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徐克执导的《青蛇》在大陆上映。
在半冷半暖的秋光中,影片极致的美和极致的爱欲,如梦一般流淌在空气里,让人如痴如醉。
故事里,由王祖贤、张曼玉饰演的青白二蛇,化身曼妙女子,闲摆花团扇,信步过江南。
她们带着千百年的信仰而来,只为在人间,邂逅真爱,修成正果。
只是,人世种种,变幻莫测。
故事的最后,青蛇成了许仙和白蛇的“第三者”,法海在修炼中偷尝了禁果,白蛇则为爱情永远献祭了生命。
主题曲《人生如此》里唱道: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情终情始,谁知,谁知。”
故事里的每个人,经历爱恨纠缠,方知世道人心;尝尽悲欢离合,才懂因果无常。
原来这世间,从来没有非黑即白的道义,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执念。
白素贞:执于情爱,情深不寿
《青蛇》的原著里,白素贞曾在临死前感慨:
“半生误我是痴情。”
她一生执迷于情爱,却亦被情爱所累。
犹记那一夜,春江水暖,烟雨迷蒙,初化人形的白素贞,循着琅琅书声来到书斋,对教书先生许仙一见钟情。
为了和心上人再次邂逅,她幻化了一场雨,与他在小船上相遇。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
旖旎的风景里,两人相识、相恋,白素贞沉浸在爱情里,心神俱醉。
小青曾问姐姐:“为什么选择许仙?”
白素贞回答:“读书人都老实,这样才容易相处。”
关于爱情,白素贞的愿望很简单,只不过郎君忠诚敦厚,他和她一生一世一双人。
却不知,渴望恒久的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执念。
婚后,为了能达到“贤妻良母”的标准,白素贞倾尽所能地为丈夫付出。
为他洗手作羹汤,为他悬壶济世求名声,甚至为救他性命,上刀山下火海、以身试险也在所不辞。
白素贞天真地以为,只要对丈夫足够好,就能让他死心塌地地爱着自己。
可世上,哪有一成不变的人心?
小青斗法回来的那夜,白素贞亲眼目睹了丈夫和妹妹在榻上缠绵。
向来无所不能的她,流下了平生第一滴眼泪。
《康巴情书》里写道:
“康巴之前,我没有信仰,此去今年,我懂得了忧伤。”
被爱人辜负的白素贞,却因身怀六甲,再也无法回头。
许仙被法海抓去金山寺的时候,她不顾一切,上门寻夫。
她苦苦跪在寺前,求法海、求菩萨,求上天成全自己和许仙。
为什么还对一个负心人抱有期待?恐怕白素贞也说不清楚。
想和许仙在一起的想法是那样的强烈,以至于她从来无心思考,拼尽全力地去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见法海不愿放人,白素贞便作法掀起滔天巨浪,包围了整座金山寺。
她以为这样就能见到心上人,却不料,最后被恶果反噬的人,是自己。
施法时,白素贞不慎动了胎气,霎时法力失控、水漫全城,她为了保护孩子,被冲倒的雷峰塔活活砸死。
所有关于爱情的幻想,也终随着这场洪水,湮灭成灰。
李碧华曾说:“她最大的罪过是爱得太凶。”
白素贞,像是感情中所有的痴心人,以为真心能换取真心,执念能换来情深。
可若是为博个地久天长的结局,付出自己的生命,未免也太过于惨烈。
感情,是这世上唯一不以成败做定论的一件事。
缘来缘去,自有天意,即使不得圆满,也要学会释怀。
既然人心易变,那么懂得守住本心,不把期望太多地寄托在别人身上,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课题。
法海:执于对错,是非不分
有句话说得好: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如果法海能早些明白这个道理,白素贞的结局,或许就不会如此悲惨。
出场时的法海,是一个冷酷的铁面高僧。
他可以对贪婪的人群视而不见,却对慈眉善目的妖痛下杀手。
在他眼里,神人鬼妖,四界有序,杀光所有妖怪,就是替天行道,维护天下太平。
可难道所有的妖精,都是邪恶的吗?
或许是老天都想要点醒法海,于是在他收服一只受过佛荫的蜘蛛精后,下了一场大雨。
雨中,法海闯进紫竹林,亲眼看见了为产妇遮雨的青、白二蛇。
看到这样的场景,法海第一次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
难道妖也有善念吗?法海犹豫了。
他留下一串佛珠,希望两条蛇秉持善举,好好修行。
就这样,法海和蛇精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
但是,看到白蛇和许仙产生感情、结婚成家,法海坐不住了。
尤其当他撞上青白两蛇去仙山摘灵芝草,更认定了她们邪恶贪婪,对她们一路追杀。
他根本不听白素贞解释,她们是为了救活死去的许仙,才不得已而为之。
试想一下,如果救人的是一个人类的女子,法海的态度,必不会如此强硬吧?
