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是谁把60分定为及格的〕是谁把60分定为及格的标准

时间:2022-12-06 00:38:0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普通考试的成绩以100分为满分,为什么60分算是及格,而不是50分是及格呢?

考试成绩评定涉及到量化标准,在古代中国考试成绩的评定多与选官挂钩,判定的标准以是否合格为准,即“合格”与“不合格”,合格者根据考官最终的“主观评价”来确定最终的名次。

用数字来判定分数是近代才有的事情,再者说阿拉伯数字到13-14世纪才传入中国,中国人用的也不多啊(玩笑之语)……

考策论

汉武帝于公元前124年设立太学,作为最高学府有着十分严格的考试制度,考试一是为了选拔人才充实官员队伍,二是为了推广儒家文化。

太学成立之初规定太学生每年考试一次,称为“岁试”,后改为两年一次。考试方法有射策、策试、口试三种。

《汉书·儒林传》说:“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射策就是抽取甲乙两种难易程度的考题,考官根据学生的解答判定成绩是否合格,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官职,要注意的是,因为名额有限,一般取前几名的考生,所以说考官打的“主观分数”是考生是否合格和名次的标准。

策试就是考的儒家文化,以《论语》为主,就是教师事先按家法章句分科出好50个题目,学生凡是回答得多且好的被评为“上第”,“五经各取上第六人”,上榜公布,作为录用的依据。

口试,《汉书·儒林传》中记载:“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颂礼甚严,试诵说,有法。”口试也成为了考法之一。

公公元156年,桓帝采用“两岁一试”,以通经(五经)的多少来定高下,通一经的继续学习,通二经的授予“文学掌故”官职,通三经的授予“太子舍人”官职,通四经的授予“郎中”官职,直到博通五经为止,西汉时期太学生一般通一经,东汉时期太学生逐渐能通二经、三经、四经甚至五经。

如果按照五分的标准来划分的话,一经等于一分,那么一分的才算是不合格,两份才算及格线,能够授予官职。

我国古代也曾经实行“积分制”,也就是学分制。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曾把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外舍升内舍和内舍升上舍的升舍考试成绩的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再合成分:其中操行和学业都是优者为上等,一优一平者为中等,两种都是平者或一优一否者为下等。三舍考试都实行积分法。

明朝国子监的学生都实行积分法,学生积分达到及格者,即可授予相当的官职。国子监按学业程度设为六堂:正义、崇志、广义、修道、诚心、率性,编其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在高年级中实行学分制,若在一年内积分达到8分即为及格,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提前毕业,破格录用。

清代的国子监编制与明代相同。每月进行一次考试,凡月考列为一等者给1分,列为二等者给半分,年终积够8分者为及格。

民国时期,积分制正式更名为学分制,并更趋于完善。1931年,当时的政府颁布了《学分制统一办法》,通令全国学校一律采用学年兼学分制,并规定大学生4年需修满132个学分才准予毕业。

五分制与百分制

新中国成立后,在教育模式上曾经学习过苏联,也就是“5分制”。俄“5分制”的确有很长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十月社会主义胜利的1917年。按照“5分制”的定义,1分是基本单位,2分不及格,3分中等,4分良好,5分优秀。说是“5分制”,可在实际操作中,却又变成了“3分制”,因为学生学得再差,也不会有哪个老师吝啬到打1分的程度,平时就连2分也非常少见,老师出手最多的是3分、4分和5分。

按照5分制的标准,2分为不及格,那么3分就算是“及格”了,换算成为百分制的话,也就是60分为及格线。

我国现在实行的百分制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才推广实行的,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和我们一样实行百分制,例如法国的二十分制、德国的六级计分制、英国的GCSE九等级标准等。

2013年8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全面取消百分制规定。像现在的高考,文综、理综的分值太高,三百分,题目太多,再加上语数英、物化生,九门学科加起来就要900分,这其实是个很恐怖的数字,如果再增加一门考试的话,那总成绩不得到1000分,及格线就要600分。

当别人问你考了多少分时,“仅仅”考了600分才是刚及格,笔者曾经的高考成绩才598分,这画面岂不是很尴尬吗……

(文中资料来源于人民网、新华网发展论坛、历史网等,文中观点与本报无关)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长按识别二维码

立即添加关注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