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个性签名2013最新版】秘书长给瓦寨回信,老分公司高兴地说:“山村传说。”

时间:2023-02-23 23:23:4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站在阳台上,望着对面绿海般的原始森林,72岁的佤族老人安昂想起了来自北京的信,是以阿瓦山那感人的上午传来的。

去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鼓励云南省昌原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志瑞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们建设美丽的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保卫神圣的国土。

几个月来,当地干部群众受到鼓舞。作为写信的古老指书之一,安翁目睹并亲身体验了阿瓦山的巨大变化。他是几十年来与命运斗争,与贫穷抗争的佤族汉子。他也是党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带领群众从刀耕火种走向今天的康庄大道,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山香传说。

安昂(吴一)举着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欢呼(2021年8月20日照片)。新华社记者姜文耀照片

“共产党,徐大浩!单击

进入昌原县潘红乡潘红村的“电商农特产品”集散中心后,安昂脸上充满了喜悦。拿着这个看看。拿着那个看看。陈列在货架上的竹笋、蜂蜜、茶等农特产品都来自阿瓦山的田头,当地产业发展是单一到多样化的缩影。

“本来我们这里稻田少,只能种旱粮,一年几个月吃不饱饭,对产业发展完全没有概念,填饱肚子就行了。”回想过去,这位佤族老人的声音有些沉重。

昌原县位于西南边陲,是全国最大的氏族聚居县,有山青、水绿、竹蓝、景美的生态名片。但是,由于山和高阻力、交通阻塞等原因,昌原族人民长期处于极度贫困之中。

安翁回忆说,20世纪60年代,佤族群众的生产方式仍然落后。每年12月,村民们上山砍树,砍伐大片后翻地,春节前后再划一个防火线火种,连续几天充满火焰,到了3、4月,家家户户纷纷在盆满钵满的荒地上播种粮食,等待庄稼生长,把草木撒上肥料。

刀和火种式生活在继续。“粮食产量相当低,每亩产量为50多公斤。不饱的时候,我们上山挖野菜和山药。”安翁说,20世纪80年代,他担任村支书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修沟挖田。

改造田地,粮食单产明显提高。特别是实行家庭共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们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提高了。安翁认为,吃饭问题解决后,要带领村民增加收入。在政府的支持下,半红村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了橡胶和茶等产业。

“现在我们村的高邮茶叶有800多亩,如果管理得好,就不愁卖不出好价钱。”安昂说,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潘洪村依靠南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风光,瞄准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不断引导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增加村民收入,致富。(那是什么?) (以英语发言)(以英语发言)(以英语发言)(以英语发言)(以英语发言)。

潘红村的变迁不仅反映在产业发展上。1979年,潘红村有第一条去农村的莫罗。1998年,所有村民都用了电。2003年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2019年,整个村庄摆脱贫困,出来了。对于村里发生的大事件,安翁比任何人都记得清楚。说到这个,他眼里闪着光。

“共产党,徐大浩!在讹语中,“西湖”的意思是“很好,很好”。安翁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就不可能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我经常告诉后辈们,要牢记共产党的恩情,永远听党的话,和党一起去。"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原加快了扶贫攻坚的步伐,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看病住院、子女上学等都得到了保障。截至2019年底,该县67个贫困村、4万多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有光就发热”

2016年,安翁卸任村支书,退居二线。为了支持新村两委工作,他担任了潘洪村监督委员会主任,直到2021年才正式退出。由此,他为反红村的发展奋斗了近40年。到今天为止,村子里有用的地方是安翁毫不犹豫。“有多少光就有多热。”这是他多年的干事风格。

1950年,岩翁出生于当地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老大。1965年,他如愿考上了昌原县民族中学。入学的那天,安翁半夜举着马背从村子出发,沿着蜿蜒的小路越过重重的山,花了几个小时才到达从未去过的县城。

"县城就像一座大坝,视野突然开阔,非常兴奋。"那时候的安翁第一次见到很多东西,既陌生又神奇。他想,节俭地吃东西,努力学习,以后回村子当老师,还能教更多的人读书写字。“我们地方的教育落后,很多文化只能通过口碑传播,没有文字记录。”岩翁说。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安翁中学毕业后没有机会继续深造。他回到村子,做过民兵大队文件等。

这些经验使安翁多方面锻炼。1980年,30岁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年,潘鸿村开通了历史上第一条公路,到县城的时间缩短了一个小时。通道日,人群从各个村庄赶来,愉快地分成两边,站在后排的村民踮起脚尖,只是为了看一眼车。之后,隆隆声从街头传到了田地,开始出现在山路上的耕耘机逐渐成为村民的生产生活工具。

20世纪80年代初,村民们磨刀耕火种的山林被定为自然保护区。1984年,安昂当选村支书。他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带领村民生产,把田地改造成了水田。由于粮食产量的增加和茶叶的种植,村民们不再需要通过伐木或打猎生活,大家都努力保护这片土地。

“事实证明,生态保护这条路是相通的。

也走活了。”岩翁感叹道,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班洪村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如今,走进俗称“观象第一村”的班洪村下班坝组,农户住的、种的、养的都成了风景,乡村发展有了旺盛生命力。

让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背后,岩翁没少花心思。

2019年,在班洪村即将脱贫出列时,章略老寨有几户人家担心不能继续享受政策,迟迟不肯签字。最后,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请老支书出马。岩翁立马赶到章略老寨,跟他们讲村子在困难时期如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还没讲完,几户村民就都签了字。

老支书们有了接班人

佤族群众素有爱国守边的光荣传统。小时候,岩翁的梦想是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很多次,他梦到自己穿着军装,跟战友们守护在边境线上。

多年前,岩翁借到一套军装,试穿后,越看越喜欢,便一口气跑到照相馆拍了“军装照”。如今,这张照片依然保存在他家的相册里。

2013年,受岩翁影响,他的大孙子参军入伍,岩翁兴奋得睡不着觉,“我们家终于出了一个当兵的人了!”

多年来,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岩翁始终冲锋向前。1998年,在全村最偏远的章略老寨,为了打通一条路,他硬是领着群众一点一点地挖,当年就挖通了8公里;2001年,在下班坝组,他发动党员和群众,拉来沙子和石头修通硬化路……

班洪村村民张光军有一手好厨艺,在岩翁鼓励下,2016年自主创业开了一家餐馆。餐馆在马路边上,一到节假日就顾客盈门。“贷了几万元的款,不到两年就回本了。”

岩翁是沧源边境村老支书们干事创业的缩影,他的老伙伴们也都没闲着。

班老乡下班老村老支书赛金长期坚守在边境疫情防控一线。“天气炎热、蚊虫叮咬都不算什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把边境的一草一木都守好,把爱党爱国爱家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他说。

老支书三木嘎所在的班老乡帕浪村,居住着汉族、佤族、傣族等多个民族。退下来后,他仍然秉承“各族群众是一家,世世代代不丢伴”的族训,带领村民搞好民族团结,还协助村两委抓好党员培训和群众教育管理工作。

“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这些老支书和长期扎根边疆的党员干部,是带领群众守边固边、脱贫致富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领头雁。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老支书们有了继续扛起重任的接班人。

2016年,38岁的赛茸接过岩翁的“接力棒”。他在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在下班坝组建设栈道、观景台等设施,打造庭院微景观,开办全乡第一个蜂蜜加工厂,2019年还成立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2021年5月,296户入股农户拿到了合作社发的30余万元现金分红。

“我们永远要跟党走,继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赛茸说。(记者吉哲鹏、严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