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你一直在我心里英文】她是那道光,照亮了马兰花。

时间:2023-02-27 12:40:4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姑姑、姬烨、李丽)3月19日下午,邓小兰老师在河北省富平县马兰村准备音乐节时突然患上脑梗,治疗无效,3月21日晚平静地去世,享年79岁。

邓小平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不要忘记唱一首心中的歌谣,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世界上。

为了收集去年11月末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奥运会歌曲环节的新闻素材,我们走进太行山深处采访了大山里的孩子们,孩子们身后还采访了安静朴素的老人3354邓小兰。

第一次见到邓小兰是在马兰小学的音乐教室里。那天下午阳光很好,斜着洒在房间里,她坐在满是五线谱和音符的黑板前,搅乱了自己和马兰的故事。

邓小兰原来是《晋察冀日报》总经理邓拓的女儿。1943年,烽火四起,战火连天。为了隐蔽,经营报纸,晋察冀日报深入太行,驻扎在富平县马兰村。在一次扫荡过程中,村民们为了保守秘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怎么威胁也没说。最后,敌人在那两天连续杀害了19名乡下人。邓小兰哽咽地说。

她自己也是在这种反扫荡时期诞生的。在一次移动途中,母亲丁一兰临产,在山里的一个小破棚子里生下了她。“我妈妈说我是清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出生,接着被担架抬进了报社。

时局动荡,加上父母工作特殊,报社再次搬迁时,邓小兰留在了富平。村里的一对老夫妇抚养她长大,抗战胜利后才把她送回父母身边。

"那些老同志把马兰村视为第二故乡,非常担心马兰的村民。"

邓小平(右2)

2003年的一次偶然改变了邓小兰以后的生活。

她和报社的老人回到马兰扫墓,正好碰到当地少先队员正在扫墓。

“我建议爷爷奶奶唱歌,但他们什么歌都唱不了。我心里很难受。后来我想,我需要时间教他们唱歌。”

太阳一变,她履行了诺言。每年花很多时间呆在马兰村,在父母吵架的地方教孩子们唱歌和学乐器。从《二小放牛》到《欢乐颂》,从《团结就是力量》到《在那遥远的地方》,邓小兰一直相信音乐教育会让孩子们受益终身。她是这么说的。“歌曲中有诗,是人类文化中最美丽、最有精华的东西。学音乐会改变孩子们的感情,性格变得开朗。”她还坚信:“如果有人教,农村孩子不比城市差。”

2015年8月8日,邓小兰(右三)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交流音乐知识。新华社记者王光庄照片

“有一次去上海参加国际青少年音乐夏令营,有很多外国学生乐队,音乐会最后大家一起唱了《友谊地久天长》。小志愿者来了,说如果不会说英语,最后能和大家一起唱中文就行了。我教他们唱歌,所以我说我们会的。”

“我会给孩子们信心,让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一点都怯场。”邓小兰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温暖明亮。

2006年,邓小兰在马兰小学成立了第一个小乐队。说到招募标准,她笑眯眯地说。“我的原则是孩子们喜欢的。我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乐趣。那就跟我学吧。(本杰明富兰克林。)

2008年10月4日邓小兰和马兰乐队成员在国家信息资源管理人员面前拍摄的照片。新华社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邓小兰自费带着小乐队成员来到北京、天安门、鸟巢、水立方和动物园。她和孩子们一起几乎走遍了整个城市。“第一次带他们去我家,我爱人每天给我煮粥、蒸饭……不仅要有一技之长,还想给他们机会去看外面的世界。

直到采访那天,她还清楚地记得大部分孩子要去哪里。“(小乐队的第一批)六个孩子都大学毕业了,都学了理工。另一个男孩可能第二年要工作,是他当年考的河南大学。当时我很高兴河南大学是我父亲毕业的学校。”

再次,孩子们毕业了,但邓小兰的小乐队始终在。“我总是说我老了,但我们的小乐队老了也不会长大。”刚开始一个月一次在马兰,后来乐队孩子增多,基本扎根在马兰,有人问她怎么了。