可是,做这件事的是蛇妖,一切就不一样了。
哪怕她们讲人话,通人情,做尽一切善事,依足所有做人的规矩,都要因为“妖”的身份,备受鄙夷。
可笑,可叹。
有人说,或许,法海不是不懂爱,而是太执着自己的信念了。
不然,他不会在和小青的斗法中,自乱定力,动了感情。
可法海宁愿说是小青施了妖法、卑鄙无耻,都不肯承认自己是有欲望的人。
一个人,若是不能正视心魔,终将走火入魔。
为了证明自己是“正道”的忠实维护者,法海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他声称许仙被情欲迷惑了心智,强行让他断发出家;
他咬定妖精改不了邪恶本性,要把白素贞和小青赶尽杀绝。
他做了无数的事情,都只是为了印证:妖是奸邪的,欲望是罪恶的。
可难道,这世上的事情,难道都是非黑即白、非正即反的吗?
执念于对错是非,不顾及情感的考量,命运回馈的,也必将是惨烈的牺牲,和冰冷的结局。
不知道看到白素贞被自己逼入绝境、以及金山寺上千名的僧侣因自己葬身洪水时,法海可有后悔过?
或许那一刻,他才醒悟过来,每一个人的诞生,也是欲望的发展和延续。
连他自己都做不到无功无过,又凭什么用冰冷的道义,要求每一个人。
妖精没有错,欲望也没有错。错的,是自以为是地制定出规则,并用偏见绑架所有人的人。
口口声声说什么七情六欲假象,可不通世情冷暖、不解红尘复杂的人,又谈何渡化他人?
罔顾人性,是非不分;有怪不怪,颠倒鬼神。
从一意孤行的那一刻起,法海就已经输了。
小青:放下执念,终得圆满
有人说,《青蛇》里的大部分角色,都充满人性中矛盾的一面。
白素贞明知自己早被辜负,却故作糊涂;法海明明有情有欲,却迂腐顽固打死都不愿承认。
所有的人里面,只有小青,活得最潇洒、最肆意。
她和姐姐争许仙,大胆戏弄捉妖师,甚至做出勾引法海这样出格的事。
就像李碧华说的,她就像一片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叶子,在人们心中撩拨起一圈圈涟漪。
然而,看似最活泼、最放肆的小青,亦有她的执念。
原著里,小青曾说:
“也许世上本来没有我,是先有素贞,素贞把我种出来,她不要我,我便枯萎。”
小青心里最在意的,就是姐姐白素贞。
所以,白素贞入人世,小青也入人世;白素贞广结善缘,小青也一直跟在她身边。
只是小青没想到,自从遇上了许仙,姐姐就全身心扑在他身上,冷落了自己。
这让小青又失落又嫉妒,她难过于几百年的姐妹情谊既然比不上一个男人,又嫉妒姐姐懂得太多自己不懂的东西。
为了能体验姐姐所说的“情爱”是何等的美妙,她也学着白素贞的样子,去勾引许仙。
不带任何的感情,完全是技巧上的模仿,她也能把人迷得神魂颠倒。
小青因此非常得意,仿佛自己也有了白素贞那么大的能耐。
于是她继续照着姐姐的样子,学撒谎,学恋爱,学做人……
小青的心底憋了一股劲,想事事和姐姐争高低。
白素贞曾警告过小青:“你修行太浅,太张扬容易露了本性。”
可小青根本听不进去,她不仅行事越来越大胆,还因为逞能和白素贞打了起来。
可小青五百年的道行,哪里比得过修行千年的白素贞呢?
斗法中,小青毫无疑问地落败了。
白素贞也身心俱疲,她告诉小青,自己已经有了许仙的骨肉,不再需要她跟在身边了。
姐姐的决绝,让小青懊悔不已。
放下胜负心,她才明白姐姐对自己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白素贞去金山寺救许仙的那天,小青也来了。
即便知道姐姐是为了另一个人,即便知道自己完全可以不插手这件事,但她还是为了姐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偈颂七十八首有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风千里,不隔丝头。
相比起其他人,小青对姐姐的感情,显然更热烈,更纯粹。
可看到白素贞将死前,依然记挂着许仙,小青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心底的疑惑:
你老说人间有情,难道妖就无情吗?
我们姐妹相处了五百年也是情,你当我是人那样想过我吗?
不懂人情的小青,终究还是为姐姐动了情。
在目睹了姐姐的伤痛和不幸后,她流下了平生第一滴眼泪。
其实,看似莽撞的小青,一直用最真、最纯的心,在世间一边历练,一边感受。
她恨透了世上所有的虚情假意,也为被辜负的姐姐感到不值。
所以最后,小青杀死了许仙,然后跃进西湖,离开了这个让她心灰意冷的人间。
远离规矩束缚,摒弃得失杂念,小青早已明白,何处才是自己最好的归宿。
抽身人间事,自在云水间。
此生,她只愿是蛇,是妖,也是西湖里的一滴水。
《佛经》曾言人生四苦:贪嗔痴、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
其实世间恩怨情仇,不过都是执念惹的祸。
白素贞爱不得而生愁,法海求不得而生恨,唯有小青利落坦率,放下胜负欲,终于回归心之所向。
白素贞曾对小青说,当你不再觉得所有事情都要赢定的时候,才能明白所谓感情。
是啊,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才能自在于心间。
人生苦短,何必执着?
太强求一个结果,反倒会被滋生的杂念扰了本心,作茧自缚。
唯有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看到更远、更光明的未来。
愿我们始终清醒自知,不强求因果,不评判对错,既能全力以赴地去爱,也懂得适可而止地抽身。
人世千万相,苦乐需自渡,放下执念,才有更好的成全。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图片 | 《青蛇》剧照