圈,普通人也依赖于这个圈子维系关系。
但很多时候,又不想被朋友圈所扰,想撕破这张大网,享受自由,呼吸更清新的空气。
我很少发朋友圈,也试过不看朋友圈,也试过关闭朋友圈,后来还是忍不住打开了。
打开之后也会看朋友圈,甚少发圈,甚少点赞评论。
我刻意制造自己是个人情淡薄的人,却也没办法不去关注某些人的朋友圈,因为有些人,他们的朋友圈是有价值的。
所以,我可能只有在空闲时间才会翻看这个圈子,大致是晚上,且规定自己总共在上面花费的时间一次不超过10分钟。毕竟,我想做个有时间观念且自律的人。
总结:朋友圈的功能越来越广泛,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朋友圈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如何运用这个圈子,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