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法研究:王羲之的签名
学习了王羲之的朋友,对王羲之的签名不陌生吧!不太清楚王羲之的签名到底有几个。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
1:
2:
3:
4:
5:
6:
此外,还有各种“打开”短语:
463?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6889187&x-signature=ydVrfaYawugA4kGLttvxDmwOYy0%3D&index=10" width="440" height="573"/>
看到这里,宝宝们不禁慨叹书圣的伟大和惊人的创造力!一个“羲”字能被他弄出十几种写法!我们较劲脑汁,各种分析,各种临摹,力图记住王羲之的每一种签名,但最后我们发现,不要说记住,就连有些签名的笔顺也搞不清楚!
每每到此,我们往往不了了之,不求甚解,似是而非,一笔带过,由他去吧!不就是个签名吗?反正我们创作也用不上!但宝宝们心里苦,说不出!
理性分析一下,王羲之真的需要这么多种签名吗?试想,当你成名成家后,会不会需要这么多种签名?预先设计好十几种准备着,在不同场合、不同作品上用不同的签名?真的需要这样吗?
名家的签名作为一种符号存在,需要准确和有辨识度,也需要自己体现自己的个性,当签名模式稳定了为大家所接受,作者往往不会作过度随意变化。
所以,王羲之的签名之所以呈现各种面貌,一是说明这是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二是说明王羲之一直在探索最佳的签名方式。为什么?因为“羲”字的草书太难写了!
王羲之时代,可不像我们今天有字典可查,草法的传承主要靠师徒相授和自己领悟。笔者通过对王羲之大量签名的分析,最终发现有一种签名是王羲之用得最多,也是最稳定的。请看:
1:
2:
3:
4:
5:
·········
分析以上王羲之签名不难发现,此种签名稳定、自信、流畅、清晰!是王羲之成熟作品中用得最多的签名方式!
当然,作为草法研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准确”!为什么这么说:
要解析“羲” 的草法,其实分析“义(義)”的草法即可明了。此二字无论篆书还是楷书,字形均相似:
仔细比较,“羲”的左下角比“義”多一个部件,根据草法原理中“形相近”原则,王羲之将这个区别以一点表示:
下面这是“義”的草书,仔细辨别可知:
明代张弼在写“曦”这个草书时,也是根据这一规律来拓展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现存的王羲之十几种签名,他本人也不一定个个满意!在为自己签名的这场试验中,王羲之有尝试、有探索、可能也有迷惘! 当他从文字学角度找到草法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后,王羲之也就不会再为签名折腾了!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要为王羲之的某些签名再继续纠结了,书圣也是人,不是神!也有我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问题 !
戊戌正月初六,刘东芹于南京
来源于“草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