不安享晚年?她却说,只要孩子们高兴,她就高兴。“不是好多老人都喜欢旅游吗?我就喜欢到马兰旅游。”

2013年,她看到关于德国森林音乐节的报道,音乐流淌在山林之间,沁润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田。“我觉得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表演……另外,我们马兰的山水也挺漂亮的。”

她在山间的瀑布旁找了一块空地,搭了个简易的“鸽子舞台”。“我觉得寓意也挺好的,鸽子像一只大手一样,托起孩子们的梦想,托起我们的未来。”第一次音乐会,引起了轰动,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纷纷跑来看,连对面的山头上,都站满了人。

这次演出的成功,不光让孩子们备受鼓舞,也让邓小岚有了一个更大一点的梦。纯户外的舞台,极易受天气影响,她开始琢磨着搭一个好一点的舞台。朋友介绍的一位设计师曾做出一个“月亮舞台”的方案,尽管处处都满意,但这个计划却因种种原因被搁置了8年。

月亮舞台

直到几年前,“月亮舞台”再度被提上日程,邓小岚联系了当年那位设计师,才发现8年来,尽管这个设计在国际上拿了大奖,也有许多人想用这份方案,但设计师没有把它给任何人。

问及原因,设计师说:“我觉得当初接这个事情的时候,真的就像一个梦一样,我到马兰就觉得那是一个童话一样的世界。山里有一个老师带着一群小孩,他们想做个音乐会,我就帮他们设计了一个月亮舞台。我觉得这个舞台就要建到马兰村。我宁愿永远是一个梦,不要破碎。”

“月亮舞台”终于接近竣工的时候,铁贯山下、胭脂河畔,悠悠地飘来了一个更宏大的梦。马兰的歌声,从小岚老师的音乐教室、从山林间的小小舞台,传向了更远的地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

邓小岚回忆起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感受时说:“我根本不会想到是这样的事情。”

原来,冬奥会开闭幕式团队看到了媒体关于马兰小乐队的报道,他们也最终决定,让这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孩子们在开幕式演唱奥林匹克会歌。

1月10日,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在保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合唱指挥教师马孟楠的指挥下排练。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随后的几个月,北京、河北请来的专业音乐老师、希腊语老师给孩子们进行了密集的训练,邓小岚虽然口头上说担心影响孩子、“尽量少掺和”,但她还是经常安静地坐在教室一角,看着孩子们歌唱。得知孩子们要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的时候,她还特意提前确认了时间,赶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上课。

从阜平,到北京,小岚老师一直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在酒店休息时、在鸟巢候场时……总能看到这样一位老人,寡言却亲切,始终在角落里,默默地凝望着、陪伴着孩子们。

距离开幕式正式表演还有4天的时候,小岚老师曾向记者表示:“我想我们小孩一定会表现得很好的,到时候我会在现场。”

2月4日晚,“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用希腊语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歌唱。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2月4日,开幕式正式演出那天,孩子们果然没有怯场。他们专注、投入,勇敢而明亮。用高水平的演出,打动了全世界。

冬奥会结束,又快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孩子们满载而归,邓小岚也像往常一样,再次奔赴马兰,筹备音乐节。

无人料想,意外先至。

舞台之下,将再也没有小岚老师充满爱意的凝视。

邓小岚老师的子女在讣告中说:“妈妈生前最后的18年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的儿童音乐教育,这给她带来快乐和满足;北京冬奥会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的奥运会会歌获得世人高度赞扬,更将她的快乐推向高峰,她在自己生命的高光时刻离去,而且走得安详平静,这也是对我们最大的慰藉。”

1月15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后台,邓小岚(三排左三)和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与总导演张艺谋(一排中)合影。新华社记者许雅楠摄

曾经有人问过邓小岚,月亮舞台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她回答:“也没什么特别的寓意,月亮就是月亮,在水里,在天上,在哪都能看见它。”

今夜,愿这温柔月光,也能照亮远方。

编辑:郑直、郁思辉、季嘉东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