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博物馆
这个新生事物悄然成为新晋网红
短短几个月内,苏州就有超过10家失恋博物馆,网上购买权数量达到7万人。车票、信件、吉他、球拍等堆积着100多件爱情“遗物”的失恋博物馆到底有什么魔法,能迅速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展出百馀件爱情“遗物”
在失恋博物馆体验失恋的滋味
记者来到位于姑区平江街辖区内的姑苏IP创意产业园,在里面藏着失恋博物馆。
在进入展览馆之前,楼梯已经充满了失恋的气氛。所有的楼梯上都刻着对爱情的怨恨之词,大的“再见前任”在墙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签名。(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名言)
馆内萦绕着与失恋有关的情歌《错的人》 《爱太痛》 《独家记忆》 《再遇不到你这样的人》首《心》。
“我们爱过,一想起就心酸”
“不要平安无事,希望你不要来,希望你平安无事。”
“你对不起,我希望你能成为爱她的理由。”
写着煽情话的卡片挂在头上,很有气势。
博物馆角落有一部旧手机。
手机旁边是这对恋人过去热恋的时候
聊天记录的印刷版。
前期有多爱,后期有多痛。
三年来,他没能在苏州买房。
她迫于家人的压力决定和他分手
除了旧手机
馆内还陈列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离别凭证
五尺
围巾半编织
充满聊天记录的旧手机
被前任弄坏的一把木吉他
来往于两个城市之间的一捆车票
没有勇气配合前任爱好的羽毛球拍
博物馆里,一起来的年轻男女们兴致勃勃地在各场景前凹处拍照和录制视频。展品前道具捐赠者的爱情故事有时也会陷入沉思。
在主题展馆中的一个地方,记者看到一个20多岁的男孩一推窗帘就瞬间流泪。
这个展览馆中间陈列着白色的婚纱和墙壁
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我见过你所有的样子,唯独没见过你穿上婚纱的样子,而且还不属于我。”男孩擦了擦眼泪,用手机拍下这个场景后,默默离开了。
整个展馆内虽然前来参观的客人很多,但大多独自看展,弥漫着一种“失恋”的哀愁。失恋博物馆为何这么火?
情感共鸣是最大卖点
姑苏IP创意产业园里的这家失恋博物馆
负责人孙陈告诉记者,馆内有百余件分手信物,大多来自失恋者们的捐赠。每件展品背后都有一段曾经美好而又伤感的爱情故事。
“可以从图片说明里看到,这些破碎的爱情,或是输给距离,或是输给房子,或是输给对方不可原谅的行为。”
孙陈说,无论是和平分手,还是不欢而散,都可以在博物馆里找到回忆过去时的不甘、遗憾、懊悔、憎恨。
“不少参观者会在墙上写下感言。因为感言太多,我们已经换过好几面留言墙了。”
来自宁波的27岁姑娘钱敏在电子地图上找到了这家失恋博物馆,她因为走不出失恋阴影从宁波来苏州旅行散心,偶然间来到了这家博物馆。
参观完后,钱敏淡淡地说:“那种滋味,恐怕只有失恋过的人才会懂吧。失恋博物馆让我这个失恋的人找到了点精神寄托,让自己鼓起勇气再爱一次。”之后,便默默离开了。
“刷抖音知道苏州有失恋博物馆,感觉是最近的一种潮流,专门避开节假日来打卡,没想到还是这么多人。”
前来消费的“95后”施亦斐说,她和朋友结伴而来,就是为了来拍美美的照片,回去晒朋友圈。在孙陈看来,失恋博物馆可以带给不同人不同的体验。
失恋的人在这里找寻情感共鸣希望走出困境,参观的情侣体验“失恋”苦楚后以此为戒,学会珍惜。
“我觉得失恋博物馆的噱头在于,大部分博物馆都是纪念有形的东西,而将失恋这一情感元素建成博物馆,不论是谈恋爱的、失恋的、没谈过恋爱的,它有一个情怀的东西在里面,人们很容易被它吸引。”
此外,孙陈认为,各种短视频app和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是它能火起来的原因之一。
失恋博物馆扩张迅速,单纯贩卖情怀热度很难持久。
据统计,从今年4月、5月开始,失恋博物馆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不少城市扎根亮相。
苏州、长沙、合肥、广州、济南、武汉再加上更早一些的南京、成都,大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面对这一现象,资深心理咨询师、苏州尚想心理咨询负责人顾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认为,爱情是人们密切关注的主题,最痛苦的莫过于情感分离。
失恋博物馆备受热捧,折射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情感观,他们选择直面伤痛,以“在别人的故事里留着自己的泪”这一哀悼方式缅怀情感分离,有助于走出阴霾。
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陈建兰认为,曾经,很多人觉得感情的事是比较隐私的事,他们在情感中受了伤,也只是默默流泪,没有一个好的宣泄渠道,
但目前,大众的需求正在向精神层面发展,他们对美学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正在觉醒。
失恋博物馆展出的恋爱交往时的纪念品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容易建立一个大家相互支持的“情感场”,击中了年轻消费者追求热点和情感共鸣的特征。
“它不是单一一个堆放物品的存物处,而是一段段故事,一段段时光。”但陈建兰也表示,想要长久维系热度,后续要加入更具创意的设计和内容去支撑,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你会去失恋博物馆,围观陌生人的爱情“遗物”,体验“失恋”滋味吗?
来源: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