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超脱》;“局外人”;救赎;
电影《超脱》
“我从未如此深切的感受到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依赖于这个世界。”
——加缪
加缪在《局外人》里的话是个极好的引子,轻描淡写地揭开了这部深沉的电影的序幕。
我的灵魂超脱了肉体,躯壳游离在这个世界上,灵魂却无处安放,痛苦让我感受到了存在的真实感。
哪里有人可以做个“局外人”?
我们受困于这个世界,苦苦挣扎,妄想救赎别人也渴望得到自我救赎。
孤独、矛盾、冷漠、虚无,什么是真正的超脱?
电影极其压抑、苦涩,同布洛迪那双忧郁的双眼一样直击内心。一开头伪纪录片式的采访镜头将真实感注入,影片中大量的独白像是人独处时的自言自语,不断切换的画面如同飞闪的记忆那般模糊而真实……
人与人的故事总是重复的,轻易就能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痛苦的世界本质
电影极好诠释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痛苦。
人的本体是意志,意志不断地驱使着人去追求幸福和满足,所以人的一生是不断催生欲望的过程。而欲望本质上就是一种痛苦的形式,那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产生痛苦的一个过程吗?
影片中的人都是孤独、痛苦的。
空荡的公交车上,Henry痛苦难抑泪流满面,旁边年轻的女孩却与一位老男人苟且,如此荒诞;
年少的Erica在街头同各色各样的男人做情色交易,被强暴还被赖账,吃不上一顿饱饭;
虐猫男孩被Henry质问时眼神痛苦而迷茫“trapped,like the cat……”;
Meredith受困于肥胖,同学嘲笑她,家人不理解她,画外音的爸爸给的只是压迫和更大的焦虑,她躺在黑白照片上痛苦不堪:“你想我怎么样,爸爸……”;
被忽视的中年教师每天攀着铁丝网像一只被烤焦的蜥蜴;幽默乐观的教务长其实每天都要吃药抗抑郁……
幸福只有一种,不幸却千差万别,大家的灵魂都在饱受煎熬。
超脱的人生
在这个痛苦的世界中,Henry选择当一个“局外人”,他以“超脱”的形式去维持表面的正常。
做一个短暂的代课老师,封闭内心、展示冷漠,不与人建立亲密关系,这是他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不接纳就不会受到伤害。他理解Meredith但不接受她要求的拥抱,他收留Erica最终却还是狠心把她送走,他对有好感的女教师说:“你可以看到我,但看到的只是躯壳。”
他尊重每个一个体的独立性,而这种尊重也只是他维持“局外人”的形式。
学生辱骂他,他并不生气,Erica带客人到他家做性交易他也不生气,只是要求那男人给Erica付钱。不对他人抱有期望,也不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期望,Henry用理智和冷漠达到了表面上的超脱。
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法做到真正的超脱的。
你无法与社会脱离,也无法摒弃肉体,你需要与人建立亲密关系。Henry的记忆是红色的,妈妈悲伤而美丽……他一直怀念着这场逝去的亲密关系,所以他明明是个“局外人”,却还是带着悲悯去帮助流落街头的妓女,理解被孤立嘲笑的学生,宽慰临死还怀带愧疚的外公。
灵魂渴望着自我救赎,所以它先向他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爱的勇气
电影中生活的无意义感、自我存在的破败和无力都太真实了,让人窒息。可当Henry去看Erica,两人在阳光下相拥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唯有情感性的、关系性的、私人性的东西,才能够帮助我们抵抗虚无。”
亲密关系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显,唯有爱才能把人从存在的孤独中解救出来。灵魂救赎的唯一方法是爱,去爱和被爱。
影片中的台词都太深刻了,就像刘玉玲饰演的女校医歇斯底里向学生喊出来的那一句:“不在乎多容易,想要在乎需要多大的勇气。”
致郁和治愈,一念之间。但生命只有一次,何必超脱?何不走进生活里,走进他人的世界里。握手、拥抱、亲吻......
温热生命间的触碰,能融化一切的冰冷。
作者 | 由卡
喜欢深夜看电影,偶尔犯强迫症的伪设计文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平台发布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
你道是真如金,偏生是黄粱梦 | 《阮玲玉》
致"少年的你":用一支黑色的铅笔,共画一个沉默乐园
金鱼离开了鱼缸, 也能自在地游......
“只有你,让我的体温上升0.2°c”
关于“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一个足够平和的开始
《送我上青云》我们通往释放天性的路还有多远?
我给不了奉俊昊的《寄生虫》五颗星
当电影无限延伸—泰伦斯·马力克和他大无限的镜头
我们痴迷“V”的英雄落幕,但对他的“革命”一无所知
不怕牛鬼蛇神,就怕床底有人|韩国电影《门锁》
抱歉,我不想与过去和解|《海边的曼彻斯特》
欢迎加入 空镜solo 星球
总有一部你喜欢的电影
总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滑动了解solo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