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要叹息,就站在讲台上竭尽全力,奉献一切,说话也不会后悔。”这是张继梅校长在“七一勋章”颁奖典礼上的心声。张继梅校长被扶进人民大会堂,她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好校长的样子。所有好校长的样子都是他教育思想树立的样子,都是他办好一所或多所学校的样子。没有好的教育思想和好的学校,就看不到所谓的好校长,站不住,走不远。
近十年来担任校长,我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校长观:学校温暖的象征,老师和学生成长的道具。这种校长观也是以我个人的教育观为基础的。进行有故事的教育,开办有温度的学校。为了一贯实践这种校长观,我正努力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坚持办学价值观的那个人
事业是价值观的长跑,校长要高瞻远瞩,继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办学价值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形状的DNA。校长应具备提炼、坚守和实践办学价值的能力,使办学价值观在自己的校园中成长,散发出独特的个性和气质,成为引领教师和学生走向未来的旗帜。
2013年,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85%以上的学生以性工作者子女的特点提出了“有故事的教育、有温度的学校”的办学价值观。2017年,在郑州高新区IRED国际学校,我提出了“走自然成长教育道路,有温度的故事学校”的办学价值观。办学价值观应该是融入教师和学生心中的自觉,而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一点,校长要进行四个转变。第一是将办学价值转化为学校的具体发展目标,努力实现每学期的目标,用行动捍卫办学价值的地位。二是将办学价值转化为学校的文化氛围,通过物理环境、特色活动、共同话语表达等来缓和关系,召唤教师和学生,凝聚人心。第三,将办学价值转化为坚实的办学成果,使良好的教育愿景反映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突出的办学水平上。比起口号,口碑更能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办学价值的认识。第四,是将办学价值观转变为校长个人的处事风格。校长的气质是学校的气质。学校运营价值观和校长个人品行协调统一,可以提高彼此的厚度。以上都要通过“做”和“坚持”来应对。只要我们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和老师一起共情、共情、共鸣、公事公办,办学价值观就能深深扎根校园。
和老师和学生最亲近的那个人。
校长不仅仅是一个职位,还是一种职业,需要职业精神和职业追求。管理学是关系学。我一直认为,教育=关系联系,教育=爱,教育=亲切期待,所以校长要“路”在学校,“路”在师生之间,老师和老师亲近。亲近就有安全感,亲近才是家人。
“孩子家庭”“孩子家军”是我们口中的高频词。四年多来,我通过校长60秒、每周国旗下的谈话、校长信箱、学生校长助理午餐会、为每个过生日的学生准备的签名书、与学生一起“六个一个”主题课程等,始终与学生保持着近距离的距离。在1300多名学生校园里,我可以脱口而出迎面而来的学生的名字。我每个月都通过专家在校园、旗袍节、生日沙龙、每月电影日等活动与教职员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我认识全校300多名教职工。全年我都泡在学校里,办公室的门永远开着,老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出入,随时访问。我因为“长”在学校,老师也因为“长”在教室,很多老师纷纷在教室工作,所有的学生在老师中都有能说悄悄话的知心人。
有人问我儿童立场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离儿童近一点,近一点。能看到神父的样子,能接受神父的喜悦,能忍受神父的悲伤,真的爱老师和学生是好校长。
让学校沸腾的那个人
学校是生命的集结地,是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地。生命的状态要沸腾,学校的样子也要沸腾。现在一间教室不是学生的全世界。一张试卷不能决定人生的全部精髓。无限可能性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学校得水清澈,潮湿,温暖,活泼。
顾明源老师说学生们在活动中成长了。只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煮校园。我们实施了项目授权,创造了变化能力,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长、二十四节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学节、10岁成长仪式、数学节、话剧节、文化周、体育节、饺子日、汉堡日、素食日。学校每天都像过节一样庆祝。每天都一样。每天都不一样。节日化,仪式感让所有平淡的日子发光。学校通过树立更多的梯子、建立更大的台和提供更好的品牌,促进了所有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教育同业的朋友们说我们学校每天都有生动感,学校的老师也每天感慨“踩着爱、光、小马达、风化轮”“上班就像去赴宴一样”。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学校是个大锅,校长就是那个锅匠。能煮锅的两个关键是锅里有水,锅下有柴火。项目、活动、节日、仪式是锅里的水、信任等无形要素是锅下的柴火。
把学校带到未来的那个人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未来不是到达的地方,而是创造的地方。所有的未来都要从脚下出发。
首先,未来需要“整体人”,注意人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每学期的综合素养评价和学生学分制评价都是以发展、多样性、个性、综合评价为基础的,一千个学生有一千个字,衡量每个学生的美丽差异和宝贵存在。第二,未来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素养,需要灵活应对挑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核心素养灌输给学生。这样他们走向未来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恐惧和陌生了。(约翰f肯尼迪,教育)如果说未来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我个人认为是创造力、爱和被爱的能力。有创造力的学生一定能应付未来。充满心灵、爱和被爱的学生一定能适应未来的生活。(约翰肯尼迪,教育)所以我认为孩子们的笔是未来,教育的笔是遥远的地方。不要拿着望远镜看着诗和远方。
拿着显微镜来对着人与当下。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说,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要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作者系河南省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20日第5版
作者: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